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豪哥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有一次,他跟随妈妈去野餐,在他们的大本营旁边也有一个家庭。看到那边有一个小朋友,豪哥的社交能力就开始显露了。他冲着小朋友挥手示意,那边的孩子看到有人挥手,也兴高采烈地回应他。两个孩子就那样挥来挥去,乐此不疲。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对方的家长看到了豪哥,小朋友的妈妈一边制止自己的孩子,一边冲着豪哥叫道:“你敢打他,我就打你。”
可见,一个怎样的妈妈就有怎样的孩子。一个善交朋友的妈妈,认为孩子挥手是在交朋友,而不善交朋友的妈妈,则认为孩子挥手是在挑衅。通过这样一个短短的场景就可以想象,两个妈妈的性格和社交状况是怎样的。一位一定是开朗随和,善于交朋友。另外一个则是孤僻多疑,孤立无援。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的生活中没有朋友或者缺少朋友,那样的话孩子不仅在社会上很难适应,生活也一定十分孤独。作为妈妈,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交友观念呢?显而易见,应该是:多交朋友。
相信很多妈妈在理智上都是支持孩子认识新朋友的,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在和陌生人交流的时候,保护孩子的强烈意识往往会遮蔽妈妈的理智,就像上面那位小朋友的妈妈一样,对任何外来的事物都充满敌意。这类妈妈抚养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高度警觉的自卫意识,将来也会很难与人坦诚地相处,不容易融入社会。
也正是因为妈妈常常会因为爱而作出错误的判断,才更加需要让孩子接触到别的人,接受不同的观念。如果他开始和“豪哥”这样的孩子玩耍,发现原来陌生人身上也有很好的地方值得学习,与人相处可以得到快乐,就会易于打开心扉,接纳他人。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的尊重和认可,更需要去接触不同的人,提高自己的情商。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依靠集体来抵御侵袭,创造语言,传播智慧。在现代社会,是否有组织能力和团体意识,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让孩子接触到不同年龄的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对一个儿童来说,适合他们成长的小社会中并不特别强调不同职业的成年人出现,因为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感知能力是有限的,而是鼓励不同年龄儿童间的互动,这对儿童的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例如,当不同年龄儿童间发生认知冲突时,年长儿童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给弟弟妹妹讲解他们掌握的知识。这能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牢固地掌握技能技巧,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因此感受到的“人气”和“威望”,这会极大地鼓舞他们的信心。这也是蒙台梭利的一个教育主张——混龄教育。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玩耍,增加了群体互动的复杂性和层次性,与异龄同伴交往带来的角色、心理体验和沟通方式的变化对儿童提出了新的人际挑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儿童个体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在这里是弟弟或妹妹,在那里可能就是哥哥或姐姐,这种变化促使他们不断适应和接受新的角色。
混龄教育为儿童创造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的小型“社会环境”,为儿童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混龄教育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的机会。由于年龄差异和能力差异、经验差异,每个儿童都拥有区别于以往的角色和地位,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关系情境。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一名儿童既可以是老师的学生,也可以是其他儿童的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还可以是同龄人的伙伴,这些角色变化既让儿童体验到了年幼儿童对年长儿童的尊重、敬畏、钦佩或嫉妒,又让儿童体验到了年长儿童对年幼儿童的关心、爱护或轻视等,这些复杂的情感体验给儿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因此,在混龄教育活动中,我们既要为儿童提供情感体验的机会,培养儿童对各种情感的敏锐性,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又要防止儿童过多地体验不健康的情感,如嫉妒、傲慢、轻视等,把儿童的同伴关系引向关怀、互助的方向,为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打好基础。
混龄教育增强了儿童对积极情感的敏锐性和对消极情感的承受能力,锻炼了儿童的情感控制能力,扩展了儿童情感体验的范围。年长儿童的积极行为为年幼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榜样,并由于年龄的相近而更具感染力;年幼儿童通过与年长儿童的交流,可逐步克服自己的消极情感(如胆怯、任性等);年长儿童也因为榜样的自我心理暗示,愿意在与年幼儿童交往的过程中自觉展现积极情感(如谦让、耐心等),克服任性、霸道等不良的消极情感。同时,教师和家长也需要积极引导,帮助儿童克服消极的情感体验,加强儿童对积极情感的认同和渴望。
妈妈应该多关心了解孩子,让他们多和不同年龄阶段的朋友接触交流,生活在“水泥森林”里的儿童更需要亲情友情的关爱。愿我们的孩子不再孤单,都能拥有丰富快乐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