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们无情、无产、无信仰,该是谁的错(1 / 1)

别拿“80后”说事 高楠 2233 字 1个月前

针对社会上经常有评论批评“80后”信仰缺失,精神不再,没有继承前人的优良品质,一位颇有才华的“80后”从尽量客观的角度,写下了下面这段话。也许这段话并不完全正确,或许它只代表“80后”中的一小部分人,但毫无疑问的是,看完这段文字,我们相信,非“80后”的人们,更愿意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80后”的角度,替这个特殊的群体考虑一下。这位“80后”这么写道:

“吃着KFC,看着哈里波特,听着韩日歌曲,崇拜的对象从昔日的英雄,变成了现在所谓的偶像。我们抹杀和作贱着我们自己脚下这个千年古国的传统的文化,毫无主见地跟风与盲从,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取象正从我们身边慢慢的消失,我们还自我沉醉在模棱两可的本质和虚假的表象中难以自拔,并且自得其乐!我们是如此的脆弱与悲哀,心中没有一丝祖先文化中的那份包容,这就是80后的我们!

我们一开始就不能拥有最真诚的信仰与那最充实精神生活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辈们大都生于60年代, 幸运的我们没有遇到父辈们遇到的那不知饿死多少人的三年自然灾害,还有那现在只有在伤痕文学作品中才能感受到的“十年动乱”,我们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人,有着父辈们当时想都不敢想的物质生活条件。

我们是计划生育国策制定后的一代,没有了父辈们带弟弟妹妹们的烦恼,更没有了一个鸡蛋需要N个人分着吃的经历,但我们已无法拥有父辈们那最真诚的信仰,也不会有70年代叔辈们貌似非常现代,却在意识深处留存的那一层不能消除的陈旧底色。取而代之的是对金钱与名利的追逐和对那些所谓的明星大腕的崇拜,我们看革命影片时,首先思考的不会是里面的英雄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勇气与决心,反而会笑他不知道生命是何其的宝贵,因为我们已经感受不到那份最真诚的信仰与那最充实的精神生活。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永远不会考虑到今天的饭菜该如何安排,豆油瓶打破了回去会不会挨骂和挨打,弟弟妹妹们的尿片是不是洗该换了,因为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我们成为了最年轻的一代受益者,我们充份的享受到优越的物质生活保障,独生子女制度更让我们成为了家中的宝贝,可以这样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环境中长大的,物质生活的充实让我们在成长中养成了吃现成的习惯,而没有了父辈们现在口中那所谓的“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因为只生一个,更让我们从小体会到了做“小皇帝,小公主”的快乐,也使得我们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养成大小事都靠父母包办的习惯,当然这也为我们现在的叛逆,自私与顽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这一代人的受教育环境,在父母们的眼中简直就是天堂,因为在他们正准备读书的时候,一场全民参与的运动就开始了,这使得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了读书的机会。而我们永远不会为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读书而感到幸运,相反我们却会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如果可以选择,我们会选择更多的自由。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更多的是把这当成是父母教给自己的一项任务,而从来不会去听父辈们那一天几次的教导,当然,我们自然理解不到父辈们被现实所教育出来的危机感。

这五彩缤纷的年代,给了我们最张扬的个性与早熟的心态,我们不得不庆幸在一个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我们用不着像父辈们那样一本小人书翻到烂都舍不得丢,因为可看的书实在太多。

但也正因此,从少年时起中国传统的价值取象与判断力就从我们身上渐渐的消失,也使得某些传统的美德被我们认为是如此的可笑,我们不会为某种已被揭示的道理活着,更不会把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

我们早已不需要被要求无条件地克制自己的软弱、动摇和私心杂念,投身于推动历史进步的努力之中去,取而代之的就只剩下了顽固与自私,不得不说,我们这一代人越来越受“生活就是娱乐”的文化氛围的影响, 也最终将父辈们的“英雄崇拜”转换成我们如今的“偶象崇拜”,将父辈们的“革命建设使命感”转换成了如今的“明星隐私偷窥欲”。

西方文化的大踏步涌入,使得我们从青春期起就不再像父辈们那样通过研究世界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我们不再寻找上帝,不再寻找什么救世主。我们只通过自我来创造世界,把自己当成了上帝。“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情都是允许的。”

虽然丧失了在固定世界的稳定感、安全感、清晰感,但是那种无边无际的自由感正符合了爱好冒险的我们。我们的世界变得混沌一片而又自由自在。自我,站在了世界的中心,感觉取代理性成为把握自己和世界的依据。我们不再给自己的存在强加上某种价值标准,不再把自己的生命依附在某种先于生命存在的任务之下。我们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走到哪里算哪里。较真成了一种落伍的风格,我们比任何一代都缺少责任感,而且也更冷漠。

通过父辈的言谈语吐,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历史知识,小小年纪的我们,已经坚定地相信理性的力量是有限的,妄图通过人类的理性去改变世界是可笑的尝试。我们无师自通地选择了实用主义。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这种倾向的下意识鼓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从小就厌烦标语和口号,我们很早就认识到,物质比精神更实在。父辈迂腐教条的思维方式和办事方法,因为他们的过于拘谨而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我们做事更倾向不择手段,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说就是更灵活更少限制,我们生来善于钻空子、走捷径,而较少有道德的障碍。

所以,我们迅速认同了商业文化的标准, 即人的价值实现程度,取决于他占有的社会资源的多少,具体地说,也就是财富的多少。我们认为,这不失为这个多元世界一个简便易行的通用计量标准。在商业文化中,人和人的关系应该由利益来调节。我们一般是从利益标准而不是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

而这一切的一切,难道是我们的错吗?”

