两位热血学生的惨亡(1 / 1)

当权不过如此 郭宝平 1139 字 1个月前

张居正这个衣着考究、满腹诗书的领导人,以儒雅俊朗闻名。可是,实际上,他却是一位心胸狭窄、心狠手辣的阴险政客。如果说,何心隐之死,是因为作为持不同政见者,受到当局的残酷迫害,并不是个别现象——专制政权迫害持不同政见者差不多是常态,还不足以说明这一点的话,那么,两个诸生——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学生吧——的死,完全能够让我们看清张居正这个人的真面目了。

本来,这两个学生,都是江南的无名之辈。一个是宛陵的吴同学,一个是芜湖的王同学。在惹祸上身之前,他们互相也不认识,国人更不知道他们是何许人也。我敢断言,这两位学生,是性情中人,也是胸有大志的热血青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是死气沉沉、碌碌无为之辈,那他们就不会惹来杀身之祸。要我说,一个国家,多一个热血青年,就多一份生机和活力,多一份希望。但是,当权者未必都这么认为。有的当权者,喜欢的是小绵羊类的青年。吴同学和王同学他们摊上的国家领导人,就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喜欢小绵羊式人物的独裁者。按说,他们两个人,远离京师,默默无闻,和国家最高实权人物,不沾边儿的。可是,当年,因为张居正的父亲死了,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波,在全国造成了很大影响,可说是举国为之震动。吴同学和王同学,这两个学生,就是这场政治风波的余波的牺牲品。

照理说,两个学生,和中央的政治风波也不沾边儿的。可是,他们一定是特别关心政治的年轻人,对中央发生的政治风波比较了解,也有自己的判断。可是议论一下不就得了?学生吗,关心国家大事,指点江山,也很正常的。吴同学和王同学呢,不光议论了,还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他们互不相识,表达方式倒颇是相似。

话说有一个后来非常有名的人物,进士及第后,还没有正式分配工作,在刑部实习,当时称为观政进士,名叫邹元标。这个人因为给张居正提不同意见,受到严厉处罚,腿都给打断了,还要发配都匀。

邹元标是一位非常正直、有大局意识的人。后来清算张居正的时候,作为受过张居正残酷迫害的邹元标,却是为数不多的站出来替张居正辩护的人之一,而且正是在他掌握权力的时候,替张居正平反。这应该是他人格的明证。当时,作为一个实习生,邹元标没有什么派啊系的,也没有人指使,更没有什么政治目的和利益驱动,仅仅秉持良知和正义感、责任心,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因为张居正已经以皇帝的名义明确说了,谁再敢提不同意见就严惩不贷——表达了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因此而遭到严厉惩罚。这其实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可以想像,当时举国上下,私下里一定是议论纷纷,人心不服。这个消息被关心国家大事的吴同学知道了。他细细盘算着邹元标的行期,自己日夜兼程赶了数百里,在京口,终于迎到了邹元标。吴同学紧紧握着邹元标的手,表达无限的钦佩之意,感慨正直之士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瞧瞧,这个吴同学,确实是热血青年吧?想像一下吴同学的行动,他赶数百里路去见一个受到当局迫害的发配罪犯,以及和邹元标见面的场景,确实很感人,甚至可以说,催人泪下啊!

吴同学挥泪和邹元标告别,回到家里,热血沸腾,气愤难平,他不顾长途奔波的辛劳,挥笔写了一封洋洋洒洒上万言的信。因为是寄给国家领导人的信,所以也叫万言书,批评张居正这样做,是很不对的,是很失人心的。

可能那个时候给领导人的上访信还比较少吧,反正张居正还真的看到了这封万言书。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学生,也对张居正的做法看不下去,就假托闲置在家的海瑞的名义,写了一份奏疏,攻击张居正。仅仅是巧合,时间上的巧合而已。实际上吴同学和王同学,根本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相互也素不相识的。按说,两个无名小卒,张居正完全可以一笑置之的。堂堂国家最高实权人物,堂堂中华帝国的掌舵人,犯不着和两个提意见的无名小卒计较的。

张居正不会不知道,臣下(包括他张居正)劝谏皇帝,按照惯例,不能惩罚提意见的干部,不说别的,你惩罚他,他就有了名气啦!当年海瑞痛骂嘉靖皇帝,言词之激烈、用语之尖刻,真是史所罕见。嘉靖皇帝要杀海瑞,张居正的老师徐阶就说,海瑞这样做,就是想出名,你别上了他的当,不理会他,是最好的处理办法。结果海瑞真的保住了一条命。对待干部如此,对待无名小卒,更应该如此。

何况,哪个领导人会没人提意见甚至骂娘呢?古今中外,除个别的领导人,对一般群众提个什么意见,表达下不满,只要是非暴力的方式,谁会当回事呢?可是,张居正就不能容忍。他咬牙切齿,不杀不足以泄愤!

领导的意思,下面明白了,那就赶紧去落实。但是,仅仅给领导人上书提意见,那是很平常的事,怎么够杀头呢?张居正培养使用的干部,确实不简单,他们居然说,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大案!用现在的话说,他们的意思是,这相当于有组织有预谋的反革命或者说反政府的大案!

可是,这两个学生,相距遥远,素不相识,你硬说他们有组织有预谋,他们怎么会招认啊!

当然,招认了,也是死,不招认,也是死。区别仅仅在于死法而已。如果招认,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处决;如果不招认,就打!打还不招认,就断其食物。

吴同学本来就挺勇敢——不然他会奔波数百里去见邹元标吗?再加上受到邹元标的感人事迹的感染,真就是宁死不屈。他年纪轻轻,胸怀大志,还没有报效国家、报答父母,当然也是不愿意死的。所以,不给食物,就吃自己的棉袄里的棉絮,棉絮吃尽了,又吃粗布……能够吃的一切都吃尽了,还是没有死!

是急于给张居正汇报情况,还是首都那里催得挺紧,我说不清楚,反正办事的人等不及了,就用沙袋压住吴同学的嘴,把他压迫窒息而死;对王同学,他们也采取摧残、折磨的方式,最终将其迫害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