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接管、改造旧学校和旧教育的同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设了以马列主义基本常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为教学内容的政治课程。政治课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运动,对学生进行了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但是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重点是国民经济建设,对学校的德育有所忽视。虽然学校都有政治课,但政治课的内容体系不够科学、系统,而且缺乏稳定性。当时我国没有统一的德育教材,学校进行德育的课程名称也比较多,例如“毛泽东青少年时代”"青年修养”“革命故事”“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史""政治常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讲座”等。到了1957年,除了高三开设“宪法”课以外,中小学都没有政治课了,学校主要通过各科教学渗透以“五爱”为重点的德育内容。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课程进行了改革。
一、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1956年8月,教育部根据苏联的经验,停开中学初三至高二的政治课,仅仅保留高三的“宪法”课。小学也没有开设政治课,主要通过各科教学的渗透进行德育。根据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部发布了《1957—1958年度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小学每周增加一节周会课,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做时事政策报告。1957年以后,小学高年级重新设置政治课,以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①与此同时,生产劳动教育再次成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到了1958年,教育部门又规定了小学的劳动时间。反右派斗争开始后,各级各类学校都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小学也是如此。1958年6月,刘少奇对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我们的大中小学都是共产主义学校,要用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生产观点)、唯物观点和辩证观点、集体观点教育学生,在小学的各种课堂上都要渗透这些观点的教育。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学校也开始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以及文化知识学习与劳动、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1963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其中的德育要求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
党。该文件在第三章“思想品德教育”中,全面规定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原则和方法。1963年5月23日,教育部试行重新制定的《小学生守则(草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小学生守则,其内容与“五爱”的精神相一致。“学习雷锋”活动开展以后,小学通过树榜样、学英雄等活动,大力推进阶级观点教育和榜样教育,使广大小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1957年8月17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要求中学全面恢复政治课,指出中学政治课有以下目标任务:一是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通过政治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共产主义道德能有初步的认识,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强调爱劳动、爱集体品质的培养;二是进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知识方面的教育;三是进行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知识的教育。
该文件要求教师在讲解知识和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讲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常识,目的是进行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初一、初二开设“青年修养”,初三开设“政治常识”;高一、高二开设“社会科学常识”,高三开设“社会主义建设”。该文件同时对各年级的政治课教学时数做了规定。1957年8月27日,《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对中学和师范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联合通知》颁布,规定:原来初一、初二的“青年修养”,初三的“政治常识”,高一、高二的“社会科学常识”,高三的“宪法”一律停止开设。①1958年至1959年上半年,原来的政治课被全部取消,初一至高三各年级均开设“社会主义教育”。1959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第一个全国性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大纲规定中学各年级依序开设“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发展简史”“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常识”“政治常识”"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六门课程,同时增加了政治课的课时。1961—1962年,初一开设“道德品质教育”,初二开设“道德品质教育”或“社会发展简史”,初三开设“社会发展简史”或“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高一开设“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高二、高三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或"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63—1964年,学校德育课程又进行了变革:初一开设“道德品质教育”,初二开设“社会发展简史”,初三开设“中国革命和建设”;高一开设“政治常识”,高二开设“经济常识”,高三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64—1966年,初一开设“做革命接班人”,初二开设“社会发展简史”,初三开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高一、高二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高三以《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部分篇目作为教学内容。①
这一时期的政治课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为我国后来的政治课开设奠定了基础,初步形成了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模式。
三、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在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同时,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也得到了调整。1961年,《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出台。该方案是在1961年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选编会议召开之后,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修订的。这次修订不同于前两次,它的培养目标不限定在培养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上,而是提出培养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科的教师、教育行政工作者、教育科学研究人才。②这里仍然没有“德育原理”,但有“思想政治教育报告”。“德育原理”仍然包含在“大教育学”之中。
四、高等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1957年12月,高等教育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规定除了原有的经济系、政治教育系、部门经济学专业的政治经济学照常开设外,其他学校停开原有的四门政治理论课,改为开设一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课程。1958年4月,教育部发出的《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指出,学校今后要明确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是改造思想,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任何类型的高等学校(二年制的专科除外),一律开设三门政治课,即“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规定。①为了解决高等学校的德育课程与教学问题,1961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对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学习时数、教学时数、教材、教学方法、师资进行了系统规定,简称“61”方案。②“61”方案是对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做出的一次重大调整,在1956年到1964年间的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对我国高等学校德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61”方案是对1957年以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左”倾错误的批判,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的任务和内容。其中,中心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帮助他们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去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和处理工作,不断地同现代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反动思想的影响进行斗争”①。“61”方案对文科院校和理工科院校及其他类型院校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强调:文科院校一般开设四门课程,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主要学习毛泽东的政治学说)、“政治经济学”、“哲学”和“中共党史”;理、工、农、医各专业以及艺术、体育院校一般开设两门课程,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中共党史”;专科学校一般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一门课程。“形势与政策”为各专业、各年级的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是讲解国内外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任务、方针、政策。“61”方案推动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其许多做法被后来高等学校政治课程的调整所借鉴。1961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颁布,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做出了具体的安排,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测评体系不再延续《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1956年)和《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的测评方法只关注学生的政治表现和日常思想行动的做法,而是全面关注教学任务、课程设置、学习时数、教学时数、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问题,不仅关注根据试卷来测验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每年对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一次鉴定,使德育测评逐步走上定量测评与定性测评相结合的道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平时表现结合起来。
“61”方案是对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大调整,使高等学校政治课程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其显著特点首先是突出政治教育,建立起一套政治性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其次是课程体系体现了层次性与整体性的统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中共党史”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的内容,既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在课程体系突出整体性的同时,课程设置与教学思路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即从横向的原理教学与纵向的历史、时事教育两个维度展开。最后是课程体系体现了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为指导,具有革命和建设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五、“**”时期的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的10年是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遭受挫折的时期。
“**”期间,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①:一是以“**”取代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二是以“教育革命”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年来的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三是形成了“政治化”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偏离了学校德育课程的原本目的。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