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勒庞的观点和我们的有所差别,因为他的无意识概念与精神分析所采纳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勒庞的无意识概念尤其强调埋于民族心理深处的特征,这些特征事实上并不属于精神分析的范畴。我们的确认识到,自我的核心这种囊括了人类心智的“祖先遗产”的东西是无意识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辨识出了“被压抑的无意识”,它便是由这种遗产的一个部分引发出来的。这种被压抑的概念在勒庞那里是找不到的。
(4)情绪感染是在看见别人的情绪表现时,禁不住也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如表情、声音、姿势、动作等。
(5)暗示感应性在心理学中指一个人受暗示影响的程度。暗示感应性通常作用于在无意间所感受到的观念,如典礼的仪式(特别是宗教仪式)、一再重复的言辞、和谐的气氛(如绘画中的调和色调或音乐)乃至谈话中亲密的轻声细语,特别是政治或商业性宣传和黄色书刊等,都有情绪感染的作用。
(6)行为不是由外在刺激所引发的,而是发自内在;内心元素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情况称为“自发性”。
(7)类比希勒(Schiller)的对句:孤身独处之人尚且算得聪明;投身群体后,他们几乎成了傻瓜。
(8)勒庞在这里只是正确地运用了“无意识”的描述性意义,它不涉及“被压抑”的内涵。
(9)参见《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1912—1913)中的第三篇论文。
(10)我们对无意识的心理生活最完善的知识,就源于对梦境的阐释。在阐释梦境时,我们遵循了一项技术性规则,即无视梦境描绘过程中的疑虑和把握不定,并将显梦(manifest dream)中的每一因素都视作颇为确定之物。我们将疑虑和把握不定归咎于稽查(censorship)作用的影响,梦的运作(dream-work)就是由稽查作用所支配。我们认定原始性梦的思维作为关键程序是不包含疑虑和不确定性的。它们作为诱导梦境的日间残余的一部分内容,当然可以像其他事物那样被呈现出来。
(11)每一种情绪的极端而无节制的强化,同样也是儿童情感生活的特点。此外,这一特点在梦境中也得到了体现。因为无意识中的单一情绪被隔离了出来,所以即便是日间轻微的恼怒,到了梦境中都会表现为想要冒犯者死亡的愿望;或者,就算是微不足道的**,到了梦境中也能驱使个体构思出犯罪的行动。汉斯·萨克斯(Hanns Sachs)曾针对此点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论:“如果我们审视自身意识,去寻找某些已经被梦境告知的当前的现实情况,就不必为这样的发现而惊讶错愕——我们在分析的放大镜下见到的庞然大物,不过是纤小的毛虫。”
(12)譬如,年幼的儿童对于最亲近之人的矛盾感情会并存相容很长一段时间;两种感情任谁都会干扰对立一方的表达。倘若两种感情的矛盾最终爆发了,儿童常见的解决方式是改换对象,将矛盾的情绪的一方转移到替代者身上。一位成年人身上的神经症发展过程也表明,被压抑的情绪可以在无意识乃至有意识的幻想中长时间地持续存在,而它的内容自然是与某种占据主导的倾向直接对立的。然而,这种对立并不会导致自我进一步反对它已经否认的东西。幻想可以被容忍很久,直到突然有一天——通常是因为对幻想的情感投注的持续增加——它与自我的矛盾彻底爆发,催生了所有惯常的结果。在儿童发展成熟、成长为成人的过程中,他的个性会得到越发广泛的整合;个体身上各自独立发展形成的、互不相关的本能冲动及目的倾向也会变得相互协调。我们早已知道,在**领域中存在着与此类似的过程:所有性本能协调融合为明确的生殖体系。(《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1905)此外,自我的统合也会很容易导致相同的影响,正如无数个关乎力比多的熟悉例子所表明的那样。譬如,科研人员同时保留了对《圣经》(Bible)的信仰这类事例。至于后期自我分崩离析的各类可能方式,精神病理学会用一章的内容专门探讨。
(13)参见《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1912—1913)。
(14)参阅克拉斯科维克(Kraskovic)1915年的著作,尤其是文献目录。
(15)参阅莫德(Moede)1915年的著作。
(16)《战争与和平时期的群体天性》(Instincts of the Herd in Peace and War,1916)
