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唐昭宗),生于公元867年,为唐懿宗第七子,以公元889年即皇帝位。是时,朱全忠势力方盛,晔虽为天下主,实则在全忠的旗影下度苟生偷活的生活而已。至公元904年,他遂为全忠所杀。他善作词;如《巫山一段云》:
蝶舞黎园雪,莺啼柳带烟。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似为他未经忧难时所作。至如《菩萨蛮》: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岳。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则为他度困苦生活时的作品。
李存勗(后唐庄宗),生于公元885年。其先本为西突厥人,唐懿宗时赐姓李氏。公元923年,起兵灭梁,即皇帝位。他精晓音律,与伶人暱游。在位四年,以公元926年,为他们所杀。他的词,如《如梦令》: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之类,深情妮婉,使人浑不记得这是一个武人、一个人籍于中国不久的西突厥的武人所作的。
蜀主王衍及后蜀主孟昶,自作之词不多。然当时中原大乱,文士不渡江而往依南唐,即西至蜀而归于王氏及继其后的孟氏。所以当时西蜀的文学,称为极盛。
南唐嗣主李璟,字伯玉,生于公元916年,而以公元961年卒。他的词传于今者仅三首,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及“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二首中语)诸句,甚为后人所称,自足为当时词人之一领袖。
南唐后主李煜,字重光,璟之子,生于公元936年。他的天才较其父为尤高;善属文,工书画,妙于音律。尝著《杂说》100篇,时人以为可继曹丕之《典论》,又有集10卷,今皆不传。传于今者仅诗词50余首。然仅此数十首之诗词,已足使他成为一个不朽的大诗人。宋兴师灭南唐,煜降于他们,被迁住于宋都,终日愁苦,以眼泪洗面。宋太宗甚忌之,公元977年,他遂为其所杀。他的词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江南的欢乐繁华的生活中的作品,第二部分是降宋后的悲苦寂寞的生活中的作品。第一部分的作品可用他的《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为代表,这是他的“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蹋马蹄清夜月”的时代的出品,这是他黄金时代的生活的反映;然他的天才此时尚未臻于成熟。词的内里尚未具甚深挚的情绪。直到了他的生活的第二期,即囚禁的悲苦时代,其作品才如曜于秋光中的苹果林,静躺于夕阳中的黄金色的熟稻田一般,无人不惊诧其美丽与其丰实的内容。我们试读他的《忆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捣练子》: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以及《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等等,殆无一首不使人凄然而表深切的同情于他的。无疑的,当时的最大诗人之号,舍他外实无人足以当之。
前于李晔而在公元9世纪的前半出现的大诗人有温庭筠。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与李义山齐名,时称“温李”,上面一章已经讲起过他。这里专叙他的词。他的词才思艳丽,韵格清拔,且所作甚多,可算为最初的一个大“词”家。如《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及《菩萨蛮》:
小山重垒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之类,可为他的代表作。大抵他的此种作品皆词意婉靡而别有一种特殊的情调,所叙的皆不过是儿女的柔情与离愁别绪之类,自然不如李煜之伟大,然他对于后来一般作词者的影响却极大。
又有韩偓,略后于温庭筠,尝左右李晔,甚得其信任,卒被朱存忠所忌而出官于闽。他的词的情调,亦甚类于庭筠。
又有皇甫松,约与偓同时,亦甚有词名。
入五代时,即10世纪之开始时,向为诗人的集中地的中原,因变乱的频频,而其诗坛顿现冷落之状。老诗人罗隐等,俱四散避地于兵戈未及之区。新体诗的大作家韦庄及牛峤因亦迁居于蜀,开蜀中诗坛的隆盛的先声。
韦庄,字端己,杜陵人,以公元894年(即唐昭宗乾宁元年)得进士。授校书郎,转补阙。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他做判官。他以中原兵乱相寻。遂依王建,建辟为掌书记。后建立国,以他为平章事。但他亦未尝无故乡之思念,在他的《菩萨蛮》之一: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里可见之。他的词,好的很多。《女冠子》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牢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其一)
