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捻军(1 / 1)

“捻军”是与太平天国同时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的名字。捻军起义爆发在咸丰三年(1853),到同治七年(1868)失败,前后与清军相持达十六年之久。

捻军最初的活动地区主要在安徽、河南一带。早在19世纪初期,这个地区的饥饿贫困的农民和一些失业游民,由于不堪封建政权的压迫,便一股一股地联合起来,打击地主富户。最初,人们称他们为“捻子”。后来,参加的群众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种群众性的组织,因此,就出现“捻党”的名字,活动地区也逐渐扩展到山东、江苏等地。这时捻党组织很分散,“结则为捻,散则为民”,时分时合。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后,大大地推动了各个地区的农民斗争,捻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以张乐行、龚得树等为领导的几支主要力量。

1853年太平天国的大军进入安徽,同年5月又举行北伐,沿途大大打击了长江以北各地清军的势力。在太平军的掩护和影响下,安徽、河南、苏北、山东等地捻党纷纷起义,号为“捻军”。起义之初,捻军支派很多,力量分散,经常被清军各个击破。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情况,1855年各地捻党首领大会于安徽雉河集(今涡阳县),推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明命王”,各地的捻军都听从他的指挥调遣。这次会议是捻军起义的一个转折点。从此,捻军开始从分散作战转变为有统一指挥的联合战斗。结果在战斗中取得很大胜利,初步建立起豫皖根据地,势力波及整个淮河流域,人数发展到几十万。

1856年年底,捻军在河南、安徽交界的三河尖地区与清军作战,而太平军则正在淮河以南桐城、六安等地与清军作战。捻军要巩固豫皖根据地,太平军要巩固淮南地区。从当时的形势看来,只有两军会合才能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张乐行采用了正确的军事路线,毅然率军南下,于1857年3月与太平军在安徽霍邱会师。从此以后,捻军与太平军进入联合作战时期,张乐行正式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太平天国封他为“征北主将”“沃王”。太平天国的后期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与捻军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两支旗帜不同的农民革命军共同战斗,给了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1861年后,由于太平军在安庆保卫战中失败,使淮南战区处于极为不利的形势,张乐行只得率领捻军渡淮北上,重新回到雉河集,结束了与太平军在淮南长达五年的联合作战时期。但在同治元年四月(1862年5月),张乐行还曾经准备在寿州拦截陈玉成的囚车,救出自己的战友,结果没有成功。由于捻军失掉了太平军的支援,从1862年后,斗争极为艰苦。清政府派僧格林沁率领着蒙古骑兵作为镇压捻军的主力。1863年3月,捻军的根据地雉河集被清军占领,捻军的领袖张乐行被僧格林沁杀害。捻军虽然失去了根据地,失掉了领袖,但是,捻军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张乐行的侄儿张宗禹又带领队伍重新收复了雉河集,团结捻军余部继续与清军战斗。

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失陷后,原被陈玉成派出远征西北的一支太平军,回师东下,与捻军联合。太平军的将领赖文光被推为捻军首领。这时期的捻军与以前不同,它发展成了一支正规化的战斗部队,有统一的领导,有独立作战的战略方针,更重要的是,它在整个抗清斗争中,已经不是单纯起着一种配合作用,而成了一支主力军。捻军为了反击僧格林沁的骑兵,便“易步为骑”,以骑兵为主,转战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1865年5月捻军在山东菏泽彻底击溃了僧格林沁的骑兵,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僧格林沁也死在捻军的铁拳之下。

从1864年到1866年,捻军的战果是辉煌的,对清政府的打击是沉重的。可是尽管捻军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但太平天国革命已经失败,全国的革命形势渐趋低潮。反动派也得以集中力量专门对付捻军了。在这种情形下,赖文光决定将捻军分成两支,以便互相呼应、互相声援。1866年秋天,捻军开始分为赖文光所领导的东捻和张宗禹所领导的西捻。但这样分兵的结果,却更加削弱了捻军的力量。

东捻军转战在山东、河南、湖北等地,计划从湖北入四川。东捻军曾经在湖北把李鸿章的淮军打得狼狈不堪,在山东又攻破清军与英法侵略军的联合防线。但是,由于他们东西奔驰,经常处在战斗中,力量不断削弱却又得不到支援与补充,终于在同治六年(1867)底在山东被击败。次年初,赖文光在江苏被俘就义。

西捻军于1866年进入陕西,计划联合西北回民起义军,然后在川陕间与东捻军会师。西捻军转战于陕西、山西一带,并曾**河北,引起清廷极大的震动。但是,自从东捻军被镇压后,镇压农民起义的李鸿章、左宗棠与英法侵略军联合攻击西捻军,西捻军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屡战不利。最后于1868年8月在山东茌平抢渡运河时被击败,许多捻军将领都壮烈牺牲。

(马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