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苦难,每个人都会有一种不由自主想要逃避的心理,殊不知,经历了苦难之后的生活才能更甜,而在所有成就面前,苦难也是值得骄傲的。所以,给孩子品尝苦难,他才能够明白究竟什么才是真的甜。
“逾越节”是为了纪念摩西带领犹太人出逃埃及而设立的,通过讲祖先的艰难历程和吃特殊的食品,进行忆苦思甜和认识生命的艰难。在逾越节的时候,每家桌上都会摆着三块无酵饼、五种食物和四杯酒,当然,这些食物都具有各自的寓意。
先说三块无酵饼,当年犹太人逃离埃及时,来不及准备路上的干粮,只能吃不发酵的饼,三块的说法是为了纪念犹太人的三位祖先;五种食物是:烤羊腿、烤鸡蛋、哈罗塞斯、一碟苦菜、一碟盐渍芹菜。
烤羊腿是“逾越节”的贡品,犹太人失去圣殿后,无处献祭,于是就在宴席上用烤羊腿(或烤肉)代替。烤鸡蛋,逾越节的鸡蛋是烤的,烤的蛋很坚韧很难咬碎,犹太民族就像烤的蛋,受的苦难时间越长越坚强,就像烤蛋烤得越久越坚硬一样。
哈罗塞斯,这是一种水果、香料和酒混合的食品,呈泥状。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前,法老为难他们,命他们做砖,又不给草料,借此责打他们,哈罗塞斯让人想起做砖的泥。一碟苦菜,是纪念犹太人在埃及受的苦。
一碟盐渍芹菜,犹太人出埃及时,喝过红海带苦涩味的海水,是盐渍芹菜,意思是要犹太人永远记住出埃及之苦难。
再说四杯酒,逾越节家宴的程序由四杯酒串联,中间会讲一些有关犹太人出埃及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说明逾越节上所有食品的含义,还讲述了犹太人在埃及所受的主要苦难和出埃及的艰辛旅程。
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父亲讲述犹太人苦难的历史,这在斯宾诺莎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年的斯宾诺莎常常一个人站在犹太怀疑论先驱阿古斯塔的坟墓前凝神冥想,一种为真理而献身的热望油然而生,这种热望也紧紧伴随了他一生。不仅仅犹太人对苦难有深刻的认识,中国的圣人们也大多受到过苦难的教育和熏陶。
《论语》中孔子讲过一段话“吾少贱也,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意思是说: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儿。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易中天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中讲《实话孔子》时说:“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个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个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的大学问家。”易中天认为孔子做学问能够融会贯通,古为今用,很大程度上与他懂得民间疾苦,懂得世事艰难,曾经亲身实践有关。
所以说,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能磨炼人的意志,让人和善,让人坚强,让人奋斗。经历过苦难的洗礼,孩子才会更加珍爱生活,珍惜生命,因为苦难让他们懂得生命的价值,让他们对生活的认知更多。因此,要想让孩子将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就必须让他们从小经受苦难的洗礼。妈妈应该试着给孩子苦难,才能让他真正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