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产生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一是学科自身的逻辑,主要从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代表作谈起,同时专门化的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的形成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二是学科外在的逻辑,主要从国家的学科制度建设角度来说明。
一、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相继恢复与重建。为了加强德育原理学科的发展,建立全国性的德育研究组织成为我国第一代德育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初期,青少年的思想品德面貌如何,怎样确立新时期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是当时德育理论界面临的重要问题。1985年6月下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在南京召开“新时期青少年德育”学术会议,会议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德育目标改革问题;认识教育对象的特点,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问题;重视品德内化过程,探明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问题等。会议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德育原理学科研究有了专门的学术组织。
1987年12月,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在成都召开第2届年会,大会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会议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任务、目标与内容”“生产力标准与德育”“商品经济与德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关于商品经济与德育的讨论,会议最终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一是商品经济对德育起积极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商品经济的原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政治生活和道德领域,这有利于学生新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二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方面是使学生进取、开拓;消极方面则是诱导学生过于追求物质利益,无视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三是商品经济的原则只应限于经济领域,而不应进入政治生活和道德领域。德育过程不应考虑商品经济的特点,而应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原则。①
1989年5月,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教育学会在南京召开了第3届年会,会议主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与德育学科建设”。会议就“商品经济与德育的关系”“当前德育面临的矛盾""德育的功能问题”,对“**”前的德育评价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1990年11月,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在杭州召开学术会议。会议围绕“对德育工作的回顾与现状分析”“如何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这两个主题,着重讨论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德育工作的评价、提高德育效果的对策、德育的科学化以及正确对待我国传统的和西方的优秀文化道德等问题。
1991年10月,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近60人参加了年会,围绕“学校德育的传统和变革”这一主题,对学校德育如何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建立德育常规以及如何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等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
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创举。学会通过各种活动汇集人才、开展研究,不断推进德育学科的发展。
二、德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学科、专业分类不同,我国有三个学科都培养德育专业人才。哲学学科伦理学方向培养德育专业人才;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培养德育专业人才,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方向,是德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育学学科的教育学原理二级学科下面有一个德育原理研究方向或称三级学科,也培养德育专业人才。在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名单中,教育学学科下设有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其中德育原理就是一个研究方向。后来教育部进行学科调整,把德育原理划入教育学原理二级学科。不管怎样,在教育学学科范围内,许多学校开设了德育原理研究方向,专门培养德育专业人才,保证学科持续发展有人才的支持。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方面,198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培养大专生、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等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培养研究生。到1988年,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十余所院校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德育学科的发展。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1992)颁布,从学科外在建制上肯定了德育原理的学科属性,自此德育原理作为学科获得了合法的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学术研究阵地——学术期刊,是否拥有专门的学术期刊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德育作为“大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独立的学科研究平台,也没有专门研究德育问题的学术期刊,所以德育研究的成果只能融合在综合教育类和人文社会类的学术期刊中。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德育原理由一门课程慢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成为教育学的一个子学科,自此德育研究学术期刊才开始问世。1983年,中宣部主管、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创刊。同年,由湖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创刊。
1985年,华南师范大学创办了《小学德育》杂志,该杂志系我国第一本专门研究德育问题的学术期刊。2011年,《小学德育》改名为《中小学德育》,成为我国德育领域面向中小学德育实践的重要理论刊物之一。
《思想教育研究》创刊于1985年1月,是教育部主管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原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会刊,是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刊物。
1985年,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主办的《思想·理论·教育》创刊,成为研究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学术平台。
四、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的出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科学不断走向兴盛。由于师范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相关课程开设的需要,德育原理学科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于是一些早期从事德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始编写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
1983年,东北师范大学高校干部进修班为了满足培训的需要,印发了王逢贤的《德育原理纲要》(内部使用),供学员学习讨论使用。该书汇集了王逢贤多年来有关德育原理的研究成果,共八讲内容,其中前六讲包括德育的价值和地位、德育任务和内容的结构、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的基本方法和德育的基本途径。特别值得推崇的是他对德育过程的研究,他提出了德育过程“多种开端说”,在国内同行间引起学术争鸣。同时该书还对教育爱与陶冶教育、少年期的本质特征和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我国德育原理教材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国内影响最大的第一本德育原理教材是《德育原理》编写组①编写的《德育原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此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德育原理学科正式诞生。它的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 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 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德育原理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德育的地位;第二节 德育的作用
第一节 德育的任务;第二节 德育的基本内容;第三节 德育基本内容的组织
第四章 德育过程
第一节 近几年来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的概况;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本质;第三节 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第四节 德育过程的组织
第五章 德育原则
第一节 德育原则的概述;第二节 德育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德育方法