细细品味这位“80后”的肺腑之言,我们觉得也是有几分道理。

“80后”,从出生开始就意味着试验和牺牲。他们赶上计划生育,所以大部分的“80后”是孤独的长大;他们碰上教育改革,所以他们成为应试教育的试验品;考大学,他们面临扩招,高考永远还是独木桥;大学取消公费,他们的父母被他们的教育费用压的直不起腰;大学毕业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居然是失业?!……

现在大部分“80后”面临的困惑就是沦为“六无阶级”——无情(没有兄弟姐妹)、无产(自己没有资产)、无“知”(文凭贬值)、无业(毕业即失业)、无房(收入低微,房价高涨)、无妻(不敢娶、不敢嫁,普遍晚婚),这就是“80后”一代的真实写照。

但人是不可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代的,“80后”也同样。不能因为生于某个时代,稍有微瑕,就不停地抱怨来,抱怨去,把自己的所有缺点,都责怪时代不好,时机不好,家庭教育不好,社会风气不好…… 要是都以此做借口的话,“50后”更该抱怨:当年没书读、营养不好;“60后”抱怨学历太低,现在下岗再就业困难;“70后”抱怨人多、竞争大、工资不高……

“80后”所不知道的是,喜欢抱怨的人在世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抱怨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是成功者最大的敌人,是无能者最好的发泄。要知道,那些整天只知抱怨的人,注定将一事无成。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应该拒绝怨天忧人!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真正有能力的人,就应如《周易》所说, 自强不息,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而不要整日里被周围社会环境所左右,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

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贡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问:“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懂我的,大概就只有天吧!”

看看人家孔夫子说的多好,多有深度。虽然孔子也在感叹“没有人了解我啊!”但我们应该看到他可贵之处在于:虽然不被人了解,仍然是“不怨天,不尤人”,而只管“下学而上达”,即注重提高自身修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精神是很值得“80后”学习的。

“80后”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竞争,比如就业难,这是人所共知的,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使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 我们认为, 要想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 为人处事保持良好的心态。烦恼、忧愁、怨天忧人都是心灵的杀手,缺少良好的心态,如同收紧了身上的锁链,将自己紧紧地束缚在黑暗之中,看不到一丝光明。

二 为自己的人生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就别抱怨社会不给你机会。那些喜欢大声抱怨自己缺乏机会的人,往往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当机会来临时,又把握不住,到头来一事无成。

“80后”爱什么?其实,他们所爱的就是他们所怕的反面。他们爱充满谐趣的叙事,他们爱个性张扬的生态,他们爱欲望勃发的身体,他们爱充满娱乐精神的搞笑和调侃……

没有真正冷漠的青年,良知也不会长久被遮蔽。谁也不能否认,今日的他们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正在整体提升,一群智性、进步、独立思考的青年,也正渐渐地成熟。

谁也不会知道明天的模样,30岁,40岁,50岁之后的他们是什么样子,但是他们现在在拼搏未来,他们拥有上辈无法拥有的众多资源,前路漫漫,满路的荆棘还是满路的花香,他们尚不得而知,只能扛起尽可能大的斧子,勇往直前!

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相信“80后”也会创造出他们自己的骄傲,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请相信他们,好吗!

[杂谈]

“80后”自述——我们是飞扬的一代

“80后”自述——

从小便是独生子女,父母除了给我们吃的穿的,从未想到过在精神思想上与孩子有过交流,或许有,可大部分都是教条式的宣判:“你的错了,要听我的!”那好,我们听父母长辈的话。

“首先,别人的事不要管。做好自己。”父母说。

“这一代人是冷漠的一代人”社会批评说。

“还有,做什么事都要问爸爸妈妈。”父母说。

“这一代人是没主见的一代。” 社会批评说。

“危险的事千万不去做!”父母说。

“这一代人是没有开拓精神的一代” 社会批评说。

“你现在只要读书好就行,其他的不用操心。”父母说。

“这一代人是没有责任感的一代” 社会批评说。

“将来读高中要学数理化,理科现在好找工作些。”父母说。

“这一代人是不尊重传统的一代” 社会批评说。

其实,哈哈,你们都错了,我们——

“80后”把自由写在心上,

渴望着无拘管的生活,

在忙碌后最想回到的是自己宁静的港湾,

找寻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80后”把叛逆写在脸上,

渴望着被了解的万岁,

在误解时总是想到的是自己执著的观点,

找寻一点属于自己的领域。

“80后”把个性写在身上,

渴望着不一样的形象,

在红尘中总是看到的是自己独特的风采,

找寻一面属于自己的旗帜。

“80后”把友情写在手上,

渴望着最挚真的久远,

在浮躁里总是握到的是自己梦想的手臂,

找寻一语属于自己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