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理解费希特的思想,需要将其放到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当中。在康德系统阐发了他的批判哲学之后,一部分思想家,其中包括贝克(Beck)、迈蒙(Maimon),舒尔茨(Schulze),莱茵霍尔德(Reinhold),都致力于对批判哲学的推进性研究。同时还包括其他一些思想家试图重构康德原则。而费希特则坚信他是康德思想的合法继承人。
费希特对康德的认同很容易超越学术旨趣。他的第一部著作《试评一切天启》(Kritik aller Offenbarung)于1792年被匿名发表出来的时候,这部著作随即被误认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康德关于宗教的批判的著作。当费希特被认定是该文的作者的时候,这个误认给他带来了巨大声誉。进一步说,费希特也认定自己是一个康德主义者,并且是唯一理解康德批判哲学的人。这种自信甚至到了一种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例如,费希特甚至断言他比康德自己更理解康德。但如果我们回想到康德曾对他与柏拉图的关系做过类似的判定,这个断言的狂妄或许会被弱化一些。康德的前提在费希特的思想各处都得到了深化。的确,在费希特的思想当中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很多令人疑惑的说法,例如,费希特曾经在一封信中夸张地说,批判哲学实际上是从他的前提中延伸出来的。“对于康德来说,情景也是如此,我有把握说我完全掌握了他的著作,而且现在越来越明显的一点在于,康德是在我的原则的基础上推导出他的思想的。”[8]
但在费希特的这一断言中带有一点讽刺的意味。对于康德来说,可以引以为豪的是痛苦的理论建筑术的构造,他以此作为表达其严谨思想的必要方式,但后康德的诸多思想家,包括费希特认为批判哲学的这一方面最缺乏吸引力。因为在费希特看来,即便康德的结论可以被赞同,但康德用以表达这一结论的方式缺少体系化的形式。费希特的任务,在他看来,就是要通过在一个体系化的形式当中重构康德理论,从而给予它一个严谨的形式。
费希特对于康德主义的重写可以通过他与莱茵霍尔德以及舒尔茨的关系来理解。莱茵霍尔德对于后康德哲学传统来说十分重要,正是他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哲学应该建筑于一个单一的,自明的原则之上。莱茵霍尔德的思想主要在一系列被冠之以《基础哲学》(Elementarphilosophie)的著作中得以阐发;而舒尔茨则是一位怀疑论者,他假借埃奈西德穆(Aenesidemus)[9]之名写作,其论著的目的是批判那些试图在一个理论基石之上发展一整套认识论理论体系的做法,并认为这种哲学的基石是找不到的。
费希特用以阐发他的理论观点的第一个契机正是关于舒尔茨对莱茵霍尔德的研究所做的一个批评。在《基础哲学》当中,莱茵霍尔德试图引入一个表象(Vorstellung)的原则:“在意识当中,主体将表象从主体和客体当中凸显出来,并同时与两者相关联。”舒尔茨反对这一命题,因为在他看来,莱茵霍尔德没有看到的是表象与主体的关系并不对应于表象与客体经验的关系。尽管表象存在于与主体的统一性当中,但它却与它再现的客体相异。尽管费希特赞同舒尔茨的批评,但他却拒斥后者由之推演的怀疑论的结论。
头脑中萦绕着舒尔茨的批判,费希特用他自己的语言重构了莱茵霍尔德的原则。他宣称:“表象作为一个原因的效果与客体相关,表象作为一个实体的偶然(accident)与主体相关。”[10]这一论断非常重要,因为他在一个简单的句子当中用两个要素勾勒出一个意识的本体论(an ontology of consciousness):这两个要素分别为主体与客体,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这是费希特在《知识学》中进一步展开的本体论,也是他整个哲学立场的基点所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