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分数(1 / 1)

欣茄今年上初二,上次英语则试,100分的题,她考了85分,孩子回来好像自我感觉还不差,可妈妈却问她:“最高分多少?”“98分。”妈妈听到后,脸色变差了,一句话也没说,欣茹看到妈妈的反应也一脸沮丧。晚上,妈妈接到欣茄老师发来的短信,85分以上的就有10个,这下妈妈脸色全变了,看上去非常恐怖。她把短信拿过去给欣茹看,欣茹不屑一顾地把手机放在了一边,回到房间独自伤心地哭了。为什么妈妈这么不体谅自己?为什么自己怎么做都达不到妈妈的要求,为什么我觉得考得不错还是要受妈妈这样的对待?妈妈没有开口骂欣茹,但是欣茄却被妈妈深深伤害了。

欣茄开始排斥学习,她放弃了对成绩的追求,反正妈妈不会满意的……

做学生的,都知道流传甚久的一句话:“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学校里,老师看重的是分数;回到家里,妈妈问得最多的也是分数;亲朋好友来了,问的还是分数。“最近考试了没有?得了多少分?”“这次考试在班上第几名啊?”成绩好的孩子,倒觉得没什么;成绩差一点的,简直就无处藏身。实际上,现在中国家庭妈妈对子女的教育,大都仍处于分数教育。孩子考了高分,妈妈荣耀。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而且也成为妈妈的命根。在孩子们开始学习的那天,妈妈就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

于是,高分成为了孩子学习的最重要目标。然而,庸俗的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其实,根据教育专家的理论,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两个方面的教育很重要:一个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一个是教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做到这两点,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分数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标准。分数永远只是个形式和手段。它不能证明孩子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也不能证明一个孩子的品格与才能如何。它不是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并没有很高的文凭,但是他们一样有所成就。不是说文化知识不重要,而是说,我们不应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除了分数,孩子的品德修养、性情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做是好孩子。事实上,影响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而不是知识学问。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不少妈妈过多关心孩子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作为妈妈,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是应尽的义务。妈妈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映。但是,分数只是一个现象,妈妈应该动脑筋分析分数背后的诸多原因。

第一,分析孩子的学习水平

任何一门功课都有三个层面的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词语、定义、定理、公式、基本观点等)掌握的水平;基本技能水平(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水平);综合技能水平(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考试卷子与平常的作业,可以分析出这三个层面水平的情况。哪方面差就重点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第二,分析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有的是学习兴趣问题,有的是学习习惯问题,有的是意志品质问题,有的是情绪问题,有的是责任心问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准原因。

第三,分析孩子的学习方法

有的孩子,成绩总在某一水平上,难以突破,学习态度、习惯也较好,这往往是学习方法问题。应该一科一科地分析学习方法存在什么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第四,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成绩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智力有几个基本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而每个孩子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发展不平衡。有的记忆力强而思维力弱,有的观察力强而记忆力弱。这就需要从孩子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哪方面能力弱,应优先训练哪方面的能力,促进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

分数永远只是个形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它并不能完全证明孩子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更不能完全证明一个孩子的品格与所有才能如何。

妈妈要建立一种这样的信心:不提分数和名次的要求,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从妈妈的态度中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而是为了自己学会。孩子不对分数斤斤计较,才会最终获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