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古书上,没有“糖”这个字,只有“糖”的同义字或近义字,如饧(xíng)、饴(yí)、餹(táng)等。虽然名字不同,实际上指的就是“糖”字。我们现在吃的糖,主要包括麦芽糖、蜂蜜和蔗糖等几种。
麦芽糖是最容易制造的一种糖。植物种子(如大麦),在发芽过程中,会产生糖化酵素,这种糖化酵素,会把淀粉水解变成麦芽糖,稍微加工,即可食用。所以,它的产生历史最早,而且直到今天,在广大的农村,还被普遍地制造。常见的“关东糖”“糖稀”“软饴”“硬饴”“皂糖”等,都属于麦芽糖。根据学者研究,麦芽糖的历史,可远推到三千年前的周朝。在《诗经》中,就提到了“饴”字。汉朝时,糖的制造,在质量上和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东汉的大学者郑玄注解《诗经·周颂》里“箫管备举”一句中的“箫”字,说是“如今卖饧者所吹也”。说明饧的制造和食用,在东汉年间就已经很普遍,以致有小贩挑着它吹着箫沿街叫卖了。不过,关于制糖的方法,在当时的古籍里还没有记载。直到5世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才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糖的制造方法;考证起来,和现今土法制造麦芽糖的方法大同小异。
蜂蜜在古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名字,如“石蜜”“土蜜”“木蜜”“石饴”“岩蜜”等。这是因为古时候人们看见蜂房造在石头上、土洞里、树木上而误以为蜂蜜也会各有不同,所以才叫出了不同的名称。蜂蜜是天然产物,不须人工制造。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采集蜂蜜来食用。据学者研究,春秋末期,诸侯之间,就有把蜂蜜作为礼品来赠送的。《楚辞·招魂》中,有“蜜饵”这个名词,“蜜饵”就是用蜂蜜和米粉做成的面团。可见我国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利用蜂蜜了。用蜂蜜浸渍的食物是我国的特产,大约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因为在《三国志》的《孙亮传》里,有“蜜渍梅”的记载。古时的蜂蜜,都是由野生蜜蜂采集的,故产量有限,只有当人工养蜂盛行之后,蜂蜜的产量才大大增加。人工养蜂,有人研究,可能开始于晋朝。
蔗糖是最主要的食用糖,在现代化的糖业生产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我国南方各省,由于雨水充足,很适宜种植甘蔗。近千年来,甘蔗一直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的甘蔗,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三种:竹蔗、蚋蔗和红蔗。竹蔗和蚋蔗多用来制造白糖、冰糖和红糖;红蔗因产量有限,虽含糖量较大,但一般不用于制糖,多用来生吃。我国种植甘蔗的历史,由来已久,可能在战国时代即已开始。《楚辞·招魂》里,有“有柘浆些”的句子,这里的“柘浆”,指的就是甘蔗汁。在《楚辞》里,“柘”字同于“蔗”字。至于用甘蔗做原料来制糖的开始年代和发展历史,古书记载多不一致,后世的看法也颇不统一。有人认为起源于汉朝,有人则认为开始于唐朝。化学史学者综合研究了蔗糖的发展史,认为:大约在东汉末年,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已能制造蔗糖,只是技术水平还不高,质量还不够好。到了唐朝,因学习了外国的制糖方法,提高了技术,蔗糖的生产才有了发展,才能制造出较纯的白砂糖和冰糖,由此看来,我国的蔗糖制造,既有自己的发明创造,也吸取了外来的技术经验。
(傅学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