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特殊教育学术会议与国际交流(1 / 1)

(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主(参)办的学术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与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的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者们围绕“高等特殊教育的国际比较及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特殊教育学科与课程建设”等专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者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第一,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从“关心”到“支持”,政策环境逐渐改善;第二,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成绩与挑战并存,事业发展迎来“春天”;第三,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的现状、特殊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于2015年11月12日至14日在南京召开,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承办。本届年会以“支持保障、改革创新、提升质量”为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来自全国各地60多个高等学校及其他特殊教育机构、康复机构的22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召开正值我国三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制订的关键节点。为此,本届年会确定的“支持保障、改革创新、提升质量”主题,对于推动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探讨的内容包括:第一,回顾与展望:谋划“十三五”特殊教育发展;第二,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第三,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聚焦专业标准;第四,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亟待更多关注;第五,手语、盲文语料库建设:成果初现。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方俊明、肖非、吴佩芳、张阿妮、李萍英、王雁、刘全礼分别做了题为《从国家特殊教育实验区建设的成就谈未来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送教上门,特殊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台湾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困境以及未来的展望》《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研究的价值与视角探讨——以新疆为例》《融合教育:高功能自闭症学生的天分与未来》《“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内涵解析》《资源教室的过去今生》的主题报告。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学者们还围绕特殊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优质师资培养与需求、融合教育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和交流。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成果显著。通过本次会议,与会学者进一步交流和分享了特殊教育的前沿信息,探讨了特殊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加强了各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了校际间的友谊,对推动特殊教育的研究、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参)办的学术会议

2010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在北京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会议总结了上一届理事会6年来积极组织学术研讨、教学实验、技能大赛、师资培训和对外交流等活动,为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新成立的第六届理事会下设盲教育、聋教育、培智教育、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文艺体育、师资培训与课程改革专业委员会和对外联络部,并首次设立了顾问委员会。会议期间,王文湛、詹万生等专家做了“关于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推进教育改革和德育研究”等专题讲座。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特殊教育干部、特殊教育学校代表、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代表等80多人出席会议。

2012年10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智力障碍与发展障碍学术委员会、《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和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践成果交流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的近80名代表参加了活动。活动期间,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江苏省常州市光华学校、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特殊教育中心、湖南省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特殊教育学校、上海市闵行区启智学校、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8所学校重点介绍了各自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经验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会代表围绕对医教结合的认识和理解、康复训练课程的设计、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医疗诊断与评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医教结合是中国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和实践课题,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应加强交流,互相促进,着力探索本土化的医教结合区域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特殊教育学校实现医教结合多样化发展,更好地促进残障儿童有效发展。

2013年10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办、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特殊教育数字化学校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来自全国12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40多名校长、教师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谢敬仁回顾了近1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走过的历程,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学习交流国家最新的教育信息化动向,了解新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分享各地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研讨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困惑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上海师范大学蒋鸣和做了题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教育学革命”和“特殊教育信息化”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国内外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及通用学习设计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南京市聋人学校等8所特殊教育学校的代表进行了大会发言交流。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分组参观了北京市盲人学校、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和北京市海淀区培智学校的数学化校园现场。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公室主任李天顺出席闭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天顺在高度评价近1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成绩的同时,特别强调了特殊教育与信息化的同等重要性。他提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推动力和成败的检验标准是应用;要求大家在国家教育的大平台、大政策下,抓住机遇,发展特殊教育。本次大会还正式宣布启动第四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

201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国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特殊教育分论坛在北京召开。分论坛以“特质化发展: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追求”为主题,邀请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秘书长许家成担任主持人,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王雁进行专家报告。各学术委员会推荐4所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关机构代表进行交流,10所特殊教育学校(机构)代表进行汇报发言。来自山东、江苏、广东、河南、黑龙江、福建、湖北、北京、上海、四川、重庆11个省市近60名特殊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机构工作者出席会议。