第一节 说理教育法;第二节 情感陶冶法;第三节 实际锻炼法;第四节 榜样示范法;第五节 修养指导法;第六节 品德评价法
第七章 德育的组织形式
第一节 各科教学;第二节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及其活动;第三节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第四节 社会实践活动
第八章 班级德育工作
第一节 班级德育工作的意义;第二节 班级德育力量的构成及组织;第三节 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施;第四节 班级德育工作计划
第九章 我国德育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德育;第二节 我国近代的德育;第三节我国现代的德育
第十章 当代外国德育思想简介
第一节 当代西方德育思想述评;第二节 苏联学校德育及其理论
1989年,该教材成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该教材的作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修订,改由胡守菜主编,出版了第2版。第2版(修订本)由理论篇、实施篇、借鉴篇和方法论篇4篇组成,共19章。①该教材与第1版相比,有了较大改动,删减与修改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任务和内容两章的内容,增加了德育本质、德育与社会发展、德育与个性发展、德育目标、德育网络、德育管理、德育原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思想品德评价等章节,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特别是增加了德育与社会发展、德育与个性发展两章的内容,注重德育、社会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三者的关系研究;德育本质、德育原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和思想品德评价等内容,注重讨论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论的关系,使得德育原理研究更加趋向科学化。“纵览全书,不难看出,在揭示德育规律上这是一本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均达到较高水平的力著。”②
另一本教材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写的《德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该教材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六章的内容,主要探讨什么是德育及德育的客观规律。具体内容包括:德育的本质、地位、作用和任务;人的本质观与人的品德观;品德结构及形成发展的规律;品德规范;年轻一代各年龄阶段品德发展的特点;德育过程。第二部分是后八章的内容,研究怎样实施德育。具体内容包括: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学校德育途径;班级德育;成人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德育工作者。③这本教材的特色是注重人的品德结构与品德发展规律的研究,在同期出版的教材中最为突出。
(二)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的出版情况
从1982年到1992年,我国学者出版的德育原理方面的著作与教材主要有:
上海交通大学德育研究室:《大学德育教材(试用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中的德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德育原理》编写组:《德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德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赵翰章:《德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崔相录:《德育新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李鸣琦:《道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李意如、胡筠若:《学校德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胡守菜:《德育原理(修订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严正:《中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陈景普:《学校德育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陈泽河、戚万学:《中学德育概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三)德育原理知识体系的探索
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一时期的德育原理知识体系,这一时期的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的理论知识体系大体上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德育的地位与作用;德育的任务与内容;德育与社会发展;德育与个性发展;青少年品德心理;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德育的组织形式;自我教育;班级德育;德育管理;我国德育的发展;国外德育的发展;品德测量与德育评价;德育体制和德育工作者等。
(四)编写德育原理相关文献,丰富德育原理学科建设的资料
这一时期,学者们积极探索德育原理有关理论,编写与翻译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和学术著作,丰富了德育原理学科建设的资料。成果主要有: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八十年代的中学德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西南师范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德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李桂芝:《青少年特点与道德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齐振海、甘葆露、李春秋:《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汪幼芳、朱本:《理想与道德教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余光、李涵生:《教育学文集·德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五、德育原理本体问题的探索
德育原理学科的独立,引起学者们对德育原理的一些本体问题进行探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德育是工作还是学科的论争
长期以来,许多人把德育作为一项工作,甚至提出德育工作是一门科学①。有学者对此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此种认识的本意是试图表明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含义是不确切的。因为这种说法既可以理解为这项工作是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的业务工作,也可以理解为这项工作就是一门科学。如果认同后一种理解,人们就容易错误地把业务工作和科学原理等同起来,使理论与实践混为一谈。
(二)对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的论争
研究对象问题是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它是一门学科得以独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早期的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都会涉及此问题。总结这一时期的有关研究,我们发现有关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和争论。
1.德育规律说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也就是说德育规律是德育学研究的对象。①“德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应当全面研究德育规律,既要研究思想教育规律、政治教育规律,又要研究道德教育规律……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德育规律,也包括品德形成规律。”②马克思主义德育学要研究大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研究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③大学德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大学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①
2.德育现象及其规律说
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⑤德育论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⑥有学者认为:“德育学是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研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⑦还有学者认为:“德育学研究的对象必须反映德育的特殊的矛盾性,即通过对德育现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揭示德育过程内在的、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换言之,德育学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⑧
(三)对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否包括品德形成规律的讨论
有学者认为德育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品德形成规律是德育工作的依据,不可能也不应该包含在德育规律之中。品德形成规律应该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德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形成个性,这就把德育原理和德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开来了。①与此相反,有学者认为,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同时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因此,德育规律就必然包括品德形成规律。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德育规律,也包括品德形成规律。②
(四)对德育原理的学科性质的研究
