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充满爱心(1 / 1)

教育孩子与人为善,从小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妈妈必须做的。因为善良是伦理道德范畴中最基本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具体体现就是善行,就是善举,就是对社会和他人的一些符合道德要求的、具有有益后果的事情。

善良作为一种美德,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缺乏善良品性的人,是一个性格上有缺陷的人,最终往往难以有所作为。因此,好妈妈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性。

为了使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妈妈从小就告诉儿子军军: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关爱。所以当有人遇到了困难时,我们就应献出自己的关爱之心。军军受到妈妈的教育,从小就特别懂事。上幼儿园时,他的一位小朋友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回家后军军提出要把自己的100元零用钱捐出去,妈妈及时地表扬了儿子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因为妈妈的正确引导,军军的爱心已经生根发芽。每当他在大街上看到乞讨的孤寡老人,总是不忘给一些零钱;学校里组织的希望工程捐款,他捐出了所有的零用钱;如果见到有淘气的小朋友欺负流浪的小猫小狗,他一定会上前阻止和劝诫。这一切,妈妈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她相信儿子凭着这一颗善良之心,以后一定能顺利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育孩子与人为善,从小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妈妈必须做到的。然而,一些妈妈常常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他们一味溺爱孩子,或者是自己本身的道德水准就不高,爱与人斤斤计较,为人刁钻、刻薄,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妈妈这些不当的言行会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失去爱心和同情心,而变得冷漠、自私。因此,在教育孩子要与人为善的同时,妈妈更应该以身作则,要对他人有善心、同情心。

生活中,一些真正的行善者都是真诚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这些行善者的心是宽容的,他们待人厚道,心灵质朴,因此常能获得人们真正的爱戴。一个人有了善良的心,也会受到生活的眷顾,他给予他人多少爱,就会收获同样多的爱。那么,好妈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性呢?

1. 用小故事感化孩子

孩子一般都喜欢听故事,当妈妈培养孩子的善良品性时,不妨选取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小故事来感化孩子。

有一个小男孩,出于私心,拿走了一个盲童女孩的鹦鹉并且弄丢了。后来当他从报纸上看到鹦鹉可以导盲时,良心受到了谴责。从那以后他就默默地帮助小女孩:每天上学、放学时护送她过马路。过了很久,当小男孩有勇气向女孩道歉的时候,女孩告诉他那只是一只普通的鹦鹉,它不是什么神奇的导盲鹦鹉。男孩没有后悔,他说:“不,它是一只神奇的鹦鹉。”因为男孩知道,是这只鹦鹉教会了他反省自己的错误,教会他去帮助别人。

这个故事在童童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讲给她听。现在童童已经上小学了,她经常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拿出来捐给了希望工程,把自己的跑鞋借给了那些有参赛项目的同学穿,把自己看过的课外书送给了邻居的小弟弟。童童做这一切的时候,都是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认识她的人都亲切地叫她“小天使”。

当别人向童童妈妈请教经验时,她说:“我只是认为好的故事能使孩子获得心灵的净化。为了培养童童的好品质,在她小时候我就经常给她讲一些与善良有关的故事。”这是童童妈妈培养孩子的心得。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白纸一般干净纯粹,好妈妈正应该利用这一特质,在这张“纸”上“画”满爱心。让孩子受到爱心的感染,从小故事中感受到与人为善的美好,这比妈妈的说教要生动和有效得多。

2.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生活中,妈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特别是对处在逆境中的人要表示自己的关心,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同时,妈妈要提醒孩子,如果他漠视别人,在他人遭遇困难时袖手旁观,或是避而远之,那么在自己遇到难处时,也不会得到帮助。因为没有人喜欢和一个冷漠的人打交道。妈妈可以给孩子讲讲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天,登山者和一个旅伴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时,看到前面一个人慢慢倒在雪地上。登山者想停下来帮助那个人,但同伴却说:“如果我们带上这个累赘,就会葬送掉我们自己的性命。”但登山者不忍心丢下那个人,让他冻死在冰天雪地里。跟旅伴告别后,登山者把那个人抱起来,放在自己背上。他使尽力气背着这个人往前走,渐渐地,登山者的体温使背后冻僵的身体温暖起来,那人竟然活了过来!当他们赶上那个旅伴时,却发现他已经死了,是冻死的!

好妈妈应该让孩子懂得:对身处困境的人抱以同情和怜悯,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并不会为自己带来任何坏处,反而是一件于人于己都有好处的事。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或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而拒绝帮助别人。

3. 用自己的爱心感染孩子

孩子虽然生下来就具有天然的爱心和善心,但他们仍然需要妈妈的帮助和引导,才能将这些情感转化为对他人的善意行动。所以妈妈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如果妈妈时常关爱别人、同情弱者,并因此受到周围人的赞许和爱戴,孩子自然会以妈妈为榜样,也用自己的爱心去争取赞许和喜爱。

4. 不要扼杀孩子的爱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孩子会自发地表现出爱心,比如听到家长讲悲伤的故事会哭泣,见到小动物会去爱抚等。这时,家长对孩子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爱心要加以鼓励,要对孩子的爱心行动给予肯定。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好妈妈想要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就应该在生活中培养它、呵护它,这样,那仁慈博大的爱心,就会在孩子的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而不断壮大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