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神龙元年(705)一月,武则天病重,秋官侍郎、同平章事张柬之,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崔玄暐,中台御史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五人合谋,诛灭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李显,是为中宗。但武则天所留下的皇位继承问题还没有解决。武则天在位时,儿子、侄子、女儿都想做皇帝,虽然现在中宗即位,这些人及他们的依附势力,没有不窥测皇位的。因此,在武则天被推翻以后,太子李重俊谋诛韦后未遂,韦后杀死中宗,玄宗杀了韦后而拥立睿宗,睿宗以圣庶抗嫡的名义换玄宗为太子,谯王李重福洛阳谋乱未遂,睿宗禅位玄宗,玄宗诛杀太平公主而移睿宗于百福殿。在短短的八年半时间内,先后发生了七次宫廷事变。在这七次宫廷事变中,有四次与玄宗有关,亦可见这位人物在当时的地位和作用。
唐玄宗,名隆基,生于垂拱元年(685),是睿宗第三子,史书称他“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始封为储王,后为临淄王,曾兼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景云元年(710)六月,唐中宗韦后鸩杀中宗,韦后与太平公主(武则天之女)等合谋,册立十六岁的李重茂为帝,韦后临朝摄政。为实现专权的目的,韦氏宗亲勾结宗楚客等,欲仿照武则天故事,改朝换代。这样便与原来的同谋者太平公主和唐室宗亲,尤其是中宗的弟弟李旦发生冲突,韦后与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相谋,准备除掉他们。
韦后杀掉中宗之后,恐李姓诸王生变,将在外的诸王大多召回京师,李隆基也在此行列。失去实权的李隆基,不甘任人宰割,“阴聚才勇之士”,准备待机行动。韦后与太平公主失和,李隆基早已侦知,乃与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简等相谋,实际上是想取得当时颇有势力的太平公主及其死党的支持。就在此时,韦后等谋害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的谋划已定,兵部侍郞崔日用派人告密。为了不至于被政敌消灭,也为了使政敌措手不及,李隆基决定马上发动政变。这样大的事情,按常理应该通知其父李旦和太平公主。李隆基以“事成福归于王(其父),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为名,率所联络的羽林军所辖的“万骑”,攻入长安宫的玄武门,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灭其党羽,废李重茂,拥立其父李旦为帝,是为睿宗。李隆基发动政变,能够在一夜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有太平公主的支持。
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武则天认为她最像自己,也最爱她,使她很早就参与政事的谋议。在唐中宗复辟时立有大功,故在中宗之世,是非常有权的人物。这次与李隆基共诛韦后,拥立睿宗,可谓功高权大。
睿宗即位,议立太子。长子李成器是嫡生,李隆基是有大功的,究竟立谁,睿宗自己也犹豫不决。李成器在权衡利弊之后,自知李隆基握有实权,又有文武大臣阿附,难以与之抗衡,便以“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为名,“涕泣固让”。李隆基本有此意,但不能表示出来,所以“抗表固让”。然大臣多言,成器固让,隆基终于得到太子的位置。
睿宗在武则天时曾为皇嗣,但形同囚犯,自己正妃刘氏、德妃窦氏(玄宗母)被人诬告诅咒武则天,而被武则天杀死,也不敢申辩半句。尔后又被幽闭宫中十余年。中宗复位,他仍遭猜疑。可谓是一直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正因为如此,他非常怕事,又缺乏主见。即位后,凡宰相奏事,他常先问:“尝与太平议否?”再问:“与三郎议否?”然后才作出决断。军政大权实际上操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手中。二雄不并立,这两位握有实权的人物,自然会产生矛盾,相互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来太平公主在立太子问题上,认为李隆基年轻,容易控制,所以非但没有反对,还支持他。不想这位青年“英断多艺”,凡事自有主见,很难控制。于是有些后悔,想重新找一位黯弱者立之,以便于她控制。欲立新太子,必先除去李隆基,所以太平公主派人散布流言云:“太子非长,不当立。”并派遣耳目,觇伺李隆基的一举一动,纤介必奏之睿宗。睿宗因为“朝廷皆倾心东宫”,威胁自己的地位,有意废去李隆基。李隆基的地位岌岌可危,心不自安。
李隆基两面受敌,按常情和当时的道德规范,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而且是害李隆基的主谋,李隆基应该想方设法除去太平公主的威胁,这是必然的。睿宗是李隆基的父亲,又是当今皇帝,即使有废己之心,也不该有所非议的。然而,太平公主欲害李隆基,必须依靠睿宗,没有睿宗的认可,太平公主是不可能废掉李隆基的,故决定李隆基命运的关键还是在睿宗。
李隆基在权衡利弊之后,便悄悄地行动起来。他先让术者向睿宗说“五日中当有急兵入宫”,以使怕事的睿宗难以处置。然后让张说、姚崇对睿宗说:“此必谗人欲离间东宫。愿陛下使太子监国,则流言自息矣。”连吓带哄,使睿宗命太子监国。李隆基借此得到更多的权力,以期得到与太平公主抗衡的实力。当太平公主得知姚崇、宋璟参与此谋,责备李隆基时,李隆基因实力尚不如,便顺从太平公主之意,奏他们“离间姑、兄,请从极法”。将二人贬官在外,进而安抚了太平公主,使她放松警惕,而暗中发展势力。这是李隆基第一次成功地使用声东击西之计的脚踏实地,以不然为必然争而胜之的手法。
太平公主见李隆基忍让,便大肆援引心腹充当宰相,力争在多名宰相中占有多数,以便掌握政事。而李隆基却不动声色地将羽林军控制在手,掌握应变的基本力量。712年秋七月,正好彗星临近地球,这本是自然现象,可在当时却是与国家政事有关的灾变。借此机会,太平公主使术士言:“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欲使睿宗怀疑太子抢班夺权,借机鼓动睿宗废掉李隆基。不想睿宗却说:“传德避灾,吾志决矣。”这是太平公主忽略睿宗久受磨难,胆小怕事的弱点,以天变为辞,正是逼睿宗传位与李隆基。事情发展至此,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力谏也不能挽回。太平公主只好求其次,“劝上虽传位,犹宜自总大政”。所以睿宗下诰:“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余皆决于皇帝。”
当时有七名宰相,五名出于太平公主之门,太平公主仍掌握重权,睿宗虽为太上皇,但大权不下放,李隆基仍受到掣肘。以现在形势来看,太平公主所把持大权的后台是睿宗,李隆基想办法收回太上皇的权力应该是必然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夺回主动权;太平公主的党羽遍布内外,除之不易,应是不然,也就是不可妄动之事。然而,太平公主身在不安的地位,肯定会采取夺权行动,这将威胁李隆基的地位。故决定李隆基的命运的关键已经是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太平公主及其死党谋废立的事实已见端倪,李隆基尚为大权不在手而犹豫不决。这时,荆州长史崔日用前来奏事,顺便进言:“太平谋逆有日,陛下住在东宫,犹为臣子,若欲讨之,须用谋力。今既光临大宝,但下一制书,谁敢不从?”促使李隆基下定决心。
713年秋七月,李隆基开始采取行动。他先发羽林“万骑”兵,肃清禁军的异己分子,然后再杀太平公主门下诸宰相,赐令太平公主自杀,将太上皇迁往百福殿,收回所有权力。自此以后,李隆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先后任命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等为宰相,针对当时的弊政,进行一些改革,大唐王朝开始走向盛世。
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多位斗争中,李隆基算不上是佼佼者,正是他的低调和隐忍不露,使他躲过了政敌的注意,逐步在斗争中后来居上,最终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