昨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其二)
明白如话,而蕴情至深,是词坛里不易得见的好作品。
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人。以公元878年(即唐懿宗乾符五年)第进士,历官尚书郎。王建镇蜀,以他为判官。及建立国,峤为给事中。他的词也不脱当时一切词家的喜用婉靡的情意与艳丽的词句的习惯,唯《定西番》一词: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其情调为特异。
当时留居于中原的诗人,自不能说没有,然实无甚著名者。甚善于作新体的“词”者,不过和凝一人而已。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生于公元898年,以公元955年卒。后唐天成中为翰林学士,知贡举。入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入汉,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周初,仍为太子太傅。他所作诗文甚富,有集100卷,自篆于版,模印数百帙,分赠与人。文集之自印行,似以凝为第一个人。他的词亦甚艳丽,如《薄命女》: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可为一例。
蜀中文学此时极盛,词家尤多。中原诗坛,好像已搬迁到那边去。当时词家之著者有毛文锡、牛希济、薛昭蕴、顾夐、鹿虔扆、魏承班、尹鹗、毛熙震、李珣、欧阳炯、阎选等。
毛文锡,字平珪,事蜀为翰林学士,后历文思殿大学士、司徒。他的词可以《醉花间》: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及《纱窗恨》:
新春燕子还来至,一双飞。叠巢泥湿时时坠,涴人衣。后园里看百花发,香风拂绣户金扉,月照纱窗,恨依依。
为代表。
牛希济,为峤兄子,仕蜀为御史中丞,降于后唐,为雍州节度副使。他的词可以《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为代表。
薛昭蕴,为蜀侍郎。
顾夐,初为蜀茂州刺史,后官至太尉。
鹿虔扆,为蜀永泰军节度使,加太保。魏承班,为蜀太尉。
尹鹗,为蜀参卿。
毛熙震,为蜀秘书监。
李殉字德润,梓州人,有《琼瑶集》。
欧阳炯,盖州华阳人,为蜀门下侍郎平章事。
阎选,为后蜀时之处士。
他们都是可归在一派之内的,他们的词意都是靡丽而婉微的。写天然景色的美妙如画,是他们的特长;他们的短处则在情调太相同了,不易使人分别出某个作家的个性来。如:
恨身飜不作车尘,万里得随君。(欧阳炯《巫山一段云》)
秋雨连绵声,散败荷丛里。那堪深夜听,酒初醒。(李珣《酒泉子》)
弱柳万条垂翠带,残红满地碎香钿,蕙风飘**散轻烟。(毛熙震《浣溪沙》)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鹿虔扆《临江仙》)
这一类的文句,俱能细腻地婉曲地表达出自己的深挚的情绪,描出无人曾画描过的景色,自是他们的不朽之一点。
又有孙光宪,亦可附于这一派。他字孟文,陵州人,为荆南高从诲书记,历检校秘书兼御史大夫。他的词甚有名于当时,可以《渔歌子》之: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重叠。
数句为代表。
南唐文章之盛,在当时亦不下于西蜀。二主词华照耀,如旭日之丽天,当时无可与匹敌者。其臣下更有张泌、冯延巳等,亦为词坛之杰出的将星。
张泌(一作佖),字子澄,淮南人,仕南唐为句容县尉,后官至内史舍人。他的词亦为情思靡丽而描写婉腻之作。如《南歌子》: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精帘额,衬斜阳。
及《江城子》: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蜒。好事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可以为例。
这时有赵崇祚者,尝选自温庭筠以下至张泌诸人之作,为《花间集》10卷。这一派婉腻靡丽的新体诗作家的重要作品大抵已总集于这部书里了。所以我们或可称他们为“花间派”。唯冯延巳之作,亦近于此派,乃不见收于赵崇祚,不知何故。
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人,初在南唐为翰林学士,后进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有《阳春集》1卷。他的词以《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堕。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一首最为人所称。然如《蝶恋花》之数句: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及《忆江南》: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堕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今宵帘幕飏花阴,空余枕泪独伤心。
等,亦为不弱于《谒金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