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阻挠石油业的两个难题一刻也不曾停止过。洛克菲勒担心,如果石油这种采自地下的资源一旦枯竭,那么他们所投资的大量石油管道和炼油设备将白白地闲置;另一方面,如果油田被大量发现,油价将变得极为廉价,甚至低于生产成本。正是这种原因,使得石油业一直都是一个起伏不定、充满了变数的行业。
19世纪80年代初,面对石油业混乱的状况,甚至有人建议洛克菲勒退出石油业,从事一种更为稳定的行业。不过,洛克菲勒凭着自己天才般的商业直觉,驳斥了那种过于悲观的论调。他深信,上帝让人类发现了这种深埋于地下上亿年的资源,肯定有其目的,石油的命运是绝不会就此终结的。
标准石油公司在进入石油业的前期,一直将业务重心放在了炼油、运输及销售方面,相比之下,其在石油生产方面的投入却少得可怜。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中小采油商云集采油业,洛克菲勒能够因他们在竞争中竞相削价,轻而易举地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80年代中期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标准石油公司出口业务的增加,他们在许多方面建立起了巨型的加工厂,对原油的需求量也变得异常巨大。由于担心俄罗斯丰富的石油产量最终会超过美国,洛克菲勒要求手下建立超出他们日常需要的原油储备。
他对那些对这一策略心存疑虑的下属说:“我们必须保证手头永远有大量的石油,即使储备有些过量,也比冒着风险,让俄罗斯人把我们排挤出局要好。”
1885年5月,一个天然气勘探小组在俄亥俄州西北部的莱玛探寻天然气时,意外地在那里发现了一片储量丰富的油田。许多采油者蜂拥而来,在那里一下子冒出了几百个石油井架。
不过,令许多人始料未及的是,莱玛原油含油量较低,硫化物的含量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
就在许多采油商准备放弃这里的油田时,洛克菲勒却对它充满了信心。他说:“出现这么好的产品,却弃之不用,让它白白地浪费掉,这在我们看来是难以置信的。所以我们继续做实验,想尽一切办法来利用它。”
为了解决原油的品质问题,洛克菲勒请了一位名叫弗拉希的德裔化学家,要求他去掉莱玛原油中的异味,把它变成可以上市销售的商品。
就在这位化学家积极地展开工作的同时,标准石油公司内部也针对莱玛油田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董事会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中一种相信弗拉希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所以主张将俄亥俄州的大片土地全部买下来;另一种意见认为,等到弗拉希做完实验再决定是否购买土地。
洛克菲勒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是一个行事谨慎的人,他的这种风格从未改变过。然而在对莱玛油田的问题上,他却显示出其甘冒风险的另一面,准备在莱玛油田上投下一笔大赌注。不过,由于洛克菲勒一直坚持只有在全体意见一致时才采取行动的管理方式,所以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任何人,而是听任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在标准石油公司的董事会上进行下去。
不过,这场有关莱玛油田的争论最终还是由洛克菲勒出面打破了僵局。在一次董事会上,洛克菲勒像以往那样提出了莱玛油田的投资问题,与往常相同的是,反对这一计划的人斩钉截铁地说:“不行!”但是,这一次洛克菲勒并不准备就此罢休,他冷冷地对那些反对他的人说:“我准备用自己的钱进行这项投资,并且愿意承担两年的风险。如果两年后这项计划成功了,公司可以将钱还给我,如果失败的话,由我个人来承担损失。”
反对这项计划的人也许是从洛克菲勒的决心里看到了希望,他们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决心和洛克菲勒一起做。至此,这场争论终于落下了帷幕。
标准石油公司斥巨资买下了莱玛油田,并在那里建造了油罐车,铺设了输油管道。
很快,公司就控制了那里85%的石油。虽然当时这种难闻的石油还没有什么市场,但洛克菲勒还是下令大量储存,到1888年,标准石油公司的库存量达到了4000万桶。面对这场势在必得的赌博,洛克菲勒表现出了更大的胆量,他一方面要求化学家们加紧工作,早出成果;另一方面四处派人为这种石油寻找新作用。
由于气味难闻,莱玛石油不能用作照明,所以标准石油公司派出了大量的推销员和技术人员劝说铁路公司、旅馆、工厂及仓库用石油做燃料来替换煤炉。虽然此举效果并不显著,但总算为莱玛石油找到了一条出路。
1888年10月13日,洛克菲勒终于等到了一个让他期待了两年的好消息:弗拉希的试验成功了!弗拉希的成功,不只是一项科学试验方面的巨大成就,同时也维护了洛克菲勒的超乎寻常人的预言家的美誉。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弗拉希的专利为洛克菲勒和标准石油公司带来了令人目眩的巨额利润,被称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从此,那些靠冒险、运气而白手起家的商人们,不再排斥蜗居于实验室中的科学怪人,他们终于意识到了科学所能发挥出的巨大的威力。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此后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网罗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科学家,这种商业与科学的结合,成为20世纪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做法,此举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
