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事实先得说说:张居正和李太后,很早就熟悉了。早到什么时候呢?在李姑娘还是佣人的时候,俩人就已经熟悉了。这个因素很重要。
张居正和高拱,都曾经是李太后的夫君隆庆皇帝的老师。在裕邸待的时间很长。高拱全力以赴在裕邸九年之久,张居正稍晚些,也有几个年头。大概李姑娘还是十三四岁小丫头的时候,高拱已经是裕王须臾难离的老师、保护人了(接班人之争,暗潮汹涌,高拱周旋维护裕王不遗余力)。张居正也随之到了裕邸。这个时候李姑娘十五六岁,大概已经到了裕邸当侍女了。相信一个佣人,见到主人的老师,恐怕是不需要回避,也不需要拉上帘子的。
高拱是个不解风情的人,他在政治上绝对是坚定的改革派,勇气、毅力令人钦佩(非张居正所能比),可是在生活上,则是保守派,或许他对女人是祸水的古训还信守不疑呢。高拱没有儿子,而且一直引以为憾,可是别的女人想给他生儿子,他虽然动心,可就是不行动。以此推断,高拱对李姑娘,可能有点看不起,说不定还批评裕王不该和李姑娘**呢!李姑娘和裕王**,生育了后来的万历皇帝,可是,这个消息一直是严密封锁的。直到裕王当了皇帝,这个秘密才公开,而且才给孩子起名字!
至少,高拱是不会讨好女人的,甚至可以说,是不把女人放在眼里的。张居正则不同,他有七个儿子,终生喜欢享用美女。
从年龄上说,高拱比张居正大十多岁,比李太后的父亲还要老。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女孩子,见到四十大几的邋里邋遢的男人,一定会把他当成一个老头儿;而张居正则三十岁出头,在女孩子尤其是挺自强的女孩子的眼里,恐怕是成熟男人的印象,容易有好感的。
高拱不修边幅,胡子拉碴,不怒而威;而张居正非常讲究生活质量,从来都是衣服熨得折缝分明,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给人以儒雅、俊朗的感觉。
高拱直来直去,性情中人;张居正则沉稳老练,显得成熟稳重。相对的,女人是喜欢张居正这样的男人的。而且李太后的父亲、弟弟是比较猥琐的男人,她的老公隆庆皇帝也瘦骨嶙峋,没有俊朗雄姿,难得见到张居正这样儒雅俊朗的男人,李姑娘春心**漾,也属人之常情。
我的意思是说,其实李姑娘早就对张居正有好感。对高拱,李姑娘可能有点害怕,在他面前可能会有点自卑感(隆庆皇帝还自卑呢)。当然,如果隆庆皇帝不死,是不会发生后来这些令人难以想像的事情的。如此看来,张居正和李太后,一个有情,一个有意,眉来眼去搞到**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宫禁甚严,岂容造次?也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们有可能通奸,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他们很难通奸,也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这当然是不容回避的。就是说,张居正和李太后通奸,是有很大障碍的。确实,按照我的看法(也许不符合实际),做这样的事情,地位越高,越不如普通人方便。实际上,按照制度,作为顾命大臣、内阁首相的张居正,和母仪天下的李太后,连直接见面也是不可能的。不是不能在一起,而是不能直接面对面,中间要有距离,还要拉上纱帘儿,隐隐约约、影影绰绰、雾里看花,出这个效果才可以。所以后来有所谓垂帘听政的说法。连见面都不能,怎么可能上床?
然则,我们后人(包括我们的后人),千万不要被所谓的制度所迷惑。如果我们相信了制度,把制度的规定当作真实的历史,或者按照制度去看历史,那才是绝对地上当受骗,不说南辕北辙,也可以肯定的说,陷入了误区。
别的不说,就说用人吧,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制度规定的是很严密的,可是实际上呢,说不定是花钱买来的、或者在情人儿的**定下来的呢——所谓枕边风是也,趁着领导高兴,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提出个要求,领导权力在手,当即满口答应,马上运作!在这里,制度只起到为权钱(色)交易披上合法外衣的作用。在人治国家、威权社会,制度,是比最温柔的女人还要温柔的。
也正因为如此,人治的官场,身在其中者是很累的,你不知道制度该不该遵守,该怎样遵守。有时候遵守了,倒霉,可是有时候不遵守了,也倒霉;有时候他不遵守反而得好儿,你不遵守却可能倒霉。你隐隐约约知道有潜规则,可是,你又不那么自信可以准确把握,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用;有时候他用了灵,你用了未必灵,此时用了灵,彼时用了未必灵,这个领导那里用了灵,那个领导那里未必灵!累不累?整天不工作也累你半死!话扯远了。我的意思是,观察、研究人治官场,千万不要唯制度论!如果相信了制度,那这个题目也就不必立了。
前面说过,宫禁严,确实是的,可也未必严到纹风不动。连王大臣这样的混混儿就能够擅入宫禁,而且他不是唯一的一个。可见所谓的严,并不像制度上说的,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何况,张居正和李太后,他们一个是后宫的主宰,一个是外庭的主宰,还有沟通内外的大内总管冯保为之创造条件。是的,我推测(依据容稍后提供),他们的事情,冯保知道,张居正的管家游七知道,李太后的贴身侍女徐氏知道。他们共同为张居正和李太后创造条件,岂不是东风浩**、万事大吉了吗?