(17)作者注:我不同意汉斯·凯尔森(Hans Kelsen)于1922年所做的批评,尽管这些批评的其他方面都是真知灼见。凯尔森说,为“群体心理”提供这样的组织化指证了“群体心理”的本质——也就意味着个体心理过程的独立性归属于群体心理。
(18)弗洛伊德认为本能(instinct)是身体内的兴奋状态,他将本能欲望、本能、动机的来源或驱力称为“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后会随着心理的性阶段而发展,每一阶段的力比多都有特殊的目标与对象。在第一阶段的口腔期,力比多主要集中在口腔,在喂哺、吸吮活动中获得满足。第二阶段是肛门期,力比多主要在肛门部位,依靠排泄活动带来的紧张减除来获得满足。第三阶段为性器期,力比多主要作用在**上,并经由对父母的认同而在人格形成上产生重要影响。第四阶段为潜伏期,力比多不再有新的发展,而是根据社会生活的要求,升华成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艺术、宗教等。力比多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多种变异:在某个阶段上停留,称为“固着”(fixation);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由高层阶段回到低层阶段,称为“退化”(regression)。
(19)作者注:我若能说人间和天使的各种殊言,却没有爱,我就成了嘈杂的锣、鸣响的钹。
(20)在群体中,“稳定”和“人为”这两种属性是相辅相成的,或者至少也是密切相关的。
(21)参见《精神分析引论》(Introductory Lectures,1916—1917)第25节。
(22)参见贝拉·冯·费尔采齐(Béla von Felszeghy)有些脱离实际但妙趣横生的论文《恐慌和彼得潘症候群》(Panik und Pankomplex,1920)。
(23)熔化的玻璃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滴入冰水中,形成的如同蝌蚪状的“玻璃泪滴”,俗称为“鲁珀特之泪”;“泪珠”本身和实心玻璃没什么两样,捏捏锤锤都安然无恙,然而,若是抓住其纤细的尾巴,稍微施加一些压力,那么整颗玻璃泪珠就会瞬间爆裂四溅、彻底粉碎。
(24)亚利马太的约瑟是《圣经·新约》中的人物,天主教译为圣若瑟·阿黎玛特雅,依福音书的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后,亚利马太的约瑟提供了自己的坟墓给耶稣来安葬,上述事件在新约四福音书中都有记载。
(25)参见费德恩(Federn)在《无父的社会》(Die vaterlose Gesellschaft,1919)中,对君主权威被废除后出现的类似现象的阐释。
(26)有一群豪猪,在冬天想用同伴的体温来抵御寒冷,便紧靠了起来。但他们又觉得刺得疼痛,于是乎又离开。然而,对温暖的渴求使他们再度靠近,同时也使他们吃了同样的苦。于是他们在这两种困难中终于发现了彼此之间的适宜距离,以这样距离,他们能够过得最平安。(《附录和补遗》[Parerga und Paralipomena]第二部分,第31页,“比喻和寓言”。)
(27)也许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是唯一的例外,它以自恋(narcissism)为基础,不会被后续的对立所扰乱,并且会被性客体选择的初期尝试所强化。
(28)作者注:在最近发表的论文《超越唯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中,我试图借助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对立假设,将爱与恨的两个极端联系起来,并将性本能确立为生本能的最纯粹范例。
(29)“认同作用”是指人格发展中对父母、重要之人、理想人物以及自我之言行,产生模仿、再制或价值观一致的内在心理历程。