弗拉希的发明,使洛克菲勒不再有任何顾虑,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石油生产之中,并开始在这一行业中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并购。
1891年,洛克菲勒控制了莱玛的大部分油田,以及全美四分之一的石油生产,迅速而彻底地确立了其在石油业中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
就在自己庞大的商业王国所向无敌的时候,洛克菲勒敏锐地意识到了来自政治方面的威胁。
1888年美国大选时,许多地方都爆发了旨在反对各种托拉斯的抗议活动,两大政党也相继表态,严厉谴责经济集中、不利于自由竞争的行为。就在这种极为不利的形势下,洛克菲勒不得不接受政府的审查。
为了指导洛克菲勒如何面对纽约参议院的听证会,公司聘请了一位名叫乔特的著名律师。1888年2月的一个寒冷的上午,洛克菲勒在乔特的陪伴下来到纽约最高法院。
此时的洛克菲勒已不是早年默默无闻的商人,报纸的大肆炒作,使他迅速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法庭里坐满了人,洛克菲勒此时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受审者,就连经验丰富的乔特律师,也为他的主顾感到一丝担心。
负责在法庭上向洛克菲勒提问的是一位喜欢装腔作势的律师,他不停地踱步,并以各种肢体语言表达他对这位掠夺者无声的谴责。不过,无论这位律师如何言辞激烈,洛克菲勒始终保持平静,像平时一样对这一切视而不见。
一家报纸曾这样描述洛克菲勒在法庭上的情形:“他看上去仿佛是温柔和光明的化身。什么也不能影响他安详的神态……他作证时声音悦耳、吐字清晰,从容不迫……他的口气时而略带责备,时而又婉言相劝,但却从未发过脾气或是露出恼怒的神情。”
在与政府的这场较量中,洛克菲勒显得大智若愚,他擅长用模棱两可的回答把别人搞糊涂。虽然在法庭上对着上帝发过誓,但洛克菲勒并不认为自己有义务向法院提供更多关于标准石油公司的资讯,他由一个精明的天才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神色茫然、极度健忘、思维混乱的人。
更让许多人想不到的是,洛克菲勒从他父亲的身上继承的表演的天赋。他在法庭上恰当地运用了这种才能,许多看过报道或是亲自旁听过审问的人都不自觉地同情洛克菲勒,认为这个看上去和蔼可亲的人是不可能和那些肮脏的金钱交易联系在一起的。
洛克菲勒按照律师的建议,尽可能少地透露真相。
为了反驳标准石油公司是一家垄断企业的说法,他提交了一份罗列有111家炼油厂的名单,以说明竞争关键的存在,同时,他还充满感情地向听众们讲述了自己与俄罗斯石油大亨展开激烈竞争的感人故事,以说明自己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维护美国企业的声誉。
洛克菲勒从不与律师发生争执,他具有非凡的自制力,同时,他的直觉与天赋使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起诉人所提的问题中蕴含的微妙含义,对法律的圈套具有超人的第六感觉。
一位曾经就关于托拉斯问题在法庭上盘问过洛克菲勒的律师曾这样回忆道:“他总是能明白我的想法,猜出接下来要问的六七个问题会是什么。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都是为以后的问题打基础。但是,我总是从他眼中看到一种特殊的光彩,表明他已经发现了我的动机。我还从未看到哪个证人拥有洛克菲勒先生这样明察秋毫的能力。”
虽然洛克菲勒没有给律师任何机会,但调查机构还是对标准石油公司这一托拉斯组织予以大力渲染。
他们在报告中宣称,标准石油公司的成功已经成为了一种体制的典范,而且这种体制已经像瘟疫一样正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不过,调查机构最终还是暂时宣布免除对标准石油公司掠夺性商业行业进行起诉,但同时也驳斥了洛克菲勒关于石油这一行业存在自由竞争的说法。
100多年后,当我们能公正地看待石油托拉斯问题时,应当能够给洛克菲勒一种较为公正的评价。
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石油业从一种混乱无序的自由竞争体制下进入集中的托拉斯时代,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正是由于洛克菲勒将各种资源集中起来,才使得这一经济组织得以无论在生产力不足或是过剩的情形下都保持赢利,可以说,正是洛克菲勒和他的托拉斯组织,拯救了石油业。不过,虽然标准石油公司多次逃过了托拉斯问题的审判,但最终还是不得不面对命运的宣判。
进入19世纪90年代后,洛克菲勒看到自己庞大的商业王国已经开始平稳运行,出于对健康的关注,他渐渐地开始转移注意力,不再过问公司的事务。
但事与原违,虽然他已经开始主动引退,但还是无法得到清静,一场长达20年的诉讼,使洛克菲勒退休后的生活显得异常引人注目。
