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哭郭嘉(1 / 1)

曹操在赤壁遭到失败之后,回到南郡,仰天大哭,并说:“我这是在哭郭奉孝啊,假如奉孝在我身边,决不会使我遭受这么大的损失。”他的潜意识是痛定思痛,由战场上的失败,想到自己的年轻助手。

俗话说:“瓦罐常在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死去的人多了,为什么曹操唯独对郭嘉的死这么悲痛呢?因为郭嘉是个难得的人才。

郭嘉自从在荀彧的推荐下进了曹营,为曹操擒拿吕布,算计孙策,消灭袁绍,平定北方出尽了奇谋高招。曹操曾经称赞他说:“奉孝自从跟随我征战以来,已有十一年,每次战役,都能给我出一个绝妙的计谋,而且善于临敌应变。平定天下,实属他的功劳最高。”因此曹操把他当做接班人来培养,本来指望他“最年轻有为,魏国以后要靠他了”,不料,郭嘉竟是那样命短,不早不晚,偏偏在赤壁决战的前一年夭折了。他死时才三十七岁。像他这样既年轻又成熟的大智囊人物,当时在曹营为数极少。建非常之功,待非常之人。再得到或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曹操想到这里,能不伤心悲痛吗?悲伤过后便是忧愁。忧愁的是拔尖人才太少,事业难以为继。曹操兵败赤壁的那一年,已经五十三岁了,荀彧、荀攸等重要谋臣,也进入了老年之列。其他的人倒是不少,但都不够出类拔萃。相比之下,孙权、刘备两家,虽然人马不多,但尖子人才不少,如鲁肃、周瑜、庞统、诸葛亮等,真是一个赛一个。当时,除鲁肃、周瑜超过三十岁外,诸葛亮才二十七岁。东吴的统帅孙权,比诸葛亮还小一岁。那鲁肃原本是袁术的人,离曹营很近,可自己偏偏没有发现,让周瑜抢去了;对那周瑜,自己倒是派蒋干去游说了,碰的是一鼻子灰;那诸葛亮,原本是平民百姓,没有一官半职,硬是让刘备慧眼识出,拉过去了;那孙权呢,英姿勃勃比自己的儿子还强,光叹“生子当如孙仲谋”有什么用?思前想后,曹操的头脑清醒了,但是也沉重了,他充分认识到,自己已年过半百,经过此次的失败,今后要取胜这帮虎虎有生气的年轻人机会很少了。依靠已有的那些文臣武将,能打败袁绍,平定北方,对江南究竟怎么办呢?退一步想,如果江南打不下,自己死后江北就能保住吗?真是愁人啊!于是悲愁交加,这才使曹操放声哭起来。曹操的哭,既有惜声,又有忧声,与其说哭郭嘉,倒不如说哭事业更准确些。因此,曹操的哭声里透出的是这位政治家建大业求大贤的由衷之情,与那种儿女情长的悲悲切切是不一样的。

哭,自然解决不了问题,选拔优秀人才还是要做实实在在的工作。于是曹操下决心公布《求贤令》,在令中特别强调了“唯才是举”,号召大家要多多推举像西周的姜子牙、西汉的陈平那样的非常人物。曹操的“唯才是举”命令之所以公布在赤壁惨败之后,实非偶然,是他越受大挫越感到人才对事业重要的必然反映。

曹操可能不会想到,他自己一方的郭嘉三十七岁做了古,而敌方的那些拔尖人才也相继一个个过早地归了天。周瑜、庞统只活了三十五岁;鲁肃刚刚闯过四十五周年;诸葛亮也不过五十三岁。自古英才多薄命,真是可惜可悲可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