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特殊教育学的基本成就与愿景展望02(1 / 1)

(四)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特殊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遵循着政治驱动、法治驱动、社会驱动的内在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1.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殊教育学发展十分迅速。第一,从1982年建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开始,逐渐发展到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招收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再到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设立特殊教育专业,开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渐成规模。据全国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计划不完全统计显示,至今,招收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已近60所,年招生规模超4000人;拥有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点的高校有16所,拥有特殊教育专业博士点的高校有3所。第二,研究者与专任教师渐成规模。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殊教育专业研究者与专任教师日趋增多,通过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建设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研究者,且随着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较之第一代研究者更具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国际视野,构成了我国特殊教育研究队伍的新生力量。第三,服务于特殊教育发展改革的能力不断提升。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是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与任务。在特殊教育学初创时期,特殊教育工作者主要以跨专业或兼业身份开展特殊教育研究,侧重介绍国外经验和服务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需要。在特殊教育学发展时期,伴随专业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特殊教育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拓展丰富,服务于特殊教育发展改革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从1991年朴永馨的《特殊教育概论》的出版,到现在特殊教育专业著作、论文的极大丰富,以及各种期刊和特殊教育研究分会的增多,特殊教育专家学者及其成果为特殊教育发展改革做出了直接理论贡献。例如,朴永馨、陈云英、方俊明、丁勇等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国家重大特殊教育决策,反映了特殊教育专业队伍建设的成就。第四,特殊教育研究学术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成立,这是全国特殊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联合体和学术共同体,为特殊教育的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1988年,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设立特殊教育研究室。同年,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成立。至今各省市和有关高校都纷纷设立特殊教育研究机构,为特殊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媒介建设方面,从1992年《现代特殊教育》创刊,1994年《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现更名为《中国特殊教育》)创刊,到现在更多的期刊刊发特殊教育专业论文,特殊教育学学科知识传播渠道越来越广泛多元,促进了特殊教育交流。第五,特殊教育研究日趋繁荣。这主要表现为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特殊儿童康复、融合教育等受到空前关注。随着特殊教育发展方式的变革和转型,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进入变革与成熟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参与特殊教育知识建构,特殊教育学学科知识成果越来越多。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政策、特殊教育史、特殊教育哲学、特殊教育社会学、特殊学校课程教学、特殊教师教育、特殊儿童诊断与康复训练等纷呈,对特殊教育学术繁荣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国家加大对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专项课题研究,为国家决策服务。例如,方俊明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研究”等国家课题研究,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学术成果支撑。此外,特殊教育研究方法也从以定性研究为主,走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2.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不足

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科建设目标还不清晰。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与其他高水平学科相比,与特殊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第二,理论研究水准有待提升。特殊教育专业起步较晚、学科影响力较小、人才培养规模不够大等原因,使得特殊教育研究难以形成更加成熟的知识体系,难以更好地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和支撑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第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不足。当前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注重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做法,盲目跟随西方,缺少根据我国实际需要的创新。这与我国广泛而深刻的特殊教育变革不相匹配。第四,特殊教育学学科知识传播的平台尚不够丰富。许多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常常以特殊教育读者受众少、特殊教育影响小等为由,拒绝刊发特殊教育学术成果。第五,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够健全。特殊教育学学科知识最终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当前,一方面,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本身正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如特殊教育哲学等很多新形成的知识还没有进入人才培养的课程;另一方面,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存在目标不够明确、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如有的高校没有及时按照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完善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第六,专业教学和研究队伍建设尚有不足。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和问题的解决要植根于我国现实的土壤中。尽管借鉴国外经验是必要的,但及时总结我国的经验、解决我国的问题更为重要。因此,特殊教育发展特别需要培养一支植根我国、了解我国并具有国际视野的特殊教育学者队伍,以问题解决取向的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我国特殊教育问题,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二、特殊教育学的愿景展望

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在其所著的《未来简史》中曾言:“人们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其实,改变是永远的主题,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如此,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也是如此。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面对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历史演进,我们如何才能洞见未来?

