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尊贤重士夺官渡(1 / 1)

东汉末年,自从曹操杀了董卓、灭了吕布,从此声威大震,成了炙手可热的大丞相。曹操帐下的文士如孔融、郭嘉、荀彧、程昱,武将如夏侯惇、曹仁、张辽、许褚,都是贤能之士。曹操正待平定中原,统一天下。忽然传来消息:坐镇河北的袁绍兴师讨伐,一场恶战势不可免。

声讨曹操的檄文,贴满许昌的大街小巷,曹营的将官,也都十分烦躁,再看曹操,却是连日里闭门不出。这天时近中午,许褚、张辽两位将军,来到相府,求见丞相。门官挡驾,说:“丞相患头风病,眩晕不止,不能会客……”许褚急得直跺脚。张辽说:“可否让我们进去探望一下病情?”

门官只是摇头,连声说道:“丞相要怪罪的!”

这时候,里面的侍从出来传话:“丞相请客人内堂叙话!”

曹操的病不是装的,他脸色发暗,眼睛难以睁开。一见许褚、张辽便问:“袁绍兴兵,你们是如何知道的?”

许褚从袍襟里掏出檄文,说:“街上到处贴满了这种东西!”曹操正待接过,张辽拦着说:“这篇檄文,言语刻毒,辱骂丞相,丞相还是不要看了。”

曹操苦笑道:“袁绍兴兵我都不生气,还怕挨骂吗?”说着,接过檄文就看。这篇檄文,乃是袁绍帐下记室陈琳所作。文字犀利,言语逼人,历数曹操的出身经历,罗织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种种罪名。曹操读了一遍后,冷汗涌出,顿时一身轻松,病也没了,不觉呵呵地笑起来。

曹操说:“这个陈琳,撰文骂我,却医好了我的头风,真要谢谢他!”

许褚、张辽向曹操请示御敌之策,曹操并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这时候,侍从来报,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访。”曹操送走许褚、张辽,迎进许攸。许攸人在中年,文人气质,能言而不乏诚挚,敦厚而内含机敏。曹操以旧友故人的身份设酒款待,许攸却不回避为袁绍做说客的使命。一番寒暄之后,话归正题。曹操问:“老夫与袁绍交锋,谁胜谁负,先生可有预见?”

许攸道:“依我看袁绍必胜。”

曹操沉着地笑笑,说:“愿闻其详。”

许攸说:“我主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拥有青、幽、并、冀四州的疆土,雄兵百万;帐下有田丰、沮授、逄纪、审配等出谋划策,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等勇冠三军。袁公振臂一呼,天下诸侯无不响应。而丞相你只有许昌弹丸之地,兵力怕是不足十万。论资望、实力,都比不上袁绍,若敢与之争锋,岂不是自取灭亡吗?”听许攸这番谈论的时候,曹操不住地点头,等他说完,曹操认真地发问:“那么,依你之见呢?”

许攸道:“如果丞相肯听我愚见,不如归顺袁绍,凭您的才干,封侯不在话下。”

曹操大笑起来,笑得许攸有些尴尬。曹操说:“子远(许攸的字)哪!老夫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名位,倒是可以投降袁绍,无奈我身已许国,不能不为天下苍生考虑。袁绍色厉内荏,好谋无断。于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更非明主,我曹操怎么会依附于他!”

许攸说:“袁曹交锋,势力悬殊,丞相不可过于自信。”

曹操郑重地告诉许攸:“袁绍的致命伤在于纵容豪强大户,欺压小民百姓。豪强之间,尔虞我诈,民怨日深,祸患难平。我曹操势力虽小,但主张压制豪强,扶植小民。许昌一带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度,深得民心。相信老百姓绝不会拥戴袁绍那样的人来占据许昌的。谁胜谁负,你我拭目以待。”

这些话说得许攸有些动心:自己曾经为袁绍征粮筹款,那些豪强大户如审配之流,纵容家人抗交粮税,向小户转嫁负担。袁绍得知也不以为怪;这次出使,见许昌一带臣民富庶、市井繁华,也许曹操说得并不差。想到这儿,许攸感到劝降无效,只得起身告辞。

“子远,”曹操说,“我料定袁绍败灭为期不远,先生大才,为什么不留下来和我共同成就一番大业呢?”

“不!”许攸摇头说:“我跟随袁绍已有多年,两军交锋,我定要助他一臂之力。”

“哦,那么请问怎样助他?”曹操饶有兴趣地问道。

“劝他压制豪强。”许攸认真地回答。

曹操点点头,却又提醒他:“这么做的话,你在袁绍那里就无法立足了!”

“这……”许攸迟疑一下,又掩饰地说,“自有袁公做主。”

曹操命人取来良马一骑、锦袍一袭,赠给许攸,亲自送出府门,再三叮嘱:“如果在袁绍军中有不得意的地方,一定要来投靠我,到时自会诚心相待。”听了曹操的话,许攸十分感谢,但辅佐袁绍的初衷不愿改变,辞谢了曹操,上马离开许昌。

许攸去后不久,袁绍派大将颜良为先锋,率领精兵十万,攻取白马坡,曹操亲自迎战。当时,关羽正在曹营,应邀上阵,为曹操斩了颜良,曹军出师获捷。

随后,曹操又在延津,用粮草、马匹为诱饵,赚杀了袁绍的另一名大将文丑,力挫袁军的锋芒。

袁绍连伤两员大将,十分气恼。于是,袁绍亲自点动十几万人马,浩浩****渡过黄河,直逼曹军驻地——官渡。只见曹营寨门紧闭,旌旗飘扬,袁绍在马上高呼,要曹操到阵前答话。

不一会儿,寨上敌楼站出一个人,气度雍容,不矜不躁,正是丞相曹操。他拱手为礼,说:“袁公驾到,曹某失迎。在此等候多时了!”