1889年的一天傍晚,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一位年轻的首席检察官沃森信步走进一家书店,发现了一本名为《托拉斯:近年来的企业合并》的书,他把这本书买了下来,拿回家仔细研读。
这位检察官在书中发现了标准石油公司的种种行径,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1890年5月,这位检察官向俄亥俄州最高法院提起公诉,要求制裁俄亥俄州标准石油公司的不正当行为,并提出直接解散标准石油公司的要求。
面对这个多少有些突然的官司,标准石油公司的管理层像往常一样,对这种指控进行了公然驳斥,认为这不过是竞争对手的骚扰而已。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这次所需要面对的人物与前几次托拉斯诉讼中的律师很不相同,这位沃森检察官具有非凡的才能,而且他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标准石油公司借助自己在共和党内的支持者,给沃森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标准石油公司是由一些全国最优秀、最强有力的人物领导和管理的。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共和党人,在对本党的捐献中一向十分慷慨。据我个人所知,洛克菲勒先生一直默默地为其贡献。”
尽管共和党领袖软硬兼施,要求沃森检察官撤销起诉,无奈沃森丝毫不为所动。据资料显示,标准石油公司还辗转找人向沃森行贿,要求他撤销起诉,同样未能奏效。
沃森以非凡的毅力顶住了来自各界的压力。1892年2月,他终于在这场诉讼中取得胜利,俄亥俄州最高法院裁定,俄亥俄州标准石油公司必须宣布放弃托拉斯协定。
这可以说是洛克菲勒真正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不过,由于事先已经充分估计到了这一结果,他还是相当平静地接受了法院的裁决。
其实,早在几年前,标准石油公司高层便已开始研究各种对策,以应付一旦反托拉斯诉讼败诉而被迫解散的情况。所以,面对这次裁定,他们早有准备。
洛克菲勒将这次裁定当成了一次机会,他对公司进行重组,使其更加适应未来的发展战略。
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标准石油公司决定执行俄亥俄州最高法院的裁决。1892年3月10日,即在法院做出裁定的一个星期后,标准石油公司宣布即将解散自己的托拉斯组织,并于第二天向全体持有公司托管证书的人发出信函,要求他们出席3月21日召开的会议,届时将他们手中的证书换成相同比例的20个分公司的股份。
在这次大会上,所有持股者一致通过了解散托拉斯的表决。同时,由于新泽西州的法律规定,允许位于该州的公司控制其他公司的股份,洛克菲勒于是利用这一法律规定,让位于新泽西州的标准石油公司占有了某种特殊的地位,以它的名义买进了标准石油公司其他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权,从而使其合法地控制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大部分产权。
有人说,这次重组表面上看来是洛克菲勒履行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法律义务,实际上不过是他玩的一场安抚法庭的把戏而已。
原有的标准石油公司总部的执行委员会虽然宣布解散,但这些高层管理者摇身一变,成了20家分公司的总裁。除了头衔的变化以外,其他一切均照原样保留,这些人依旧一起工作,一起开会,甚至连午餐桌上的座位次序也丝毫未变。作为其中的核心人物,洛克菲勒依然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这次重组使标准石油公司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激起了那些充满了斗志的司法界精英们的愤怒。
1906年12月8日,距上次审判14年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再一次依照反托拉斯法,在密苏里州对标准石油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解散该公司。
在这个长长的名单中,有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它属下的65个分公司及其高层管理者,洛克菲勒当然名列首位。
政府指控这些人垄断石油业,并密谋运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包括收取铁路回扣、滥用输油管道垄断权、制定掠夺性价格、刺控工业秘密及设立欺骗性的挂名竞争公司,并建议对这个垄断组织予以全面制裁,将其分解成为彼此独立的公司。
起初,洛克菲勒和他的幕僚们对此并没有特别地放在心上,以为这次诉讼与以往一样,只不过是一场法律上的游戏罢了。不过,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到了1907年,竟相继有7个联邦起诉和6个州的官司找上了标准石油公司。其中俄亥俄州法院为洛克菲勒罗列了939条罪状,以控告其不可原谅的掠夺与欺诈行为。
虽然自19世纪90年代初,洛克菲勒已经逐步开始隐退,但他意识到,作为一个叱咤商界几十年的风云人物,他的退休生活不会有他渴望的片刻安宁。虽然这时的洛克菲勒只不过是标准石油公司名义上的总裁,但还是不得不为整个公司的命运负责。
