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尸体的迷恋(1 / 1)

——恋尸癖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通过抚摸尸体的敏感部位,甚至强**体获得性满足,故称之为恋尸癖。恋尸癖属于性欲倒错的一种,多见于从事与处理尸体有关职业的人,部分人是盗墓者。另外,固执地爱恋着死亡配偶的尸体,对异性尸体有性凌辱等行为,也属于恋尸癖。

美国一位名叫道格拉斯的男子就患有恋尸癖,他在俄亥俄州哈密尔顿县停尸间任职夜更的16年间,曾经强奸100多具女尸,其中不乏凶杀案死者,如头颅几乎断掉的尸体,怀有6个月身孕的尸体等。

那具头颅几乎断掉的尸体名叫朗格,是一位被谋杀的年轻女性,在停尸间暂存、等候验尸期间,遭受道格拉斯的侮辱。警方在朗格身上找到了道格拉斯的DNA样本,道格拉斯也承认了强奸朗格尸体的事实,最终被裁定虐待尸体罪,判刑18个月。

朗格的家人听闻女儿尸体被凌辱的消息,感觉女儿再一次被杀害一般,连死去也不能安息。在深入调查中,警方在另外12具尸体上找到了道格拉斯的DNA样本,根据道格拉斯的供述,还有很多死者受到他的侮辱,恐怕警方没有能力一一证明。

有趣的是,16年间,没有人看见道格拉斯作案,唯独一次是助理验尸官推着尸体想进入停尸间,发现门被锁上了,数分钟后,道格拉斯才来开门,想必,道格拉斯正在里面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无独有偶,俄罗斯也出现了类似的恋尸癖。莫斯科警方在一位男子家中发现了26具女尸,遗骸已经风干,一些尸体则被男子打扮成洋娃娃和泰迪熊的模样,尸体从头到脚都穿着衣服,只露出头颅骨,看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尸体来自俄罗斯西部的70多处墓地,男子在夜里偷偷潜入墓地,经过精挑细选,盗来女尸,存放在自己家中。讽刺的是,这位男子是远近闻名的天才,他是一位记者,也是一位渊博的历史学家,通晓13国语言,在博物馆给人讲解历史知识。但是他的喜好非常奇怪,他喜欢在棺材里睡觉,或者睡在墓地的长椅上,直到警察搜查他家,长久以来视他为高智商天才的邻居才知道,这位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家患有恋尸癖。

八十年代,国内曾有一个典型的扒坟、收集女性死者骨骼的恋尸癖案例。程某是一位吉普车司机,是一个性格内向、忠厚老实的人。父母是公务员,案发时,他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和一个3岁的儿子。在单位里,他工作认真负责,开车从来没有出过事故,是领导眼里的好员工。

或许是因为和妻子的**冷漠,他才用收集女性死者尸骨的方式发泄性欲。程某从青春期时就对女人的肢体产生性欲,可是强奸风险太大,失败了还会被抓坐牢,于是他选择了扒坟**的方式。他在一年内扒了5座坟,可惜死者尸体已经腐烂,他就把死者的四肢锯下来,把衣服、骨头拿回家,放在了自己的车库。观赏女尸的衣服、骨头能让他获得性满足。

恋尸癖的形成和性挫折有关。有的人缺乏正常的性欲发泄途径,在偶然地从尸体上获得性快感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无法自控。有的人则渴望对性对象的绝对统治,只有死者是绝对服从,没有个人意志的。另外,低智低能、存在精神缺陷的人也有可能患恋尸癖;在不良的心理背景下,经常和尸体接触,容易诱发恋尸癖;对异性抱有极度愤怒、热情、惧怕的情绪,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的情况下,也会形成恋尸癖。

恋尸癖多为男性,女性也有,但是极少数。一位来自瑞典西南部的女子就因收集人类骨头的“爱好”被当地检察院指控对死者尸体不尊敬。这位女子在她的公寓里保存了数具男性尸体,同时有尸交行为。在数百块人类骨头中,有6个头骨和1个躯干。法官指控,她曾经出售过3个头骨和1个躯干,还舔吸死者头骨。女子只承认收集人类骨头是她的爱好,但她在网络论坛上发言说:“我也有我的道德底线,如果某些事被曝光的话我甘愿受罚。”

从表面上,恋尸癖者迷恋尸体,如以部分替代整体,恋尸癖迷恋的是已经逝去的、无用的东西。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恋尸癖是一种人格特质,据有这种特质的人常常被无生命的事物所吸引,经常梦见凶杀、鲜血、骷髅,喜欢谈论疾病、埋葬、死亡等。

弗洛姆从病理学角度将人的性格分成堕落综合征和成长综合征。前者是爱死、自恋、恋尸癖、**的结合体,后者是爱生、恋生、人之爱、独立性的综合体。在弗洛姆看来,战争就是群体堕落综合征大规模发作的结果。法西斯国家用施虐、受虐、破坏的方式建立纳粹的意识形态,他们把杀人者看作英雄,把迫害犹太人看做是正义的事业,这正是恋尸癖的表现,希特勒则是一个恋尸癖患者。

弗洛姆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过希特勒的人格特质,认为希特勒是一个极度的恋尸癖。二战期间,希特勒消灭了千百万犹太人,他执迷于破坏,认为死者的气味是甜蜜的。目睹德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彻底毁灭,令希特勒感到最大的满足。一份尚未得到证实的报告显示,希特勒曾经站在一具腐烂的尸体目前,呆呆地伫立着,两眼直瞪瞪地看着,久久不愿意离去。

恋尸癖者留恋过去,不愿意展望未来,昨日的感受比明日的希望更有吸引力。他们感情冷漠,和正常人最不同之处,令恋尸癖者感动的只有死亡。弗洛姆认为,之所以无生命的东西比有生命的东西更吸引恋尸癖者,是因为他们可能将无生命的东西看做是接近永恒的东西。活着的人在担心青春不再,担心眼前的繁华景象马上变成废墟,无生命的东西却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时间会变,死亡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