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年,关中大地主李渊利用农民起义蓬勃发展、隋政权走向崩溃的形势,在太原起兵。关中的地主纷纷起来反隋,响应李渊,他们的武装队伍配合李渊的军队,包围了长安城。接着,李渊的军队攻占了长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李渊在长安做了皇帝,国号唐。
在八九年的时间里,唐军先后消灭了各地的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626年,李渊把帝位让给了次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从贞观元年(627)到贞观二十三年(649),是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期。在这一时期里,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这种经济上的恢复和政治上的相对安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出现,根本原因是由于唐太宗和他的大臣们吸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严重教训。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一个好皇帝,必须让老百姓能够活下去。”曾经参加过瓦岗军的大臣魏徵也曾对唐太宗分析过隋朝灭亡的原因,说:“隋炀帝无止境地役使人民,人民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起来反抗,隋政权就土崩瓦解了。”
基于这种认识,唐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封建政权的统治,就实行了一系列对农民让步的措施。624年,唐政府下令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规定:在地多人少的地方,每个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受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在年老或死后要归还政府,二十亩不需归还。受田的农民从二十一岁到六十岁,每年要向政府缴纳米二石(叫作“租”),绢二丈、绵三两(叫作“调”),服劳役二十天。不服役的要用绢代替(叫作“庸”)。这些措施,使农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耕地。政府按照规定征收租庸调,又注意不在农忙季节征发,这就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贞观时期,吏治也比较清明。在精简机构方面,如对中央官员的裁减和对地方州县的归并,唐政府都做了很多工作。唐太宗很注意地方官吏的人选,他曾经把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谁做了善事或恶事,就在他们的名下记上一笔,以便作为升降职位的参考。贞观八年(634),唐太宗又派李靖等大臣到全国各地去巡察,升迁廉吏,惩罚贪官。唐太宗还很注意提拔人才,他重用了一批出身于较低阶层的人,如魏徵、戴胄、张玄素等。这些人都敢于说话,经常纠正太宗的过失,并且经常拿隋朝灭亡的教训来提醒太宗不要重蹈隋亡的覆辙。此外,唐太宗时的著名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在订立制度、整顿吏治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封建剥削较前减轻,政治比较清明,贞观年间,社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贞观初年,全国户数为二百多万户,到太宗死后不久,便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牲畜也繁殖起来,甚至是“牛马布野”。
贞观年间,由于国家政权日渐稳固,唐朝的国防也比较巩固。当时北方的东突厥很强盛,东突厥的骑兵经常侵入唐的北方边境,破坏生产,抢掠人口和牲畜。贞观四年(630),唐军打败了东突厥,解除了唐朝北方边境的威胁,使人民能够在这些地方进行正常生产。
(张习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