建立在心理分析和纯粹逻辑推理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的。对此,我是清楚的。那就必须拿出些证据。可是,如前所述,以张居正和李太后这样特殊、敏感的身份,做出这样暧昧的事情,怎么可能会留下什么证据呢?然则,不能忘记我们中国有这样几个“古训”,所谓做贼心虚,又所谓欲盖弥彰,还有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找出蛛丝马迹还是完全可能的。
说张居正和李太后是政治上的夫妻或者情人,不会有人反对。而且他们的政治蜜月,长达整整十年之久。可谓珠联璧合,亲密无间。用明清史专家韦庆远先生的话说,张居正、李太后和冯保,是“政治铁三角”。而且出人意料的,这个关系在张居正当国的十年时间里一直维持良好。这个现象打破了人治官场、威权社会的权力游戏规则,是极为罕见的。
要知道,这三个人,都不是什么坦**君子,更不是豪放大气的人,对权力、利益都有强烈的欲望。如果说,在对待高拱的问题上,因为利益一致,他们联手行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夺到权力以后,没有发生权力再分配的争斗,以后也没有产生什么矛盾,那就相当令人搞不懂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看看情况再说。
先说说李太后,她为什么不要权力呢?李太后同意、也可能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张居正和冯保罢黜高拱的阴谋。为什么要搞倒高拱呢?李太后能够说出来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高拱总想自己做主,而不许他们母子做主。
暂不说这个理由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也是公然违背“宪法”(不成文宪法,即所谓成例或者祖制)的,退一万步,就说这是事实,能够成立,那么,为什么先帝执手托付天下的首席顾命大臣在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的情况下,凡事做主是不能允许的;而罢黜高拱以后,李太后却反复强调,凡事要张居正做主?甚至按照“宪法”,万历皇帝应该亲政了,李太后还是不允许皇帝做主,只能乖乖听张居正的?!
不让皇帝做主,那李太后自己呢?她“有政治识见”,能够“担当决断”,可是,除了管束万历皇帝不许他做主以外,似乎没有看到她有什么政治“决断”。甚至皇帝结婚的事情,她说了,也不算,还是听张居正的。是有过那么几次,李太后似乎有“决断”:张居正要求按照分配的名额处决犯人,李太后觉得时机选得不好,不同意,可是,最后都是按照张居正的意见办了。
因此对张居正来说,李太后实际上扮演着一个称职妻子的角色(相夫教子)。
还有一点不能不特别指出:在当时,对朝野公开的一个事实是,李太后是和万历皇帝同居一室的。为什么要特别把这个“实事”公之于众呢?这不符合常理。第一,宫闱的事情,尤其牵涉一个年轻的寡妇、堂堂的皇太后的起居,要说是不宜公开的。第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公开,对万历皇帝的威信是极大的损害。
是的,可以说,公开这个秘密是为了说明李太后管束皇帝不遗余力,要致君尧舜上;可是,另一方面,是不是会让人对万历皇帝的品德、自制能力产生怀疑呢?如果没有母亲和他同居一室,似乎万历皇帝就会胡作非为。这样有损皇德圣誉的事,哪里应该公开呢?而且反复讲,不断提及,有什么目的呢?那只能说,为了掩盖另一个不可告人的事实。说白了,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也。
再说冯保。这是个有政治野心的太监。按照常理,张居正勾结冯保,罢黜高拱以后,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压抑冯保为首的宦官势力,都是符合逻辑的选择。可是,张居正没有,他对冯保的态度,令人费解(容后单独叙述)。
有一点可以先在这里说说:张居正对冯保,始终是巴结讨好,卑躬屈膝。这和他对待中央高级干部动辄训斥甚至迫害的严峻、刻薄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张居正是国家的最高实权人物,他不怕皇帝,恰恰相反,皇帝非常怕他!他更不怕“议员”,对同僚、下属也是颐指气使,咄咄逼人。但是他怕冯保,对冯保毕恭毕敬、讨好巴结不遗余力!那只有一个解释: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他们各得其所,各有所求。进一步说,互有把柄在对方手里。
可以说在这个小集团里,张居正得到了权力,冯保得到了利益,那李太后得到了什么?有什么动力,可以促使她以抑制自己的皇帝儿子、拱手将全部的权力交给张居正行使作为唯一的职志,而张居正又并非外戚?历史上太后压制身为皇帝的儿子的事情有过,但是,不是为了自己行使权力,就是为了自己的娘家人行使权力,或者为了自己的情人面首行使权力。显然,李太后和张居正的关系,超过了血缘关系。俩人是什么关系呢?不言而喻了。
让我再提供一个间接的证据。李太后的贴身侍女徐氏,也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可是,张居正这个一向标榜赏罚分明并以此作为其执政理念的人物,却对这样一个村妇侍女关照有加。第一,他封(当然是以皇帝的名义)这个村妇为佑圣夫人。别小看“夫人”这个称呼,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女人来说,除了沾丈夫的光获得什么夫人的封号,极少有女人有此殊荣!这比男人获得公侯的封爵还要难。更有甚者,张居正还亲自安排,破格升任徐氏的儿子担任锦衣卫的指挥佥事!相当于总司令助理或者参谋长啊!
