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吃,才开心(1 / 1)

——贪食症

年轻、爱漂亮的女孩子永远觉得自己不够苗条、不够骨感,即使是标准体重的人,也要刻意地少吃或不吃东西,以达到减肥的目的。节食减肥是许多想减肥的人想到的第一个方法,不过,很少有人能忍受住饥饿的折磨,饿了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之后,便开始变本加厉地吃东西,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好像肚子里生出了一只“贪吃鬼”,时时刻刻都想要吃东西,不仅之前挨饿减掉的体重反弹回来,还长了更多肉。

许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了减肥不吃东西,怎么还会突然间贪食呢?其实,这是神经性贪食症在作祟。不仅是急切地想要减肥的人,那些生活中需要面对强大的压力和持久焦虑的人,也会患上神经性贪食症。从性别上来说,女性患病的概率大约在1%~3%,比男性高出10倍,而且,那些性格软弱、非常看重外界评价的人更容易得神经性贪食症。

有些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在控制体重的观念下,拼命地节食,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开始暴食,为了消除暴食对体重的影响,就采取非常极端的手段,比如呕吐、导泻、增加活动量等,结果导致体内的神经调节系统紊乱,体重反而可能低于正常范围。神经性贪食症一般在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起病,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最注重外貌表现的年龄段,病症会持续数年。

女孩欢欢从上高中开始,就开始暴饮暴食。在学校里,欢欢每天都要去超市买一堆零食,在教室里吃,在放学的路上吃,在家里吃,总之,无论欢欢人到哪里,她总是吃个不停,直到胃被过多的食物撑得难受,欢欢才让嘴巴停下来。情况稍微有一点好转,就继续大吃特吃。养成了一直吃东西的习惯,欢欢走到哪里都会找商店、超市,一走进餐厅就没办法控制自己,如果想吃的东西没有吃到,欢欢就会没有心思听课,晚上也睡不好觉。

由于长期地暴食,欢欢的体重一升再升,体形明显变得更圆、更壮、更臃肿。欢欢非常苦恼,曾经几次下决心要减肥,要彻底戒掉滥吃的习惯,但饿一段时间后,欢欢就受不了了,上课没有精神,老是昏昏欲睡,学习也没有劲头了。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欢欢又开始大吃特吃,欢欢的父母担心她身体出了毛病,于是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内科医生没有检查出毛病,反而是心理医生说“由于心理压力太大,欢欢可能患上了神经性贪食症”。

归根结底,神经性贪食症是心理上的疾病,就像《瘦身男女》中郑秀文饰演的肥妹,原本是一个九头身(头和身高的比例为1∶9)的美女,因为被初恋抛弃,就将“吃”作为一种发泄,即使她非常想要阻止自己继续吃下去,却已经无法挽回——她已经陷入暴饮暴食的怪圈里,除了继续吃,一直吃,别无他法。

高中生欢欢也好,被初恋抛弃的肥妹也好,“吃”这件事对她们来说已经不是填饱肚子或者享受美食,而是排解焦虑、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就像女生不开心的时候会疯狂购物,男生不开心的时候会喝到烂醉、找人打架一样,只是她们选择了吃。

患上神经性贪食症的年轻女性,总是有一股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她们常常担心吃得太多,却永远控制不住自己,见到食物,所有规定、戒律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一次进食,她们可能吃掉一大碗面条、七八个蛋糕、十来个鸡蛋。实际上,她们并非生理上需要进食,低血糖需要补充葡萄糖,而是心理上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在大吃特吃之后,患者开始陷入焦虑、自责、抑郁的状态,身体也因为长期暴食,出现胃溃疡、消化不良甚至全身衰竭的状况。可以说,吃是没办法解决心理压力的,相反,由吃导致的肥胖还会成为新的压力源。焦虑不安、寂寞、愤怒这些情绪,还是需要通过正当的方式发泄。

1981年的世纪婚礼,并没有让戴安娜王妃过上如童话故事般美丽的幸福生活。表面上,她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私底下,戴安娜不仅要接受查尔斯王子并不爱她这个残酷的事实,还要和神经性贪食症、抑郁症做斗争,尤其是结婚后,戴安娜一直处在暴食之中,这让她的宫廷生活又多了一重压力。

结婚之前,查尔斯王子曾经约会过戴安娜的大姐莎拉,莎拉当时患上了神经性贪食症,无暇谈情说爱,于是,将自己的妹妹——16岁的戴安娜介绍给查尔斯王子。和查尔斯王子的交往,让戴安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她身上,对于一个不满20岁的少女来说,没有什么比和王子恋爱更令人兴奋的了。

