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有利于孩子成长(1 / 1)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孩子早晚都要自己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而许多妈妈却不敢把孩子放出去,怕他们经验不足,怕他们上当受骗,什么都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经不起一点挫折。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妈妈们就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不肯让孩子吃一点苦。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打点一切,使孩子生长在非常安逸的环境下,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根本就没遇到过挫折,表面上一帆风顺,其实非常危险。孩子没有机会经历挫折,严重缺乏抗挫的能力和经验,一旦遭遇困境就会引发种种问题。孩子应付挫折的能力与素质,只有在挫折中才能锻炼出来,任何理论的说教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效果。因此,妈妈要适时地为孩子提供适度的挫折环境,从而让孩子从挫折经历中学会应付挫折的方法,增强耐挫力。

6岁的豆豆活泼可爱,由于她的妈妈是她所在幼儿园的教师,所以她在上幼儿园期间一直被老师“特殊照顾”,没有经历一点点挫折。可是当她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学前班以后,因为没有了以往的“特殊照顾”,她便产生了一种失落感。生活中,还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妈妈们便不会再给孩子买有鞋带的鞋子;如果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妈妈们就不再让孩子走近洗碗池。这样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系鞋带,学不会洗碗。他们长大后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绕开,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克服困难的方法。

其实,孩子这种脆弱的心理,与妈妈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生怕委屈了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小心翼翼。孩子能做的事不让做,孩子能参加的活动不让参加,长此以往,孩子好奇、好玩、敢于冒险的天性慢慢被泯灭,养成了胆小和懦弱的个性。同时,妈妈的纵容娇惯磨灭了孩子的坚强意志。比如孩子摔倒了,妈妈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味地怨天怨地;孩子在学校摔破了皮,有的妈妈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讨个说法”。妈妈的娇惯使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累,什么是挫折,斗志在慢慢消磨,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甚至意志消沉。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两种人能经受考验:一种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另一种虽没有逆境可言,但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心胸开阔,有坚强的个性。

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没有逆境。要想让这些孩子成材,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应挫,已成了挫折教育的重点。时下,妈妈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而较为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大多数孩子“娇”、“骄”二气严重及阳刚之气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他们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引导训练不足而造成的。

所以,妈妈必须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意地创设一些困难与挫折的环境,或是做出一些严格的要求,使孩子得到情感、意志与适应性的训练。可以试着把这种“挫折教育”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中进行,并作为妈妈对孩子教育的一大指导思想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