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症是一种最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工作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充满了厌倦情绪;曾经效率极高,现在的工作绩效却明显降低,而且身体疲惫。其实,这些“症状”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职业倦怠症”。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症是一种最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有这种症状的人会在工作中产生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心理的疲乏所致。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工作中,就会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
易欣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她很庆幸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专业对口、收入颇丰还很稳定,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工作伊始,易欣满怀信心地投入工作,可是一年过去了,易欣发现工作永远是那样井然有序,所有的行为都和计划的没有什么差别,没有任何新鲜感。她觉得这份工作不能带给她快乐和满足,尤其当她看到办公室的种种争斗时,更感到厌倦万分。她的情绪开始低落,行为变得古怪,经常发牢骚、发火。
其实,易欣是患上了职业倦怠症。根据国际标准,职业倦怠症包括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个指标。一份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调查对象涉及4000名在职人士的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70%、39.2%、13%的受访者在上述一项、两项和三项指标出现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一种感觉疲劳或挫折的状态,可表现为生理、心理多种症状。比如: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开始打算跳槽、转行。
另外,患有职业倦怠症的人在生理上也会出现头疼、胸痛、腹胀、内分泌失调、睡眠障碍等问题,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成抑郁症。
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它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对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除职业倦怠,对于提高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去做,从而打破职业倦怠的瓶颈。
一方面,要学会认识自我,也就是要认清自我价值,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预测自己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观情绪是否影响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了积极的自我认识,我们才能勇于面对各种情况,准确地对待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并尽量与周围环境保持积极的平衡,成为自身行动的主人。因此,只有从自我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才能不断接受变化的刺激,从而积极、愉快、主动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走出职业倦怠的阴霾。
另一方面,要工作、娱乐两不误。有很多人只知道拼命工作,一开始在晚上加班1~2个小时,不久便整个星期地加班,最后连周末也成了办公时间,工作占去了
他们全部的时间。这类人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这样时间一旦长,难免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感。因此,我们要学会劳逸结合,在工作之余寻找一些娱乐项目,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丝活力。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在工作中,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的积极情绪赶走消极情绪,从而告别职业倦怠,找回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