这里我得交代一下。在那个时代,当官只能是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可以做小官,个别运气好的到最后可以当个市长级)、进士的才可以。如果没有这个资格,想当官,不管谁的儿子,那是没有办法的。但是,也有一个恩荫制度,就是对于对国家有贡献的高级领导干部,皇恩浩**,可以荫其一子为官。不过,一般是一些杂职虚衔,而且多半安排在军队里。像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应该说这个人很有水平的,尤其善于应对嘉靖皇帝云山雾罩的批语),通过这个途径当上副部长的,简直就是例外了。
瞧瞧,中央主要领导干部的待遇,侍女徐氏居然就能够享受得到!而且,安排得还相当不错。要知道,那个年代,就是中央领导干部的儿子,依法可以享受恩荫的,获得的职位,也未必可以达到这个位置。倘若那个时候可以花钱买文凭,估计这个徐氏的儿子,说不定还可以弄个市长(知府)、省长(巡抚)或者副部长干干呢,张居正当然有这个能力和办法安排的!
我必需再提醒各位一句:张居正是很注意自己的形象的,如果仅仅为了搞好和李太后的政治关系(本来就不错),或者讨好李太后,有必要如此吗?至少,没有必要如此过分吧?原因很清楚:徐氏掌握他们的秘密;而且对他们的通奸,提供了帮助。这是封口费。
还有,张居正的管家游七,十分招摇(容专题叙述),张居正没有听到任何反映?他似乎从来未加管束。超乎寻常了。这些迹象都表明,张居正和李太后有奸情,毋庸置疑了。
那么,更大的历史之谜,就可以揭开了。
正是李太后对儒雅俊朗的张居正春心**漾,流水有情,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赶走了超一流的政治家、不怒而威、不近女色的大胡子高拱,把权力毫无保留地委托给了张居正。**的享受,使得李太后不惜全力压制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准许他从张居正手里收回本应属于他的权力。但是,在张居正死后,她终于知道了张居正还在外面有不少年轻貌美的女人时,爱化作了恨……
或许不会如此简单。但是,绝对不能忽视这个关键因素的。性,维系着权力格局的稳固,没有什么元素比这个更有效的了。
当然,张居正对自己的情人儿也很上心,该想到的,都替她想到了。比如,按照“宪法”,李太后只是丫环出身的妃子,不是正宫皇后,她的身份应该比正宫皇后低很多的。可是,张居正打破常规,给她上的尊号和正宫皇后都是加两字徽号的太后。现在说起来,这样的事情很简单,但是在那个时代,这是公然违背“成宪”、祖制——也就是“宪法”的,政治风险是很大的啊!
平时,张居正对李太后娘家人,也想方设法予以关照。不妨说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万历五年的冬天。这一年,首都北京格外寒冷。市民们早就穿上了厚厚的棉衣,缩着脖子溜溜达达,或者引车卖浆,忙着各种工作。首都卫戍部队某部——按照今天的说法,具体什么部队、什么叫法,不考证了吧——的军士,突然聚集在闹市,纷纷脱下身上的军装,有的摔之于地,脚踩手撕;有的高高举起,当空挥舞;有的干脆就用利刃挑破,展示于围观群众之前。
是不是发了传单,我拿不准,口号估计是免不了的。聪明的诸位可能已经猜到,这些个军士,是对发给他们的冬装——棉衣有意见,起而闹事的。说白了,假冒伪劣搞到部队这里来了,黑心棉冒充正品,制作成冬装,发给了士兵。估计这伙士兵,穿上这些黑心棉做成的冬装,脖子缩了又缩,还是冷而又冷,实在忍耐不住了,给基层首长反映,也得不到解决,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就想通过上街闹事,引起高级领导的重视,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这个说法当然是有根据的。群体性事件,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外,多半是基层解决问题不及时造成的。但是,我敢断言,就这个问题来说,基层的部队首长确实解决不了。其实,不要说基层,估计就是最高层的部队首长,也觉得挺棘手,推来推去的,反正结果是问题没有解决,矛盾积累下来了,引发了士兵闹事。
要是好解决的问题,谁愿意推来推去啊?不好办啊!实在是不好办!可是,不解决,士兵忍受不住啊!冷啊!那只能闹起来了。让高级领导知道了,或许会得到解决呢!