袁绍却是意在讨伐,张口就骂。曹操说:“先施礼,后交锋,这是我的规矩,仗嘛,有你打的,怎会让你白来一趟呢?”于是,袁、曹两军摆开阵势,大战一场。袁军兵多将广,来势凶猛;曹军以一对十,暂居下风。

曹操坚守营寨,袁绍使人轮番攻打,未能攻破曹营。两军相持一月有余。曹军人力匮乏,粮草不济。有人主张放弃官渡、退守许昌,但曹操却另有远谋:袁军长途远征,不能久持,再坚持一个月,形势必然会发生变化。曹操一面部署坚守营寨,一面派人回许昌催粮。不巧,催粮的差官被值哨的袁军捉住,押到许攸帐中。

许攸看了从俘虏身上搜出的书信,知道曹营缺粮的内情,觉得十分重要,于是带了书信,来见主公袁绍。

袁绍无惊无喜,神色淡然地看看这封信,说:“我知道了。”

许攸忙问:“主公,曹营缺粮是个机会,我们打算怎么办呢?”

袁绍反问许攸:“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许攸:“分兵攻打许昌。”

袁绍冷笑一声说:“这是曹操的调虎离山计吧?”

许攸见袁绍这种神色,很是茫然……

袁绍说:“之前命你出使许昌,曹操赠你良马、锦袍,可否有大事相托吗?”

“……”许攸听懂了袁绍的话外音,袁绍在说自己卖主求荣,替曹操散布假情报引他上钩,许攸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跪下表白道:“贪贿叛主,非许攸所为,恳请主公详查之后,公正处置。”

袁绍气犹未消,指着许攸说:“我早就怀疑你了!近来我命审配去你家乡征粮,你的子侄有意抗拒,审大夫已将他们下狱论罪。等我把你的事查清,再来惩治你!”

袁绍不由许攸申辩,便让军士把许攸轰出大帐。

许攸伤心地回到自己的营房,想着自己多年与袁绍共事的情景,又想起曹操对袁绍的评说,他恨自己不识人,才有今天的下场!愤怒之际,他拔出佩剑,对准自己的胸口……突然,一位亲随老军卒缪诚闯进房来,他夺过佩剑,抱住许攸,说:“老爷为何要寻此短见?袁绍骄横,不辨忠奸,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曹公能礼贤下士,老爷就应该去投奔他,何必坐等灾祸到来呢?”许攸沉吟片刻,便吩咐道:“备马!”

在茫茫的夜色中,许攸骑着马离开袁营,直奔曹操营寨而去,中途,他遇上袁军的粮车,源源不断地驶向乌巢粮库,一条绝妙好计,在许攸心中生成……

由于许昌方面没有消息,曹操正闷坐在帐中,愁眉紧锁,忽然听说许攸来投,甚是欢喜,亲自出迎。

“唉!”许攸长叹一声,说:“当初我不听丞相的劝告,落得家破人亡,如今单身来投,好生惭愧!”

曹操好言抚慰,又说:“子远此来,必能助我破袁。”

许攸径直问道:“军粮还充足吗?”

曹操一怔,答道:“够一年之用。”

许攸笑笑,说:“我看未必吧?”

曹操改口说:“半年还是可以的。”

许攸站起身来,说:“告辞了!”

曹操拦住他,问道:“为何要走?”

“丞相,”许攸严肃地说,“我真心来投,还要为你献计,你为什么一再欺骗我呢?”

“子远,”曹操解释道,“军中机密,胜负攸关,真不敢轻易说出,我们的军粮,仅够三个月用。”

听了曹操的话,许攸笑了,他说:“听人说孟德奸诈,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随即,曹操屏退左右侍从,附耳密告许攸:“粮已用尽了!你可有什么救急妙策?”

许攸点点头,也想捉弄对方一下,故意说道:“有人向袁绍献计,说曹营粮草将尽,应分兵攻打许昌。”

“啊!”曹操大吃一惊,盯住许攸,思索片刻,忽然笑道:“此人这条毒计,袁绍未必采用,是吧?”

许攸不解地问:“您如何知道袁绍不用此计呢?”

曹操眯起眼睛,指点着说:“袁绍若是言听计从,你也不会到这儿来了!”

说罢,二人大笑起来。

许攸说:“丞相无粮,袁绍却有;距此仅四十里的乌巢,便是袁军屯粮之所,守将淳于琼好酒贪杯,丞相及早差人扮作袁军将士,潜入乌巢,烧掉袁绍军粮,官渡一战即可告捷。”

曹操听罢,深施大礼向许攸道谢,说:“仅此一计,胜过雄兵数万啊!”

接下来,曹操与许攸详细安排了乌巢烧粮的行动计划:次日黄昏,由曹操带领张辽、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李典、徐晃、于禁及五千马步军士,打着袁军旗号,束草负薪,向乌巢进发……半夜,火光四起,烟雾弥空,袁军官兵哭号惊窜,曹军将士呐喊追杀。

官渡之战局势陡转……

这场战争,此时才定胜负:袁绍大军或死或降,余者四处逃散,袁绍只带八百多人渡河奔命;曹操大获全胜,回许昌庆功。

曹操能够广纳天下之贤才,以正义之道驾驭他们,因而无往不胜。他的这种举措值得每一个领导者学习,一个领导者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有海纳百川之志,需要有容纳他人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