1907年7月6日上午,约翰。洛克菲勒和威廉。洛克菲勒一起来到联邦法院大楼,那里早已集聚了几百个看热闹的人。当有人认出头戴草帽、手里拿着细长手杖的人就是洛克菲勒时,人群中出现了一阵**。
有一个流浪儿在人群中高呼:“那个人上过报纸。”洛克菲勒对人群报以微笑,并保持他一贯的沉着冷静的作风。
进入法庭后,洛克菲勒开始了长达15分钟的证词陈述,他的发言显得非常真诚,充满感情,同时又含混不清,对指控撇得一干二净。
有位记者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洛克菲勒先生是整个屋子里表情最为冷静的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缓慢、庄重,他说话的节奏不徐不疾,在回答法庭提出的问题时语速更慢。”
对于法官的提问,洛克菲勒常常装糊涂,回答说自己不记得或是想不起来。他回答所有的问题时都是迟疑不定,拖拖拉拉,前言不搭后语,这使得法官对他的证言产生怀疑,不敢采信。
负责这次审讯的兰迪斯法官被搞得相当被动,虽然他明白洛克菲勒只不过是在表演他的拿手好戏,但仍是没有办法。不得已,这位法官当庭宣布对洛克菲勒免于刑事诉讼。
不过,事情并没有终结。一个月后,这位法官决定采取报复行动,在宣布对标准石油公司的判决书中,他用激烈的言辞指责其为无异于一个臭名昭著的窃贼,并指责标准石油公司的律师蓄意无礼。
最后,这位被激怒的法官宣布对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处以2924万美元的罚款,这一数额相当于如今的4570万美元,比当年联邦政府每年印制的货币总量的一半还要多。
据说,这笔数额惊人的罚款让许多人大吃一惊。不管罚款的数额有多么惊人,洛克菲勒还是以他特有的冷静接受了。据报道,接到判决书的时候,这位石油大亨正在进行一场高尔夫双打比赛,看完判决书后,他将它放进衣袋,提议比赛继续进行。而且,那天洛克菲勒的状态极佳,只用53杆就打完了九个洞,是他得分最高的一次。
事实上,久战沙场的洛克菲勒虽然具有在任何突发状况中保持克制与冷静的功夫,但他还是对这份判决书感到极端愤怒。他当天晚上发表了一份严厉谴责这一判决的声明:
“本公司遭到了极为不公正的对待,这种不公正是由于他们根本不懂得大企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么多年来,他们谁也不知道,似乎也不关心它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洛克菲勒对做出这种裁决的法官的不满,他认为自己花大半生心血缔造起来的石油王国,被这些不懂商业规则的人肆意践踏了。一向保持克制的洛克菲勒甚至尖刻地说:“不等到罚款付清,兰迪斯法律就会完蛋。”
标准石油公司对这个判决进行了上诉,经过一波三折的诉讼程序,联邦上诉法院驳回了罚款,并认为兰迪斯的行为是滥用司法权限。
不过,洛克菲勒对上诉取得的胜利并没有感到高兴,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周围似乎到处都是手执法律武器,想将标准石油公司这个庞然大物打倒在地的人。
显然,要想完整地描述联邦政府与标准石油公司长达10年的官司进程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们不妨直接来看看事情的结果以及留下的印记。
191 1年5月15日,联邦法官怀特宣布了一份长达两万字的判决书,内容是解散标准石油公司并要求其在6个月内与子公司脱离,同时禁止公司原领导人重新建立垄断地位。至此,这场美国商业史上最为持久的法律秀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对洛克菲勒而言,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给自己昔日并肩工作的伙伴们发出了一封讣告式的充满哀伤语调的信,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必须服从最高法院的裁决,我们曾经辉煌而快乐的大家庭不得不就此解散了。”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虽然洛克菲勒在这场诉讼中输了,但对他的个人财富而言,却是一次飞涨,他所持有的原公司大约四分之一的股份,换算成了34家独立子公司的四分之一的股份。
而且,随着1911年12月1日这些公司开始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上市,洛克菲勒的财富一跃而进入全美前10名。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这些获得独立地位的石油公司的股票狂涨了好几倍,有人估计,洛克菲勒的财富从3亿美元上升为9亿美元,成为标准石油公司在本案件中最大的赢家。
有人说,对于些些精明的人,连上帝也会帮助他。自标准石油公司解体后的10年里,各子公司的资产平均增加了4倍。洛克菲勒在退休后赚的钱,大大超过了他原先经商时的进账。
洛克菲勒是一个幸运的人,这种幸运激起了许多人的不满。不过,这些人手中的魔棒再也玩不出什么花样了,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洛克菲勒的财富不断增长,一举超越卡内基而成为全球首富。
据说在当时的华尔街上,许多人的祈祷词已经成了:“噢,仁慈的上帝,再赐予我们一次解散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