(一)洞见与盲视: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之反思

新中国成立70年,是我国特殊教育不懈探索、不断攻坚克难的70年。70年来,特殊教育概念的更新、特殊教育内涵的延展、特殊教育对象的拓展、特殊教育实践的创新等,逐步推进形成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国道路,并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面向未来,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满足残疾儿童的学习需要,而且要面向更多具有特殊需要的人群。

1.历史演进:由学习借鉴欧美理论到中国化改造

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既是本土特殊教育学学科理论探索逐步深化和实践经验逐渐总结提升的历程,也是借鉴与融合欧美特殊教育学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发展过程。总体而言,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呈现出由探索走向形成、由借鉴走向创造、由经验走向实践的演进发展逻辑。

在特殊教育学学科前探索时期,特殊教育逐步被纳入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成为国家意志行为。此阶段高校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尚未开展,特殊教育主要存在于基层特殊教育学校的实践中。正是我国政府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及基层特殊教育实践者的工作,培育了特殊教育学形成发展的“根据地”。在特殊教育学学科初创时期,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学者在特殊教育学学科创建中成为主体,并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实践工作者共同推动了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此阶段基于特殊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借鉴欧美特殊教育学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了特殊教育理论的知识建构和服务于“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所需师资的人才培养专业架构。在特殊教育学学科快速发展时期,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学科交叉的特殊教育知识拓展,与服务多类型多样化特殊教育需求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以及特殊教育的发展改革,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

同时,我国的特殊国情为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可复制的实验场地。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特殊教育学研究者紧密联系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现实,不断拓宽特殊教育学学科研究的视域,创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使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更具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逐渐生成。概而言之,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在学习和借鉴欧美特殊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完成了由引入到照搬,再到中国化改造的历史性转变。

2.理论演进:由单一理论来源到多元理论兼容并蓄

理论是开展一切研究的基础,没有理论依据的研究恰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本土学科成立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建构在理论层面上逐步实现了从教育学理论来源向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交互融合的转变,原有理论的内涵也由此得到丰富和完善。从这个层面而言,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演变遵循由单一理论来源到兼容并蓄的多元理论交融的演进逻辑。

从学科产生的源头来看,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教育学理论毋庸置疑是特殊教育学研究的主要理论源泉,如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但是,特殊教育对象及其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单一理论来源的普适性不断受到质疑。尽管我们认同教育活动本身构成了一个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差异性的复杂世界,然而,特殊教育领域的教育问题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问题,单一的教育学理论对特殊教育领域的教育现象或问题并不具有全然的解释力。从学科研究的属性来看,对于具备丰富多样性的特殊教育学而言,其学科研究必然涉及学科交叉地带,学科研究的交叉性决定了其理论来源的多元化走向。随着研究视域的日益拓宽、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理论支持的乏力日益凸显。我国特殊教育学研究者开始从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借鉴理论研究成果,以满足学科研究的理论需求。

如果说初期的特殊教育学学科尚带有刚脱胎出来的母体特征,具有一定的幼稚性,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它已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吸收营养,发展壮大自身,这必然是一个新的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特殊儿童教育诉求的多元化,康复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等现代科技深度参与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知识建构的主体日趋多元,特殊教育知识建构的学科立场、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知识构成等也更加多元。多学科交叉的特殊教育知识拓展建构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总而言之,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在以教育学理论为主导的前提下,广泛吸收了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逐渐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的多元理论架构。

3.实践演进:由致力于解决宏观问题到宏观、中观、微观并举

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源于特殊教育实践的需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从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来看,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研究在实践层面始终保持应用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逐步实现了由关注特殊教育重大发展问题向关注特殊教育实践发展的中观、微观相结合的转变。从这个层面而言,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在实践层面遵循着由致力于解决宏观特殊教育发展问题到宏观、中观、微观并举的实践演进逻辑。

