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想自立于世,就必须有自立能力。好妈妈应当从小就告诉孩子,独立生活是每个人迟早要面临的问题。一个能够自食其力、把自己的生活、事业处理得井井有条的人,才是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眷恋、依赖妈妈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很多孩子长到了十几岁的年纪,却还和妈妈睡在一张**;出门在外遇到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找妈妈;和别人探讨问题、谈论事情时,张口闭口都是“我妈说了……”、“我妈告诉我的”、“我得问我妈妈……”
好妈妈应该明白,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早日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对于孩子和妈妈都有好处。
9点钟了,小婷还没起床。今天是星期天,妈妈以为她又在睡懒觉,便没有去打扰她。眼看快10点了,妈妈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儿,孩子可从来没有睡到这么晚过。于是,妈妈敲了敲小婷的房门,见没有什么反应,便走到她床前,却见她有点儿打蔫儿,妈妈摸摸她的头,才知道她在发烧。“你病了。”妈妈说。“噢,我说我怎么老是睡不醒呢。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小婷问。
小婷的妈妈是一名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妈妈在家里给她治疗,她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这次,当妈妈又准备去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想起了什么。“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妈妈说。“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小婷大吃一惊。“假如我不在家呢?”“那我就打电话找你。”“假如你找不到我呢?”“那我就找我爸。”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有些残忍。但妈妈知道,总有一天孩子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如此,就应该及早教会她看病。“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小婷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小婷说。“是的。”妈妈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本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计打碎……”
妈妈仔细地讲解着。“妈妈,您别说了。”小婷沙哑着嗓子说。妈妈的心立刻就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何况是病中的孩子。妈妈拉起她滚烫的手,说:“这次就算了,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小婷挣开妈妈的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您说的看病的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小婷摇摇晃晃地出门了。从她走的那一分钟起,妈妈就开始牵挂和后悔。时间在妈妈的焦虑中一分一秒地过去。
终于,两个小时后,走廊上响起了女儿那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沉重。“妈妈,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女儿骄傲地宣布,然后又补充说:“您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妈妈看着女儿,既心疼又欣慰。她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
在生活中抓住小事来培养孩子自立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每一位妈妈都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只是孩子的领路人,而不是永远的靠山。孩子遇到问题,应该自己去解决,而不是让妈妈替他们去解决。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自立自强,勇敢面对成长道路中遇到的困难。
中国有句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妈妈也好,朋友也好,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他一辈子,与其让他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寄托在自己身上。正如我国作家巴金所说:“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甚至交给某一个两个人,自己一点也不动脑筋,只是相信别人,那太危险了。”
做孩子的自立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锻炼的机会,孩子即使有自立的意识,也难以具备自立的能力。因此,要想让孩子自立于世,好妈妈就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从小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独立的生活能力。那么,好妈妈应该怎样做呢?
1. 给孩子创造独立生活的环境
孩子自立能力的养成,关键要看妈妈的引导。如果妈妈能为孩子创造独立生活的机会,让他去干力所能及的事,去思考如何独自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就能锻炼出对日常生活的处理能力。如果妈妈真的尊重孩子,就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独立的生活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们有自己独立做事的权力: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睡觉,自己动手做一切事情。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孩子的心灵具有一种强烈的自己做事的欲望,他们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环境以及符合心理需求的东西,立刻就会焕发出令人震惊的**和活力来。”
2. 帮助孩子消除消极影响
独立意识的形成是孩子从儿童走向成人的标志,此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很快,自我意识也开始增强。但是,在妈妈的眼里,孩子依然是孩子。这就是说,妈妈在还没来得及接受孩子已经长大的现实时,孩子已经开始长大了。这样,孩子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妈妈觉得孩子还没长大,什么事都想替他做主;孩子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受到了束缚,渐渐地会和妈妈对立起来。有敌对倾向的孩子常把自己摆在与他人对立的位置上,心理上难免有孤独、苦闷之感。久而久之,这种情绪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所以,做妈妈的此时应该积极帮助孩子消除这些消极的情绪,给予他们理解和信任,引导他们往积极的方面发展。
3. 不要管得太多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做妈妈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孩子不能管得太多,应一只手管、一只手放;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就不要去管。许多家长都犯有“管得多”的错误,这也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的一大顽疾。这样做的结果让孩子不是在妈妈怀抱的“牢笼”中窒息,就是导致他们猛烈地反抗、挣脱。妈妈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一个过程。刚开始孩子还小,只能交代一些小事情让孩子去做。随着孩子能力的增长,所交代事情的分量也应随之增加。最后不仅孩子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还可以把家里的一些事情交给孩子去做。要让孩子在家里逐步由“小主人”变成“大主人”。
妈妈一切事情包办的做法只会扼杀孩子的独立能力,把孩子变成一个永远依附在妈妈怀抱中的大婴儿。许多家长就是这样。一边给了孩子生命,一边又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另外,本来属于孩子的正常娱乐、适时休息和与人交往的活动,妈妈不要盲目干涉。
由于妈妈管得太多所造成的矛盾,在孩子小的时候还表现得不太突出。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自主意识增强,与妈妈在这方面的矛盾就会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4. 让孩子适当地受些挫折
经历过艰难困苦磨炼的人,不仅有坚强的意志、实干的本领,而且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都会加强,这对于他们适应社会、取得成就都有益处。因此,妈妈倘若真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就应该适当地让他们受些挫折,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5.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力量
许多妈妈过分地照顾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久而久之,孩子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凡事都依赖妈妈,也不再拥有独立去做任何事的积极性。妈妈不应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弱小无能的,而应该从小就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力量。妈妈应该为孩子创造恰当的机会,通过积极的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信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