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贬官开浚西湖(1 / 1)

北宋大文豪苏轼是在中国历史上可以和屈原、李白、杜甫相比肩的文化名人,像他这样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史学、文论、医药、饮食等各方面都卓有建树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都极为少见,而他的人品和胸襟,更是被推崇之至。

苏轼一生中曾经遭受了很多挫折,但是,由于他生性乐观,并没有因此而颓唐,并能在一再遭受贬谪的仕途中坚持到最后一刻。苏轼贬官开浚西湖便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在历史上,苏轼曾经先后两次遭受贬官,第一次是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到杭州任通判;第二次是在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苏轼再次因为反对完全废除新法而被贬到杭州任太守。苏轼开浚西湖就发生在他第二次贬官时。

苏轼担任杭州知府时,有一年正赶上江浙地区大旱,饥荒、瘟疫一并而来。于是,苏轼便向朝廷上奏书,请求皇上减免本地所应缴纳公粮的三分之一,因此当地的米价没有上涨。苏轼又再次上奏请求朝廷赐予一百本度牒,用这些度牒换了一些粮食,准备用来救济灾民。第二年开春,苏轼就下令降价出售官府大米,老百姓因此避免了大旱带来的灾荒。

杭州本是江河和大海汇合的地方,地势低洼,泉水又咸又苦,人口稀少。唐朝时期,李泌担任杭州刺史时就开始引西湖水,开凿六井,这才使得当地老百姓有了充足的用水。到了白居易担任杭州知府的时候,他又疏通了西湖,将湖水放入运河,引运河水来灌田,使得当时一千多顷土地得以灌溉。然而,湖水却因此而容易干涸,湖中长满了芜菁(一种水草)。从唐朝到五代时的钱绚起,每年都要经过疏通治理,湖水才够用。到了宋朝时期,西湖荒废,由于不加治理,导致湖中芜菁丛生,根茎盘结,形成十五万多平方丈的葑田(疯长芜菁的田),湖水所剩也不多了。由于运河缺水,也就失去了灌溉航运之利,不得不引钱塘江潮水来补充。但是,江水浑浊且有很多的淤泥,运河流经市区,每三年就要将其清除打扫一次,这在当时成了杭州的一大难题,而六井也几乎被废弃了。后来,直到苏轼来杭州做官,才将茅山、盐桥两条河道疏通了,让茅山河专门容纳钱塘江潮水,盐桥河则专门接受西湖水。后来,他又下令建造了堰闸,以便控制西湖的蓄水和排水,这样就使得钱塘江涨潮的时候,潮水便不再流入市区。与此同时,苏轼还下令修复了六井,老百姓这才慢慢地得到了西湖的益处。

在工作之余,苏轼也常常到西湖边上去散步。有一天,苏轼环顾湖水说:“现在要好好想想办法将这一大片芜菁给除掉了,但是,要将它移到哪里去呢?西湖南、北两岸相隔三十里,人环湖一周,一天也走不完。如果能够取出芜菁下面的土堆积在湖中,修成一条长堤沟通南北,那么,不但芜菁得以消除,往来的行人也更加方便了。如今,江浙一带的老百姓种麦子,春天就收割。如果除掉了芜菁,招募农民来种麦子,收取种麦所得的利润来准备修湖,那么,西湖就再也不会淤塞了。”

于是,苏轼就将救济灾民剩下的钱财和粮食拿出来,同时,又向朝廷奏请得到了一百本度牒,卖了以后得到一些钱粮。之后,苏轼用这些钱粮招募役夫修堤。修成长堤之后,苏轼又命人在堤上种了一些芙蓉和杨柳,远远望去,如同一幅景色优美的风景画。后来,为了纪念苏轼,杭州人就将其称之为“苏堤”。

苏轼在贬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真是让人敬佩。苏轼的宽阔的胸怀和度量,在逆境之时依然能够乐观面对,更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学习。逆境之中不绝望、不悲观,而是依然想着如何造福一方,苏轼真可谓是中国传统精神的最完美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