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教育学研究肩负着不同的职责,研究问题的不断变化符合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在特殊教育学的学科探索期,特殊教育学校基层教师开展的“两类残疾儿童”教育的实践探索、经验积累和知识建构,直接孕育特殊教育学的专业基础。在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初创期,特殊教育学学科在服务“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不断运用和建构特殊教育知识,传播和交流特殊教育知识。基层特殊教育实践中,一批优秀的特殊教育实践者,在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障儿童教育领域开展实践和研究,大力促进了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创建。在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期,随着特殊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发展遇到的困难也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为复杂艰巨。服务于更多特殊需要者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人才培养和特殊教育发展改革是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中心任务。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服务于以公平和质量为主题的特殊教育内涵发展及特殊教育全面改革,从服务于“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到服务于更多类型残疾人多样化教育。服务于特殊教育实践持续贯穿于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不仅推进融合教育等宏观的重大发展问题依然存在,中观、微观的特殊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分析和破解,如孤独症学生的安置与适性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问题。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继而开始转向致力于回答和解释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特殊教育改革发展中不断涌现的现实问题,加强中观、微观的应用研究,势必增强为特殊教育决策服务的实效性。对中观、微观问题研究的重视不仅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的特殊教育新问题;而且有利于为特殊教育政策改革提供依据,为特殊教育发展等宏观问题的研究提供素材。总体而言,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成立以来,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实践性特色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实现了由致力于回答和解释特殊教育发展的宏观问题,向既保持宏观的长线话题研究,又致力于回答和解释特殊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路径、对策等现实问题的宏观、中观、微观并举的实践转变。

(二)机遇与挑战: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之突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从滥觞到繁荣的学科三部曲。第一步是伴随新中国的成立,特殊教育学学科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学科探索;第二步是借改革开放“春风”,特殊教育学学科实现了从初创到建构的规模化发展;第三步就是今天,跟随民族复兴的强国之梦,让我国的特殊教育学学科从弱到强,走向国际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前沿。

1.顺应国家政策发展,优化整合学科资源

我国的特殊教育在国家及各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各级教育部门、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特殊教育学者专家与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下,已逐渐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先后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重视残障学生的受教育权,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积极致力于提升特殊教育教学与服务水平,提供符合残疾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与无障碍环境,努力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与人尽其才的教育理想。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一项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并特别提到“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

上述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表明办好特殊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未来十五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全面实现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十五年,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为关键的十五年。随着以公平为目标价值追求的普及教育的发展,我国特殊教育将更加普及化和均衡化;随着现代终身特殊教育体系及其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特殊教育将更加系统化、终身化和制度化;随着特殊教育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我国特殊教育将更加注重优质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需要优化整合学科资源,以回应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入学安置、行政制度、专业师资、课程教学、学习环境、家庭参与、绩效评估等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2.适应社会服务需求,持续推进学科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特殊教育服务需求已突破九年义务教育,呈现出向两头延伸的趋势,如学前特殊教育、高中及大学阶段的特殊教育,甚至终身特殊教育的需求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特殊教育在正规教育系统与非正规教育系统中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例如,在残疾人托养机构中的特殊教育服务内容与方法手段日渐增多。可以预见,建立覆盖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将成为常态。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力量的参与,必将出现新兴的特殊教育服务行业。

在此情况下,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服务质量成为竞争关键。作为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服务人才,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才能从专业的角度提供服务。因此,今后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突破专业、行业间的信息壁垒,不断拓宽思路,积极谋求实现跨行业的融合与合作,通过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体现特殊教育服务的社会价值。

3.催生多元学术流派,培植学科本土特色

学科的不断成熟往往得益于学术争鸣。借助多种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路径来研究同一特殊教育问题,可以产生不同的学术流派,引起学术争鸣,从而推动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走向成熟。特殊教育学学科内部的学术流派形成过程,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新时代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术流派是一门学科自身结构的重要内容,不论从一个国家来看一门学科,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形成几个学派,这门学科就缺乏支撑力量。学派的形成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理论长久生命力的不竭之源。学派的发展从深层次探索了学科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空间。通过不同学术流派建设促进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形成我国特殊教育学不同学术流派,是实现特殊教育学学科原创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研究者既要具有学科意识,又要具有学术流派意识。从学科发展走向学术流派的发展,是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植根于我国文化土壤,从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的问题入手,在研究我国特殊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多样化的特殊教育学术流派,是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真正成为一门自立、自为、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4.转化科研创新成果,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推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专业学者获得来自国际合作课题,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的支持,发表了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开展了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将有价值的特殊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用于指导特殊教育实践,最终将推动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促进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然而,目前受制于个人、组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殊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率较低,从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还需跨越巨大的鸿沟。因此,在不断开展高质量的特殊教育研究基础上,特殊教育发展还需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充分利用产学研平台进行转化研究,将特殊教育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实践,从而真正体现出科研的价值,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国内外社会形势的发展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正在迎来一个大好的机遇。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回应时代的呼唤,推动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对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心愿,更是一个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三)嬗变与趋向: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之展望