在德育原理学科建立初期,尽管不少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得以出版,但对德育原理学科性质的研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只有个别著作与教材谈到此问题。例如,德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是十分鲜明的。社会主义德育学属于无产阶级的德育学,具有鲜明的党性,其根本任务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即为人民利益服务。③再如,学校德育学是党性很强的一门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是一门涉及多种科学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是一门以理服人的应用科学。④
(五)对德育原理的社会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的研究
这一时期,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各种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结合德育原理学科建设,人们开始思考德育原理学科的社会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的问题。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鲁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研究》,1984.12);刘兴家的《信息与思想品德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1985.4);袁振国的《价值观的变化与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研究》,1985.7);张耀灿的《改革与道德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班华的《思想品德的结构与新时期德育任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2];鲁洁的《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德育建设》(《教育研究》,1988.4);申振信的《竞争与道德教育》(《教育研究》,1988.9);崔相录的《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4);胡晓莺的《学校德育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国教育学刊》,1989.1)。在德育心理学基础研究方面,主要作品有:薛殿会的《思想品德的结构及其形成》(《教育研究》,1983.1);韩进之、王宪清的《德育心理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陈安福的《德育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87);刘茂哉的《现代德育的几个特征及其心理学基础》(《教育研究》,1989.12);林崇德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上述这些文献,有的从新技术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以及德育原理学科怎样建设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的角度来论述德育改革;有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等方面来论述德育改革;有的从社会转型视角论述德育改革;有的从品德心理视角阐述德育学科建设等。
六、德育原理分支学科的初步发展
由于德育原理学科的恢复、重建与发展,德育原理学科研究不断深化与分化,出现了一些德育原理分支学科。
(一)德育心理学
研究德育原理,离不开对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对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的研究。这一时期我国出版了一些德育心理学著作,主要有:韩进之、王宪清的《德育心理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6);陈安福的《德育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87);林崇德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左其沛的《中学德育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肖前瑛的《德育心理探索》(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孙亚庭的《中小学德育心理学概论》(黑龙江教育
出版社,1991);李光辉、陈勇的《大学生心理与德育》(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1991);陈安福、曾欣然的《小学德育工作心理》(四川教
育出版社,1991);李伯黍的《品德心理研究》(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
(二)德育思想史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开始寻根,对传统的德育思想和德育理论进行探索。这一时期,一些学者编写出了关于德育思想史的学术著作,主要有:西南师范学院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德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论德育》摘编组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论德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周德昌的《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姚文俊、谢励武的《中外教育家德育思想荟萃》(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江万秀、李春秋的《中国德育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三)德育艺术
这一时期,一些学者结合德育实践,开始了对德育艺术的探讨,主要著作有:游祥芝等人的《艺术家论德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萧文娥的《德育的艺术》(农业出版社,1989);王北生、赵传江的《德育艺术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四)大学德育论
20世纪80年代,高等学校德育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有学者根据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①有学者依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构建高等学校德育原则体系。②还有学者专门探讨中学德育过程与大学德育过程的关系。①随着高等学校德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增多,学者开始尝试建构高等学校德育原理。1986年,朱江、张耀灿主编的《大学德育概论》出版。该书在阐述大学德育科学的对象、任务、特点、意义和方法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大学德育的目的与任务、地位与作用、过程及其规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基本内容、方针与原则、途径与方法、领导与管理等问题。②同年,李景先、肖约之、李庆善主编的《大学德育学概论》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8年,王殿卿的《大学德育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倡导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学科。他说,研究一个人的牙齿都是科学,研究一个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却不算科学,这太没道理。该书对高等学校德育观、高等学校德育的理论基础以及高等学校德育的价值、规律、对象、规格、内容、原则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被认为是“我国大学德育学的代表作”③。
1990年,杨德广的《大学德育论》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在研究内容和观点上有许多创新之处,提出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四个方面;认为大中小学德育要相互衔接,各有侧重;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对德育地位的认识概括为突出论、首位论、侧重论等7种观点;对德育代替论、德育淡化论、德育悲观论等消极观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德育应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作者结合实际,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商品经济、西方思潮等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剖析,运用案例生动形象地论述与解决现实问题。这是新时期又一部大学德育力作。
此外,学者对德育原理分支学科的研究还涉及德育过程研究、德育方法研究、德育评价研究、德育活动研究、德育模式研究等。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资料室编的《德育过程论文选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资料室,1983);苏联学者伊·斯·马里延科的《德育过程原理》(牟正秋、王明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严正的《中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崔相录的《中小学德育方法》(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1);袁真泉的《中小学德育评价》(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姚新中的《道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美国学者理查德·哈什等人的《道德教育模式》(傅维利等译,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
从这些德育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科独立时期的德育原理研究是相当兴盛的。纵览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从多种视角对德育领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编写了许多资料,供教学之用;二是不断对新的专题问题进行研究,像德育过程、德育模式与方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德育心理学、德育思想史、道德活动、德育评价、德育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使得德育原理的相关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深入;三是对经典作家与外国德育理论进行介绍和研究,最早介绍了苏联的德育理论书籍,接着对美国德育模式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四是开始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总结德育工作经验。这些研究成果为下一阶段德育原理学科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