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是晚清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给清朝统治带来了很大威胁。朝廷派出众多将领前去围剿太平军。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就是其中一支主力。
1854年冬,曾国藩率湘军水师沿长江直奔鄱阳湖,在这里,迎战他的是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双方在湖口这个地方形成对阵之势。湖口是长江入鄱阳湖的入口,军事位置极为重要。如果湘军能突破这个关卡,则能一路**,直捣太平军后方。双方都知道此战的重要性,因此也都比较谨慎。
太平军在湖口江面上筑起了一道水上城墙,这道“墙”由一座巨大的浮筏和修建在上面的木城构成,并有许多战船在旁把守,士兵们宛如在地面上作战一样自如。双方开战后,曾国藩几次想要突破这道防线,结果都被太平军顽强地粉碎了进攻。
曾国藩意识到,太平军对湖口这个地方特别重视,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守住这里。也正因此,曾国藩觉得这可能是太平军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突破,就胜利在望。于是,他也发誓一定要夺下这里。经过一番血战,太平军终于寡不敌众,开始败退。长江通往鄱阳湖的防线被湘军打开一个缺口。
初战告捷,曾国藩非常高兴。他决心趁热打铁,趁太平军处于弱势时,将其一举消灭。于是,他率领湘军的一百多艘轻便小船,通过这个缺口冲进鄱阳湖,追击太平军。
令曾国藩有些奇怪的是,湘军从湖口到鄱阳湖一路并没有遇到抵抗,几千名士兵很快就全部进入鄱阳湖中。这不像是太平军的风格啊?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突然,四周又重新出现太平军的战船,而湘军背后的缺口也被太平军牢牢封锁。湘军陷进了石达开的水上包围圈。
原来,让湘军顺利进入鄱阳湖,正是石达开的诱敌深入之计。他了解到,湘军的水师由大、小两种战船组成。大船主要承载辎重武器,负责军队的后勤保障。小船很轻便、速度快,而且灵活,但要依靠大船做后盾。曾国藩打开的缺口,只能容小船通过,大船是无法过来的。曾国藩求胜心切,忘记了两种战船应该配合作战,只顾着带着小船向前冲,结果让大、小船分离,湘军的战斗力也大大被削弱。因此,石达开也是故意让曾国藩能够顺利进入鄱阳湖,好形成围攻之势。
等曾国藩意识到这一点,已经晚了。数不清的太平军战船从四面八方涌来,鄱阳湖上一时间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湘军的小船准备不足,又缺乏弹药等供给,被太平军烧毁、击沉了大半,败局已定,退路也被太平军封死了。
看到自己的水师惨败,曾国藩羞愤不已。他自觉无颜向朝廷交差,自己一生英名尽毁,不禁心灰意冷,冒出轻生的念头。趁人不备,曾国藩扑通一声跳进鄱阳湖中,想要自尽。幸亏他手下的将士及时赶到,把他救了上来,并趁乱突围出去。
此战之后,太平军士气大涨,全国战局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扭转。
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在据守湖口关卡时的顽强,让曾国藩愈发觉得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也才容易引诱湘军进入包围圈。相反,如果诱饵很轻易就能被得到,敌人会产生警惕心理,诱敌的计策也就不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