从时过境迁的角度看,很多人说查尔斯王子并没有爱过戴安娜,只是选择一位天真无邪的女孩做妻子,生下王位继承人,戴安娜恰好就是那个单纯、天真的女孩。不管怎么样,交往3年之后,查尔斯王子向戴安娜求婚了。可是,一切都不像想象中那般美好,从筹备婚礼开始,戴安娜就需要面对来自公众、媒体和皇室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的她经常一个人默默地哭泣,更大的打击则来自查尔斯王子本人。

婚礼之前,戴安娜发现,即将成为自己丈夫的查尔斯送给卡米拉一条刻着两人昵称的项链,查尔斯的日记本里藏有卡米拉的照片,王子袖口的纽扣上甚至刻着卡米拉的名字。突然发现这一切,让戴安娜从幸福的天堂坠入绝望的深渊。蜜月期间,她便开始在进食之后将食物呕吐出来,每一天,她要呕吐三四次,以至于查尔斯王子抱怨说:“我整个蜜月都在呕吐的气味中度过。”

戴安娜的腰围从29英寸下降到23英寸后,她的神经性贪食症越来越严重。每天晚上,她要吃掉一整块肉排、一磅糖果和一大碗奶油冻,进食之后,她再将食物全部呕吐出来,似乎这成为她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在身体极度不适的同时,她还需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外表,让自己在服饰、身材和个人装扮品位上没有丝毫纰漏。这些外在压力对她的神经性贪食症没有半点好处,相反,只会加剧她的病情。

生下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之后,戴安娜开始求助于催眠师、占星术士、按摩师来治疗自己的贪食症。一段时间后,她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可惜,就在她重获健康和自由,灵魂不再受苦,生活不再受到束缚时,却在36岁的年纪永远地告别了人世。

生活在“民间”的女性,并没有像戴安娜王妃那般整天被媒体追着、拍着,曝光生活的所有细节,但来自工作、家庭、学业等方面的压力,依然会让人感到紧张。当压力让人感觉不适时,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寻求安慰自己的办法。一些求学期间的女孩子会用巧克力之类的高热量食物让自己兴奋一点,职场中的女性则偏好美食,试图用“吃”来发泄工作压力、感情压力。

采取不同的方式发泄情绪本是无可厚非的,不过,任何方式超过限度,都会出现矫枉过正的局面。吃得太多、太频繁,过度依赖通过“吃”来排解不快,就会招致身体、心理的疾病。而且,一沮丧就猛吃一顿,很容易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以后只要沮丧的时候,无论肚子饿不饿,都会想要吃东西。这样自动化的反应会给人带来轻松的感受,一旦不能及时满足,就会出现焦虑、不适。不能看清楚自身问题根本的人,将吃变成了心理依赖,即使肥胖同样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也挡不住“吃”的冲动。

王婕从事的是行政工作。每天和公司各个部门的帅哥美女打交道,让她总是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按照身高来说,她的体重算是正常,可是,禁不住和周围人的比较——那些高挑纤瘦的美女总是让她有自惭形秽之感,于是,她开始隔三岔五地节食。

进入夏天后,她每天什么主食都不吃,只用苹果、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果蔬充饥。一开始,每天忍饥挨饿,王婕特别难受,有时候,她特别想冲进餐厅里,大吃特吃一顿。为了减肥,王婕忍了两个月,所幸结果令人欣喜,她的体重减去了9公斤,衣橱里原本准备送人的衣服,也可以重新拿出来穿了。

还没享受到减肥成功的喜悦,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了犒赏自己60多天的努力,王婕开始吃主食,偶尔还会做些鱼、肉改善一下伙食。谁知道,这一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吃成了王婕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她每天还要吃夜宵。平时,她则要抓紧时间消灭手边的零食,哪怕是乘地铁、坐公交的时候,她也要吃两块糖或者巧克力。不到一个月,王婕的体重迅速反弹,同时,她还患上了神经性贪食症——一吃起来就停不下来。

对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来说,没有什么比禁止吃东西更令人难过的了。不过,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第一步,就是要改掉整天都在吃的习惯,按照严格的饮食计划进食。规定自己什么时候吃,吃什么。避免在两餐之间吃零食,也是控制进食的重要一步。如果个人意志力不强,可以选择和朋友一起进食,让身边的人监督自己。

既然神经性贪食症本质上是心理疾病,心病自然还要心药医。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进食来缓解压力,有的人干脆觉得“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开心”,那么,就需要患者找到压力的真正来源以及合理释放压力的方法。就像《饮食男女》中的肥妹,当她找到了心的归属,就没有再吃下去的理由了,减肥自然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