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心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奥运会有不同的心态。
先说希腊人的奥运心态。同样也引用希腊一位电视主持人安东尼斯·帕努索斯的话说:“我们和英国人一样,希腊人也喜欢在困境中取乐,我们要么做最好的,要么做最差的,不想选择中庸之道。”
在民意调查中,希腊一直位列欧洲最傲慢的民族之首。希腊人背负着历史和神话的包袱,在膨胀的自尊心和残酷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冲突,他们想要捍卫自己及其价值观,等待一个能让他们自豪的机会。雅典奥运会应该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认为这是自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世界以来,所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
可他们毕竟是只有千万人口的小国,举办这么庞大的盛事,筹备工作动手最晚,准备最仓促,且一波三折,再加上关于恐怖袭击的满天谣言,几乎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可全世界都看到了,他们举重若轻,搞得很纯粹,既然是全世界的节日就办得让所有人都很舒服,觉得这就是体育。开幕式上鼓手、乐手们像在湖边散步一样随意,恋人们在水里热吻、打滚,孩子开纸船、打小旗走来走去,很轻松自然。
甚至还有百分之四十的雅典人(约二百万人),在奥运会期间离开自己的城市,远离喧嚷和奥运会,奔向希腊岛屿上的阳光、海水和沙滩。
希腊有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办大奥运,才能发挥出最佳状态,激发出大想象力。
那么我们的心态怎么样呢?只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清楚。经院士们一质疑,“鸟巢”和其他北京奥运场馆便立即停工检查,举国哗然。要知道这些设计当初是“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反复比较、认真筛选,经决策部门认真研究,还吸收了普通观众的感受……”程序可以说非常完备,可这些程序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
我们搞这一套太容易了,只要领导表示或暗示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无论有多少人、走多少程序,最终一定会实现领导的意图。如果以这种奢华铺张的心态举办北京奥运会,在奥运会原宗旨“更快、更高、更强”的后面,还得再加上“更贵、更大”!
现在正是雅典奥运会进行期间,我们的媒体就经常不忘吹一下自己,得意一番。比如我眼前就摆着一份报纸,通栏的大标题是:《2008年,中国有可能金牌总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