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字少伯,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左迁,古代尊崇右,故以右为较尊贵的地位,而以左为较低的地位。左迁即是降职。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二载,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后,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之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杨树,落叶乔木。子规,即杜鹃,又称杜宇、布谷,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啼叫;龙标,唐朝县名,今湖南黔阳县,因王昌龄任龙标县尉,故指王昌龄。五溪,指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此联大意即: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杨花落尽子规啼”用有时间性的特殊景物表明此时已是初夏,同时花落。“子规啼”又是令人无限悲伤的物事,在这里将其与友人被贬并提并论,意即“我听说你被贬,心里十分难过”。但表达更为恰当委婉。诗人只说“过五溪”而不说遭贬谪,是用有特征的行程指代行程的目的和结果。而且,王昌龄到龙标上任确实又要路过五溪,故而有此隐晦的说法。诗人在这里用词谨慎、曲折,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同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与,给;夜郎,唐代县名,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县和湖南沅陵都设置过夜郎县,此诗中当指湖南的夜郎县。句意为: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的西面。句中,诗人展开瑰丽的想象,竟欲把忧愁的心寄托给明月,让风把它送到友人的身边。因为此时王昌龄的行程当到了夜郎的西面,故用“夜郎西”指代友人,意指让我的心去陪伴友人。事实上,当此月夜,忧愁之人不免望月长叹,此时两人虽在异地,但忧愁之情却是一致的,因此仿佛月亮成了他们交流的媒介,可以通过月亮而交流感情。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极度关心,希望能分担他的痛苦的迫切心情。此句因表达巧妙,意境深远,感情真切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中,诗人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精挑细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物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在这梦境中,诗人得以和友人相会,表达深切的同情与诚挚的关心;在这梦境中,读者也得以和诗人相会,相互交流这千百年来、绵亘不绝的伟大的人间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