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陆九渊与“知行合一”说(1 / 1)

前文已述,王阳明在龙场顿悟时得出“心即理”的结论,所以才得以创立“知行合一”说。但是,陆九渊也是提倡“心即理”的,为什么他没能提出“知行合一”说呢?这是因为陆九渊的“心即理”,虽然也提倡“尊德性”,但他对于《大学》中“格物致知”的解释没能逃脱传统的束缚。

与陆九渊不同的是,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彻底的“唯心论”,他明确指出“心即物”。尽管这样的认识是在龙场顿悟之后产生的,但在龙场顿悟之际,他恐怕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此看来,王阳明在龙场悟得的“心即理”应该比陆九渊的“心即理”更加“唯心主义”。也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最终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晚年对陆九渊的学说极力称赞,而对朱熹的学说却加以批评。曾有友人问他:“象山论学与晦庵大有同异,先生尝称象山‘于学问头脑处见得直截分明’。今观象山之论,却有谓学有讲明,有践履,及以致知格物为讲明之事,乃与晦庵之说无异,而与先生知行合一之说,反有不同。何也?”(《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答友人问》)

虽然王阳明极力称赞陆九渊的学说,但却认为陆九渊和朱熹在“格物致知”的解释方面是相同的,二人体现的都是“主知工夫”,故而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说,而他自己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则与二人不同,所以他才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如上文所述,有人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存在疑问。王阳明对此的解释是:“致知格物,自来儒者皆相沿如此说,故象山亦遂相沿得来,不复致疑耳。然此毕竟亦是象山见得未精一处,不可掩也。”

“象山见得未精一处”,是指陆九渊还没有彻底地实现“唯心论”。王阳明将“心即理”发展为“心即物”。从他的立场来看,虽然陆九渊的学问很深奥,但是仍然没有达到“精一处”。

(1) 孔子的“一贯之道”:出自《论语·里仁》篇中的“吾道一以贯之”。“一贯之道”即是尧舜之世合理社会秩序的依据,也即“道统”。

(2) 主知主义:亦称主智主义,是西方近代教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或思潮,主要代表为德国的赫尔巴特。主知主义德育观与中国传统的权威主义道德教育观截然不同,它张扬人的道德思维、道德理性、道德智慧及道德主体意识。

(3) 顾应祥(1483—1565):字惟贤,号箬溪,祖籍长洲(今江苏吴县),王阳明的弟子、思想家、数学家。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正德三年(1508年)授江西饶州(今江西鄱阳)推官。

(4) 顾东桥(1476—1545):名璘,字华玉,号东桥居士。弘治九年(1496年) 进士。先任北直隶省广平府知县,后历任各种官职,升任南京刑部尚书。因为其诗才不凡,与同乡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 据说顾东桥是王阳明早年修习辞章之学的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