此次论坛是特殊教育分会首次在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的框架内组织的特殊教育学术研讨活动。尝试参与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术活动,是基于当前以及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走融合教育之路;同时为了加强与中国教育学会以及学会其他分支机构之间的联系,运用中国教育学会以及其他分支机构的资源,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参与此次论坛交流的既有高校的理论研究专家,又有一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因此论坛的研讨既有理论方面的思考探索,又有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整场论坛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主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框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交流,不仅丰富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体系,而且总结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模式。通过交流研讨大家认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从程度上来看还没有真正成为专业,属于半专业,或者是准专业,专业定位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特殊教育教师是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职业之一。特殊教育教师应该从专业化的学习者、行动的研究者和支持性环境的创建者等角度实现专业发展;在不同的教育实践方面,要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以提高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整体水平。但是由于教师的个性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对教师专业的定向,包括今后的发展都是一个问题。特殊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跨越学科的领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因此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需要理论研究者的理论探索和一线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实践,还需要一些政策,包括一些制度的保证。

(三)《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编辑部主(参)办的学术会议

2012年5月,《现代特殊教育》理事会在南京成立并举办首届校长论坛。首届校长论坛的主题为“当前特殊教育的现状、热点与困惑”。来自全国的40多位校长围绕这一专题展开研讨。许多校长认为,我国特殊教育地位不断提升,正在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但同时,特殊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期望还有差距,尤其是投入不足,师资不足,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要求等,正在成为制约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因素。

2012年12月7日至8日,由《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主办、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承办的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系列活动——关注孤独症专题研讨会在苏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80位代表参加了活动。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少年的教育环境设计和教学方法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方俊明做了题为“自闭症儿童的跨学科研究”专题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杨广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成尚荣、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谢明、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夏峰等从多角度对校长沙龙和个案研讨做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校长范里就孤独症儿童的安置和教育介绍了学校的思考和做法,该校3位年轻教师做了“孤独症教学的国际化借鉴与本土化创新”主题发言。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参加这样的研讨会对本校今后开展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很有启发。本次活动为《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主办的特殊教育教学研究系列活动之一。《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从2013年开始继续策划、组织面对特殊教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全国性专题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2013年5月15日,《现代特殊教育》理事会第二届年会在重庆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一届理事会章程,宣布2013届理事会正式成立。会上,执行主编阮晓玲通报了理事会上一年度工作情况,介绍了杂志下半年的办刊思路和近期的重要选题。会议代表就本届理事会的活动安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2012年以来,《现代特殊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相关版面和栏目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支持特殊教育的要求,宣传党和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政策主张,传播科学的特殊教育教学规律,传达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关注教育教学热点。《现代特殊教育》策划的重点选题和撰写的重头文章,得到了教育部相关领导和广大读者的肯定及好评。下一步,该期刊将继续坚持抓好质量建设,进一步走进基层,贴近学校,拿出更多的版面推介特殊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经验,报道特殊教育发展的优秀典型和最新信息动态,研讨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推动办刊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3年7月17日至19日,由《现代特殊教育》杂志举办的“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系列活动——全国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研讨会”在绥化召开。此次活动由绥化学院和《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特殊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在这里聚集一堂,就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黑龙江省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也参加了研讨活动。在此次研讨活动中,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林宝贵为与会代表带来了“台湾聋人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支持性服务需求”和“台湾智障教育的发展现状”两场讲座,结合视频录像,生动地再现了台湾聋人大学生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以及智障教育的发展路径和面临的困难等;辽宁师范大学张宁生以“聋人沟通模式与聋校语文教学法评说”为题,对4种聋人沟通模式——口语沟通、手语沟通、综合沟通、双语沟通逐一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阐释。2位专家,3场讲座,角度不同,内容迥异,让与会代表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升了理念,明确了方向。在研讨会上,现执教于美国麻省圣十字学院的李颖和与会代表分享了自己学好汉语、英语、中国手语以及美国手语的心得体会。来自广东培英职业技术学校的聋人教师孙翰林,操着一口流利清晰的普通话,让与会代表惊叹不已。他那生动又不失幽默的口语表达,赢得了阵阵掌声和笑声。两位优秀聋人的成长故事有力地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使与会代表对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信心倍增。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杨七平、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的卢春凌以及绥化学院的靳开宇,分别围绕“聋人中职校的汉语教学问题”“融合教育模式下听障学生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分阶段教学法对聋人大学生汉语分层教学的启发”等主题,介绍了各自的经验与思考。