(30)俄狄浦斯情结一词来自古老的希腊传奇预言:底比斯(Thebes)王的新生儿俄狄浦斯,终有一天会杀死父亲,迎娶母亲。国王对这预言非常震惊,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饿死。但有个流浪牧人发现了俄狄浦斯,并把他送给了邻国的王和后当儿子。俄狄浦斯长大后,完成了许多英雄之举,还赢得底比斯王后(Queen of Thebes)为妻。他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很久以前无意中杀死的旅行者就是自己的父亲,同时也发现原来与他共享王位的女人竟是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以此典故来描述小孩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亲在感情上一段难割舍的情结。弗洛伊德将“性心理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分为五个阶段,即口腔期口欲期(oral stage,0岁到2岁)、肛门期(anal stage,2岁至3岁)、性蕾期(phallic stage,3岁到6岁)、潜伏期(latancy stage,6岁到青春期)和生殖期(gential stage,青春期以后)。弗洛伊德以“俄狄浦斯情结”或“恋母情结”来描述在“性蕾期”发展阶段的儿童,因渴望与异性父母发生**关系,而对同性的父母持有的竞争、嫉妒和憎恨的情结。
(31)元心理学是探讨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或心理哲学问题的学问,严格说来,并不属于心理学领域,却与心理学息息相关,因此被称为元心理学。弗洛伊德常用此概念来指涉探讨超越意识经验问题或心理分析论预设问题的心理学。
(32)参见《歇斯底里案例分析的片段》(Fragment of an Analysis of a Case of Hysteria,1905)。
(33)退行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早期生活阶段采用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好降低自身的焦虑。
(34)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指把我们所欣赏的外部的或是他人的特质、品格等,结合到自身的行为、观念上来。
(35)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36)参见马尔库斯茨维采(Marcuszewicz)1920年的著作。
(37)弗洛伊德习惯于用忧郁症这个词来表示现在人们称作“抑郁症”的那些症状。 c参见《哀悼与忧郁》(Mourning and Melancholia,1917)。
(38)参阅《性学三论》(Three Essays,1905)。
(39)《论爱欲领域中的普遍降格倾向》(On the Universal Tendency to Debasement in the Sphere of Love,1912)。
(40)然而,这一功能是否应归属于自我理想尚有疑问。这一论点还需要更为细致翔实的讨论。
(41)参见《超越唯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42)参见《精神分析引论》(Introductory Lectures,1916—1917)第25节中针对焦虑的论述。
(43)“反向作用”是个体内心(潜意识中)不能为意识所接受的观念、情感、冲动及欲望,因为自知这些无法见容于社会,所以为防止此类具有威胁性或危险性的冲动与欲望被表达出来,个体将在意识层面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44)尤指不按惯例而又对罪犯有效的或对其罪行处罚得当的判决。
(45)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人们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和自己的族群及部落,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具有增加群体的团结精神,加强血缘关系,令社会组织正常运作和互相区别的能力。
(46)《图腾与禁忌》(1912—1913)。
(47)我们对人类特征所做的一般描述,必然尤其贴合于原始部落。个体的意志太过脆弱不堪,因而不敢冒险付诸行动。除去群体的冲动外,任何冲动都会流于无形。只存在共同的意志,不存在单个的人。一种理念倘若没有经由广泛传播进而感受到自身被加强,就不会有胆量转变为实际行动。理念的这种软弱性可以借由情感纽带的力量来阐释,部落的全体成员共享了这种情感纽带。不过,部落成员生活环境的相似性,以及私人财产的缺失,同样有助于催生成员个人心理行为的一致性。正如我们从儿童和士兵那里可能观察到的那样,共同行动甚至将排泄囊括其中。明显的例外是性行为,在这里,第三者也是多余的,并且在极端情形中,它注定会成为一种痛苦的期待状态。至于性需求(寻求性器官满足)对群集性的反作用,请参阅下面的论述。
(48)也许还可以假定:儿子们遭到父亲驱逐或与父亲分离,他们将彼此之间的认同作用发展为了同性恋的客体之爱,并借此赢得了弑父的自由。
