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挫折是一种能力(1 / 1)

飞飞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被当成小公主养着,妈妈的心思全放在她身上,所有的事都帮她做,更不会让她受一点儿委屈。所以飞飞从来就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而且在妈妈的照料下,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她去克服,生活舒适极了!而今年,飞飞升入了寄宿制的初中,一离开妈妈的照顾她就完全不适应了。她不会自己系鞋带,每天早上学校都要早锻炼,要穿球鞋,她都要系很久鞋带,因为是胡乱瞎弄上的,所以鞋带经常散开把她绊倒。

学校里的食堂要求学生吃完饭后,要将自己用过的快餐盘洗干净还回去,而飞飞不会洗,她经常因为洗不干净被退回去重新洗;还有,初中的课程难了很多,飞飞有的学不会,以前都是妈妈手把手交,但现在没有人这样教了,她也不会主动去问老师同学,只好这样拖着了,而不懂的内容越来越多……

和上文中的飞飞一样,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集中了好几代人的希望,受到好多人的关注,很多妈妈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很容易就得到了许多物质享受,孩子们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不懂得什么是困难,什么是挫折。其实,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独立面对生活,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妈妈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

努力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使孩子从小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大人总是担心小孩子没有能力去解决困难,因为过度担心而把孩子封闭保护起来。

其实,孩子远比你想象中承受能力强,因为每个人天生就有适应环境、面对挫折的能力。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适应心理”,它是指人们自我调节,应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与生俱来。

保加利亚学者佩尔努曾做过一段描述:“婴儿被相当于20公斤的力,从温度为37度的温暖母体腹水中被抛了出来。在那个环境中,他像宇航员处于无重量的状态,现在来到空气温度为20度左右的寒冷环境中,而且在这个环境中还必须呼吸。”

从他的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新生婴儿从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用他天生的自适应能力来积极回应母亲子宫之外广阔的生活。他不仅能够适应这种内外温差,而且很快便开始在这种环境中健康成长。接下去,他会积极地适应家庭生活,以后还要适应复杂的学校生活,继而要适应更复杂的社会生活。孩子不仅天生能够自我调节,适应外界环境,而且也确实应该主动去适应,这无疑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那些自我适应心理素质好的孩子,他们对未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会有选择地接受未来发生的事情,理智地分析生活中的变化。他们有主见,不盲从,明白想要的未来轮廓。因此,他们能够用“未来”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地为成长增值。在孩子向尚未经历过的事情挑战时,一般会饱受失败的折磨。不过,忍耐这种痛苦也是一种必需的经验。如果妈妈总是为孩子提供“善意的帮助”,剥夺孩子独立的处事能力,那么孩子长大后势必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妈妈不如放开手,让孩子去接受挫折的存在。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调用内心深处的“自我帮助系统”来协助自己处理挫折与失败,从中得到各种各样的处理事情的方法。从而使稚嫩的“羽翼”渐进丰满。

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发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如果妈妈剥夺了孩子应对挫折的机会,不仅不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还可能会使孩子长大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产生自卑、抑郁、厌世等不良心理。因此,妈妈们一定要认识到,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自小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教会他们敢于自己面对挫折,不怕失败,以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