1.发展需求本位的鉴定标准,提供终身服务

未来特殊教育在服务对象方面将以教育为本,按学习需求或功能进行分类,不必拘泥于医学模式;并且应改进现行评估模式,提升鉴定准确度。在服务年龄方面,目前限定在7~14岁,未来特殊教育服务对象年龄希望逐渐拓展至终身。

2.建置适性多元的安置模式,实现机会均等

特殊教育学生特质不同,教育需求各异。各类、各地、各校的特殊学生人数不同,环境特性也有差别。以单一模式安置势必无法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当前我国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安置已日趋多元。未来我国应配合特殊教育学生及教育环境的不同特性,继续建置完成多元安置模式,提供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教班、融合资源班、巡回辅导等各种模式,使每位特殊教育学生均有充分且均等的教育机会,获得最适当的安置。

3.建构行政支持的完整体系,落实融合教育

为使每位特殊教育学生均能享有适才、适性的教育机会,我国政府应积极建构完整的行政支持体系,为融合教育与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充足的人力、教材、设备等支持,以具体落实零拒绝的融合教育理想与政策。

4.建立特殊教育的专业伦理,营造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

建立特殊教育的专业伦理,目的在于维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角色的质量和形象,维护特殊需求学生的权益。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考虑特殊需求学生及家长的最大利益,致力于提高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与生活质量。在专业伦理的引导与规范下,人文关怀的情操与专业理性的沟通要能落实于校园环境中。

5.推动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绩效责任,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质量

通过推动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绩效责任,充分结合课程、评估、专业团队运作模式,参考家长意见,拟订符合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使每位特殊学生皆能执行适当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习得相关知识、情意与技能,适应社会,提高学习质量。

6.发展实证研究的课程教学,提升学习辅导的效果

教师在选用课程架构与教学策略时,应以实证研究为基础,考虑学生的特殊性,积极采用适切与有效能的教学与评估方法;参照全国性研究数据,设计具有信度和效度且适合特殊学生的替代性评量,并发展多元的评量方法,辅导特殊学生发挥潜能,增强效果。

7.营造无障碍的校园环境,提供适性辅助的支持服务

营造无障碍的校园环境,建立个别化辅助系统,适性调整学生学习工具及教学软件,并研发适合各类特殊学生的软件和硬件系统,让每位特殊学生不会因其身心障碍而被拒绝入学,或难以接近及使用任何学习资源,进而提供一个温馨、安全、适性的学习环境。

8.设置贫困家庭的支持网络,增进家庭参与教育的机会

鼓励特殊学生家庭参与特殊教育,建立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促进特殊学生在校的学习与发展。通过家校合作及支持服务,协助特殊学生学习与成长。

9.制定特殊教育绩效评估指标,提升特殊教育服务质量

特殊教育评估工作应以当前特殊教育思潮、社会价值、教育专业、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个体需求为考虑,以具体可行的绩效指标为标准,并强调能力本位的教师效能。目的在于对特殊教育教师及行政人员的教育专业和服务质量做出价值判断,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实现特殊教育质量的自我提升。

10.分享特殊教育的价值信念,营造友善关怀的人文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尊重差异等已成为特殊教育的共识与目标,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特殊教育教师、相关专业人员、学生及家长理性、真诚、适切的沟通,分享特殊教育的历程与经验,可以在校园文化中创造彼此关怀与相互尊重的人文世界,进而共同营造全民友善关怀的人文环境。

期待未来我国的特殊教育能往下扎根,向上提升,达到服务对象普及化、入学安置多元化、行政管理制度化、教育师资专业化、课程教学精准化、学习环境优质化、家庭参与全面化与绩效评估标准化的目标,以增强特殊教育效能,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1] 王培峰:《特殊教育政策:正义及其局限》,14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我国特殊教育落后面貌亟待改变》,载《中国教育报》,1988-11-24。

[3] 引自《199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4] 《我国特殊教育落后面貌亟待改变》,载《中国教育报》,1988-11-24。

[5] 张艳琼、张伟锋:《我国特殊教育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2000—2013年〈中国特殊教育〉刊文》,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

[6] 王培峰:《特殊教育政策:正义及其局限》,276~278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