(49)参见《艺术论》(The “Uncanny”,1919年)
(50)参见《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及其援引的材料。
(51)移情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移情是指患者的欲望转移到分析师身上而得以实现的过程。这关系到病人所关注的客体,也就是说,精神分析所认为的移情,实际上是指患者在童年时对某个客体的情感,这个客体尤指父母,在治疗过程中转移到另一个客体或另一个人身上,通常而言这个人是病人的精神分析师。
(52)我们想要在此指出:被催眠者的意识尽管被单调乏味的知觉所占据,但他的态度却还是被无意识地引导到了催眠师身上,这种情形与精神分析治疗中发生的过程类似。在每次分析过程中,至少会出现一次这样的时刻:病人固执地认为,此刻他的头脑中的确空无一物。他的自由联想停止了,促使它们活动起来的常用措施也不再有效。倘若分析师穷追不舍,病人最终会被迫承认,他正在思考诊断室窗外的风景,或是他面前的风景,又或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煤气灯。接着,我们立刻知道,病人进入了移情状态,他开始沉浸在与医生有关的无意识思考中。一旦我们给予病人这种解释,他的联想障碍便会随之消失。
(53)作者注:我觉得理应强调的事实是,这部分的讨论诱使我们放弃了伯恩海姆(Bernheim)的催眠概念,并回归了早期的素朴观点。根据伯恩海姆的观点,所有催眠现象都可以追溯至暗示因素,而暗示作用本身无法再做出进一步的阐释。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暗示作用是催眠状态的部分显现,而催眠则牢固地建立在一种倾向性之上,并且这种倾向性自人类家庭的早期历史起便存在于无意识之中。
(54)参见《哀悼与忧郁》(1917年e)。
(55)参见《图腾与禁忌》(《标准版全集》第13卷第140页)。
(56)作者注:特罗特将压抑追溯至了群居本能。我在谈论自恋的文章中说过,“于自我而言,自我理想的形成会成为压抑的发生因素”。这句话只是用另一种表述方式阐述了特罗特的观点,而非对他的观点的驳斥。
(57)“狂躁症”是异常激活唤起的情感和能量水平状态,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伴有情绪高涨和情绪起伏不定的过度反应状态。虽然“狂躁”经常被视为是抑郁的对立面,但是高涨的情绪种类既可以是欣快感受也可以是怒火冲天。随着狂躁症越来越严重,易怒情绪将越来越外泄,并导致暴力行为。
(58)参见亚伯拉罕(Abraham)1912年的著作。
(59)确切地说,这些责备和攻击将自身隐匿在针对主体的自我的责难之后,并致使这种责难带上了忧郁症患者的自我谴责所特有的固执、坚韧和专横。
(60)作者注:我与奥托·兰克(Otto Rank)有过交流,受他的影响,我写作了此处之后的内容。也可参阅兰克1922年的著作。
(61)参见汉斯·萨克斯1920年的著作。
(62)“母亲女神”拥有很强的生育能力,是传说中整个氏族的母亲。
(63)作者注:在这一简短的陈述中,我没有尝试援引任何存在于传说、神话、童话或风俗史中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推测。
(64)参见《性学三论》(1905年)。
(65)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器期过后有一个漫长而平静的心理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没有重要的潜意识驱力迫使自我满足,这一阶段即为潜伏期。
(66)无意识地对他人形成的理想形象。
(67)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都是希腊神话中的危险女妖,弗洛伊德以此来比喻两种不适宜的做法。
(68)敌意感情在其结构上无疑要更为复杂一些。
(69)“升华”原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体系的专门术语,如今已成为中外讨论文艺思想时的重要概念;意指被压抑在无意识里面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所能允许的事物上,这是一种象征性欲望的满足。
(70)参见《图腾与禁忌》,直至第二篇论文的末尾。
(71)参见《性学三论》(1905d,《标准版全集》第7卷第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