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网络,也就是“人脉”一经固定,或者成为相对的系统结构,就会成为适应这个人客观需要的人际结构。那么,在建造自己的人际结构的时候,究竟该遵循哪些法则呢?
1.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为了攻占某个特定目标,人际关系体系必须形成一个整体,握成一个拳头。这就是说,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应当能够通过巧妙的联系把各类人物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自己能够在整体上发挥出最佳的功能,否则,它就可能算不上是一种合理的结构。这个整体原则,就是我们确定合理人际结构的最基本原则。
整体原则要求我们正确地选择人际结构的基础。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主张“兼爱”,认为“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现代学者梁漱溟先生也指出:在我国,人与人相处时,要各以对方为重,即所谓“礼让为国”。
可见,“将心比心”乃是各种类型交际的基础。换句话说,交际的最高境界在于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体谅别人的心情,主动分享别人的幸福和不幸,关心别人的命运,帮助别人,重视别人像重视自己一样。
可以说这是人类认识中最敏感的范畴之一,它所认识的不只是思想,而是别人的感情和心情。“把别人的感情当成自己的”(席勒语)——这一处事原则是对待别人的正确的、唯一可信的立场,更是建造人际结构的最可靠的基础。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当人际感情到了如兄弟、如父子的深度,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就会无往不利,所向披靡。
2.行星围着太阳转
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他们发现,原子中绕核运转的电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分立的稳定状态。这些电子运行的状态分别只有一定的能量,其数值各不相等。把这些状态的能量按大小排列,就像梯级一样,科学家们称之为“能级”。
这一新颖的“能级”概念,也给了现代人际关系研究者以深刻的启示:人际关系稳定的结构就应该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不等能级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每一个人根据本身能量的大小而处于不同的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所处团队人际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一般说来,按照能级原则,应当使我们的人际结构自然地形成核心、外围、边缘这样三个部分,也就是说,既要将那些对于实现目标有决定意义的人物放在中心的、主导的地位,又要让一切有关的人物在整个人际结构中占有恰当的、相应的位置。
这样,整个人际体系就会像自然界的太阳系一样,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围着太阳旋转,一层比一层比重更轻,一层比一层范围更广,形成一个领导与属下相互吸引,相互保持一定距离的协调统一体。
为达此目的,人们在建造人际关系结构过程中,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全面出击,更不可畸轻畸重,以偏概全,爱之则如胶似漆,恶之则不屑一顾。
3.全面构筑人际关系网
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还必须从里到外,由几个不同层次组成。层次原则,反映了人际结构内部全方位联系上的客观要求。
一般来说,合理的人际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构:家庭关系结构、亲友关系结构、工作关系结构。
家庭关系是指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妯娌关系及其他长幼关系的关系结构。
亲友关系是指包括同学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等关系结构。
工作关系是指包括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
只有让这三个关系结构组成一个平面形结构,才有利于人际关系结构的合理化。
在这三个关系结构之中,任何一个关系结构都不应受到忽视。忽视了任一结构,其他结构便成为空中楼阁,无法牢固地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忽视了任一结构,你的整个人际关系资源便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
因此,在完善的人际结构过程中,沉醉于小圈子而不思扩大,或者想在事业上急于有所建树而置其他关系于不顾,都是不可取的。
4.随环境变化而变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我们的人际关系,如果不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就会逐步处于落后的、陈旧的甚至僵死的状态。因此,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必须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动态原则反映了人际结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前后联系上的客观要求。
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调节人际结构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1)奋斗目标的变化
也许你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也许你的奋斗目标变了,比如弃政从商,就需要你及时调节人际结构,以便为新的目标有效地服务。
(2)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
在当今这样的开放社会,人口流动性空前加快,本来在A地工作,忽然到B地去工作。这种环境变动,势必会引起人际结构的变化。
(3)某些人际关系的断裂
天有不测风云,朝夕相处的亲人去世了,在悲哀的同时,有时也不能不看到人际结构发生的各种变化。
可见,调节人际结构有被动调节和主动调节两种,不管是何种调节,都要求我们能迅速适应和构筑新的人际结构。
为此,我们在构筑新的人际结构时,就应当努力为自己建造一种善于进行新陈代谢的开放性人际结构。
寻找一位“衣食父母”
有一位在教育界任职的朋友,他在学校时就和一位老师颇有交情。毕业后,他主动去当老师的助手,后来老师到一家国有企业服务,他则去读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去找他的老师,老师聘他为秘书。自此之后,老师调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老师的职位一天天高升,他的职位也一天天高升。现在,老师已成为某大学的校长,他也在拿到博士学位后当了该校的系主任。
另外,有一位从事美术设计的男孩子,他在一家杂志社工作时就跟定了他的总编辑。虽然杂志社后来解散了,但总编辑的活动力仍不时为这位美术编辑带来好处,让他在不上班的日子里仍有活儿可接。几年后,这位总编辑成立一家文化公司,这位美术编辑当然过去了。现在,他有了房子,有了车子……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寻找一位“衣食父母”的好处。说穿了,这种“衣食父母”实际上是你人生道路上的“师傅”。“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没有师傅,有时门很难进。当然,你也许不必靠这种方法来成功,但若自认本领不够高强,同时也有意减少挫折,不妨找个人来跟,跟久了自然能够出人头地,现在很多演艺界人士也都是如此。
不过,要找到一位“衣食父母”来跟并不是短短数天能成的,这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你看上了某位可能是你的“衣食父母”,对方可不一定愿意提拔你、照顾你。你必须在和他共同或往来之间,让他了解你的能力、人格,也就是要让他能够信赖你。这个过程可能是半年、一年,也有可能是两年、三年,而很多时候你不只需要表现,他也许会出难题考验你。
有一种状况是,你和你的“衣食父母”分开了,这时你仍要和他保持联系,如果他一时境遇不佳,你也应不时予以关心。否则你和你的关系就会中断,当他“复出”时,有好的机会也不一定会想到你。
怎么样的人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以下几种可供参考:
有背景的人。不过这种人平常就有很多愿为其效劳的人,你的表现他不一定看得上眼,除非他毫无理由地喜欢你。不过,背景不一定保证他一辈子风光,如果他能力不行,那么跟这种人好处也不一定长远。
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这种人和前者一样,除非你有特别的表现,否则你再怎么“跟”,他还是看不见你。
有能力有潜力的人。奉劝你要跟就跟这种人,这可以说是“潜力股”,一时看不出有什么好处,但长时间下来必有收获。但有能力有潜力的人也不一定会“飞黄腾达”,每个人的际遇都是很难说的,所以你要跟就无怨无悔地跟,即便他没有飞黄腾达,但是“人帮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团结互助总比孤军奋战好。
从现在开始,好好寻找一位“衣食父母”吧。你要注意从利害的层次逐步提升到情感和道义的层次,这样的人际关系才能保持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