2015年1月9日,由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特殊教育实践创新与资源库建设成果分享”活动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安徽、湖南、山东、天津、海南、辽宁、青海13个省市的200多位特殊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现代特殊教育》主编阮晓玲主持。活动期间,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长宁区辅读学校、上海市盲童学校等的与会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方俊明、张福娟,中州大学特聘教授张宁生就发言进行了点评。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2015年11月14日,《现代特殊教育》(高教)专家研讨会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顺利举行,这是该刊自2015年1月正式创办以来首次召开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专家会议。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夏出版社的专家,以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领导与《现代特殊教育》(高教)编辑部编辑共31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主要有四个议题:刊物的特色与定位、提高刊物质量的路径与方法、扩大刊物学术影响力的对策和办刊过程中若干重要关系的认识。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四个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四)其他有关特殊教育学术会议与国际交流

2012年3月29日至4月1日,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主办,上饶市教育局和上饶市特殊教育学校承办的首届中国特殊教育高峰论坛在江西省上饶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70位学校校长参加了此次论坛,共同探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举办首届特殊教育高峰论坛,旨在为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搭建一个沟通和学习的平台,促进各特殊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在该论坛的主题单元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的王雁、肖非和邓猛分别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国特殊教育立法”“特殊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同与会校长分享了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的社区融合教育、北京市朝阳区安华学校的培智职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等办学经验,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同。在接下来的研讨单元中,校长们围绕“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发校本教材”“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2012年4月,首届中国蒙台梭利特殊教育研讨会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行。会议邀请国外专家做专题报告,与国内特殊教育工作者进行对话与交流。北京、江苏、广西、甘肃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本届研讨会由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共同主办,旨在对我国当前蒙台梭利特殊教育理念以及基层实践进行梳理、考察,加强中外交流和对话,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蒙台梭利教育的新图景。会议期间,与会者还举办了校长论坛和一线教授经验交流会,主要议题涉及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实践、蒙台梭利教学及延伸活动、省级和特殊教育学校蒙台梭利延伸教具研究等。

2014年6月,以“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特殊教育高峰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与会代表重点围绕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等展开务实研讨。活动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海南省海口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观看了残障学生的文艺表演和学生大课间活动,观摩了启聪部、启智部、启明部共17节教学展示课。

第四届海峡两岸特殊教育高端论坛暨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首届研讨会于2017年11月10日至12日在岭南师范学院举行,参加此次论坛与研讨会的人员共247名,此次论坛与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2篇,成立了2个工作坊,举行了6个圆桌论坛,完成了2个重点报告及会议综述报告。大会特别邀请了陈云英、邓猛、黄昭鸣、冼权锋(香港地区)、吴武典(台湾地区)做专题演讲,论述各领域的特殊教育新知。专题演讲的主题是融合教育的递嬗。五位专题演讲者从不同的专业视角触及融合教育的兴革演变,几乎涵盖我国融合教育发展递嬗的各个阶段。吴武典做了题为《特殊教育航向何方——台湾特殊教育政策纲领规划研究》的演讲报告,陈云英做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演讲报告,邓猛对融合教育本土化范式进行了反思,黄昭鸣做了《康复专业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演讲报告,冼权锋做了《香港融合教育的发展》的演讲报告。在大会重点报告中,岭南师范学院郑剑虹阐述了特殊教育的“特”在哪里,郑荣双的演讲阐述了自闭症学童干预模式的发展历程、特征及未来取向。会议还开设了自闭症实务工作坊、正向行为支持与问题行为干预,举办了特殊学校的转型、教师专业发展、融合教育、落实国际精英研习项目、辅助科技等6场圆桌论坛。本次会议专题演讲紧紧围绕融合教育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主题突出;论文发表创历年新高,质与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重点报告内容跳出传统学院派的思维,为自闭症干预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工作坊论述行为问题干预,获得了许多新的认知;圆桌论坛六大主题探讨了学术的发展。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设在岭南师范学院,由此带动了广东省特殊教育的发展。总之,本次论坛在学术发展、实务研讨等方面均获得全场参与教师的高度认可,使得特殊教育的发展成为“有源之水”,给特殊教育界注入了新的理念与研究方法,对未来特殊教育的持续发展会多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