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知足心,生活会常乐(1 / 1)

如果从心理学上来分析知足常乐,那么可以将其看做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生活水准所持的态度以及人们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过这样的话:“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意思是说,天下的罪过没有比贪欲更大的,天下的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厉害的,天下的灾难没有比想要掠夺更严重的。所以,知道该满足时就满足,就会永远知足。这里所说的其实就是一种知足常乐的精神。

如果从心理学上来分析知足常乐,那么可以将其看做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生活水准所持的态度以及人们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心理研究人员把被测试者分为两组,分别称为“知足常乐组”和“过度追求幸福组”。研究人员对这两组分别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人际关系、职业生涯、工资收入等。研究结果显示,和“过度追求幸福组”相比,“知足常乐组”拥有良好、持久人际关系的可能性更大,并且他们在事业的发展上也比“过度追求幸福组”更成功,同样他们的钱包也会更鼓一些。

知足能使人不为物质所役,从而常乐。爱因斯坦对钱财很知足,也不太在意。他曾用一张大面值的支票作书签,结果不小心弄丢了那本书,他对此一笑了之。如果换成葛朗台先生,他肯定会捶胸顿足。一把躺椅,一杯清茶,一本好书,有的人就常乐;住上别墅,开上跑车,品味佳肴,有的人却不高兴。在物质享受上,人们要懂得知足。一味的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心始终比天高,这种不知足只能让自己不快乐。

清朝时期,有个秀才叫张生,他已到而立之年,却没有考中举人,整日靠卖字画为生,如果字画卖不出去,就只能沿街行乞。

在一个寒冬的傍晚,北风刺骨,衣衫单薄的张生行乞归家,一路上冻得直哆嗦。这时他看见一座石桥,他实在坚持不住就钻到桥洞下避风。桥洞下一堆刚熄了火还在冒烟的灰堆散发着热气。张生喜出望外,把冻僵的双手插进灰堆,身子立刻暖和起来。他高兴得自言自语:“满足乎?满足也哉!张生我知足矣!”这时,恰巧一位告老还乡的官员从友人处归来,骑马路过,听到桥洞下有人不断吟唱“满足,知足”,官员心想:我在官场多年,尔虞我诈,贪得无厌者多也,知足的是非常少的,想到这里,他便下马去桥下观看。张生见来者慈眉善目,衣着华丽,便施礼叩见。

官员问他这么冷的天气,为何在此咏诵“知足”。张生当即吟诗一首作答:“十年寒窗苦读书,名不闻来功不就;家境贫寒无奢求,天寒见灰亦知足!”官员被张生知足常乐的精神所感动,就聘他教膝下的一对子女读书。

自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张生不愁吃穿,衣袋里也有了银两,人变得容光焕发,生活上也逐渐放纵起来。他开始是大吃大喝,后来又染上赌博恶习,还背了一身的债。债主上门追索,官员大怒:"明天一早,你不要讲课了,把这封信送到去年我们相见的石桥旁,交给一个叫乔上观的人。”

第二天清晨,张生就带着信按时来到石桥旁,等了半天,不见人影。他从怀中取出信来,一看"乔上观"三字,才明白官员是暗示自己到桥上观此信。信里写着一首诗:“张生先生不知足,忘了桥下灰一堆;如今吃喝又赌博,乐不知足反生悲!”张生知道这是辞退书,只好回到自己原来的破房子里,又过起了穷困潦倒的生活。

有人认为,如今不应当提倡知足常乐,理由是知足就是对现状满足,而满足又往往导致思想不进取,提倡知足常乐会带来种种弊端。其实不然,他们错误地理解了知足的真正含义。他们简单地把“知足”理解成“满足”,然后得出了一个片面的结论。

人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但这与知足并不矛盾,做人要想有好的心态,就是要能将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可以为下一个目标准备,但不能在这个目标还没实现时就想得到更多,那就变成了贪婪,事实上,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动力。

养成知足常乐的心态,减轻心理上的各种“负担”,让快乐驱除烦恼,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足常乐,并不是故步自封,不求进取,而是以实际的态度,以乐观的精神,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自觉做到不断开拓进取、创造佳绩。

知足才能常乐。你可能没有良田万顷,却有着薪水维持一日三餐;你可能没有大厦万间,却有栖身的温馨家庭。知足能让你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丧气,在成功面前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你将拥有真正而长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