还甭说,士兵们这一闹腾,真的就引起了相当重要人物的重视了。母仪天下的香儿李太后,让太监传话给政府了。李太后身居后宫,她都知道了,难道政府不知道?张居正不知道?应该是知道的。闹事的人身份挺特殊——军人啊!地点也敏感,首都啊!首都的军人闹事,搞不清楚的人,还以为要发生军事政变呢!非同小可嘛!
但是,张居正为什么也装聋作哑呢?看来,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棘手。从李太后让太监给政府传的话就可以知道了,这件事情,涉及到皇亲国戚了。所以,李太后指示说,政府应该认真查处,倘若真的有问题,那就应该秉公办事,依法处理,不能因为涉及到皇亲国戚就袒护、包庇。
这个皇亲国戚不是别人,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的外祖父,是李太后的亲爹,过去的泥瓦匠,现在的武清伯李伟李老爷子。给部队的棉衣,是李老爷子揽下的活儿。老百姓总是闹不明白,高级领导的家属,已经享受荣华富贵了,怎么还不满足呢?像李老爷子,锦衣玉食,豪宅华邸,月俸岁贡,啥都不缺,还去赚那些个昧心钱,真是想不到的事!可是,人家就是不满足。越有钱,越觉得钱少!看看这个李老爷子,揽到手里一笔生意,光赚差价还不过瘾,干脆就用了黑心棉,偷工减料,假冒伪劣。
是不是李太后和张居正在**的时候合计好的我不知道,反正士兵闹事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张居正和整个政府都装聋作哑,没有迅速反应,但等李太后出来说话了。从表面看,李太后比起张居正来,觉悟还是要高些,她毕竟公开说,政府要彻查,即使涉及到她的娘家,也不能徇私,要秉公处理,依法惩治。到底能不能依法查处,是一回事;是不是公开表态,那是另一回事。张居正就做不到这一点,可见他的思想觉悟,与李太后比起来,还是有待提高。不过,处理起复杂的群体性事件来,张居正要比著名的文坛领袖王世贞——后面会专门谈到——高明多了,不服气是不行的。
那张居正是如何处理的呢?当然先要调查。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调查要围绕下一步的处理展开。换言之,结论已经有了,调查是为了给结论找到支撑。
一切都很顺利。也不可能不顺利。领导如果把鹿说成马,那部下谁又能说不是马而是鹿呢?没有整天以质询、辩论、搞清事实为职志的议会,也没有无孔不入,以监督、揭露执政当局为己任的媒体介入,派谁调查、怎么调查、事实如何,那就只能听任权势者的意志了。
于是,发生在万历五年冬、首都卫戍部队某部的士兵闹事的群体性事件,在李太后表态要彻查以后,政府的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很快就拿出来了。调查报告赫然写着,根本不是传说的那样,是皇帝的外祖父李老爷子的问题,这件事与他老人家无关!是负责发放军装的内库官渎职造成的。误会、误会啊!好在李太后大公无私,表态具体而明确;也好在政府实事求是,终于查明了真相。
那就好办了。既然军装确实是假冒伪劣的黑心棉,那就赶快重新制发,体现政府对军人的关心,让他们尽快感受到政府的温暖;那些个内库官,工作不负责任,失职渎职,引发群体性事件,从上到下,三十余人,按照情节轻重,分别予以惩治。
要说,处理群体性事件,还包括对闹事者的处理。但是,对那些听信谣言,竟然闹事的军人,是给予批评教育还是什么处理,或者对出现了群体性事件的部队的领导有没有问责,我都说不好,没有认真考证过,这是需要老老实实交代明白的。所以,我说的处理,仅仅是就群体性事件表达的诉求的处理。不过,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还不能完全体现出张居正的高明。等到处理意见一公布,张居正随后就写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与其说是写给李太后看的,不如说是说给朝野舆论听的。张居正说道:这次事件,已经得到圆满解决。责任人都查清,诸奸恶已供认不讳,确实与李老爷子无关。太后圣母要求查明真相、不得徇私袒护娘家人,“此举至公无私,中外臣民莫不仰诵”!
人家李太后,还有什么话说呢?在**好好伺候张居正吧!把权力放心交给张居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