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求卧龙(1 / 1)

刘备逃到荆州刘表处,被派到新野驻守,作为北面第一道防线抵御曹操大军。

刘备在荆州的几年,刘表都把他当上等宾客对待。但是刘备雄心勃勃,远大抱负一直没能实现,常常感到十分落寞。

有一天,刘备摸到自己大腿的时候,心里特别有感触,不禁流下了泪水。被刘表发现了,刘表就问他为什么那么伤心。

刘备说:“也没什么!以前我经常打仗,每天都在马背上,大腿上的肉也因此十分结实,现在居然这么肥。看现在日子流水似的一天天过去,我却在这儿过着清闲的生活,一事无成,让人难过。”

刘表好言安慰了他一番。但是刘备心里总在打算长远的事情,想寻找个事业上的好助手。

刘备听说襄阳有个叫司马徽的名士,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十分礼貌地接待了他。

刘备恭敬地对司马徽说:“先生,我是专程来向您请教天下大势的。”

司马徽哈哈大笑,说道:“我是个平凡之人,如何知道天下大势?要想了解天下大势,须有才俊才行啊!”

刘备说:“那么如今要去哪里才能找得到这样的才俊呢?”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了。”

司马徽还告诉刘备说:“卧龙乃是诸葛亮,字孔明;凤雏乃是庞统,字士元。”

刘备回到新野,正好有一个读书人来见他。刘备见他举止大方,料想他不是卧龙,就是凤雏,于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

经过一番谈话得知,原来这个人也是当地的名士,名叫徐庶,听到刘备招贤纳士,特来投奔。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大家都称呼他卧龙,将军您是否愿意见见他?”

原来,诸葛亮并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琊郡阳都县。少年的时候,父亲死了。他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投奔朋友刘表。叔父死后,他就在隆中搭个茅屋,一边耕地种庄稼,一边读书。他年纪也不过27岁,但是学问渊博,很有见识,朋友们都十分钦佩他,他也常常自比管仲、乐毅。

但是他看到刘表也非能用人之人,所以隐居在隆中,过起了隐士的生活。

刘备说:“既然您二位如此相好,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到我这里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哪行呢?卧龙乃天底下一等一的人才,将军定得亲自去请他,才算有诚意。”

刘备心想司马徽、徐庶都这么推重诸葛亮,诸葛亮必非等闲之辈。于是,就带着关羽、张飞,前去拜访诸葛亮。

可是,一行人却扑了个空,诸葛亮这天恰巧出去办事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三人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看等不得,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很不高兴,直犯嘀咕。他们怪刘备把诸葛亮看得太高了,诸葛亮一定不会有多大的能耐。关羽就对刘备说:“我看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也说:“何必三个人都去,不如我一个人去,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第三次请诸葛亮。

当他们到诸葛亮家时,已经是中午,这次诸葛亮在家,可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等到诸葛亮醒来,才扣门拜见。

诸葛亮感受到了刘备的诚意,他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了刘备。刘备坦率地说:“汉室如今衰微,大权旁落。我能力虽然差,却很想挽回这个局面,但我没有什么好办法,因此想请先生指点。”

刘备如此虚心,诸葛亮也就推心置腹地谈了自己的主张。诸葛亮说:“曹操战胜袁绍,现在已经拥有一百万兵力,并且又挟持着天子。如果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就难保胜算了。孙权三代都占据江东一带,那里地势险要,老百姓又归附他,并且还有有才能的人辅佐他,我们对他也只能联合,不能图谋。”

接着,诸葛亮还分析说,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但刘表是肯定守不住的。益州土地向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不能成事。诸葛亮又说:“如果您可以占领荆、益两州,对外联合孙权,对内发展经济。将来有了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攻击曹操。将军您是皇室的后代,有谁不欢迎您的到来呢。如此,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有指望恢复了。”

刘备听着,心里十分佩服诸葛亮,于是真心邀请诸葛亮下山:“先生一席话真是让我醍醐灌顶,我一定会照着这些想法干。现在就请您跟我一起下山吧!”

后来,诸葛亮辅佐了刘备,成为建立蜀汉江山的得力助手。

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不惜三顾茅庐,正因为他有求贤才的诚心和容人才的气度,才得到了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可见,领导者要真想求得贤才干出大事来,一定要放低身段,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