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发展概况
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国家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学科与专业也获得发展,如教育康复学、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等,这为丰富特殊教育学学科内涵,扩展特殊教育学学科外延提供了条件。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有144所高校开设了康复治疗学专业或相关方向,56所高校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或相关方向,10所高校开设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或相关方向。教育康复学是2012年新设的专业,体现了特殊教育领域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另外,全国还有些高校的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是以培养为特殊儿童服务的专业人才为目的的,涉及特殊教育学学科知识,为特殊教育学学科外延发展提供了视角。相关专业中,尤其是教育康复学、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专业的学科属性定位中明显体现出越来越重视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与特殊教育专业的相关性也更高。
教育康复学是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下设置的二级学科。该专业由华东师范大学于2012年向教育部提出申请,于2013年批准。目前,陆续有8所院校的教育康复学专业获批。教育康复学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理念的指导下,整合教育与康复的手段和方法,为兼具教育与康复两种需求的人提供服务的一门综合科学。它涵盖教育学(包括特殊教育学)、康复治疗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教育康复学是特殊教育与康复融合之后的结果,其学科视域下涉及的研究对象包括特殊教育的所有对象,其专业知识涉及听力障碍、言语语言障碍、脑瘫、自闭症等特殊儿童的言语、听觉、认知、运动、社交等障碍的评定、康复、教育等工作。
康复治疗学专业主要以疾病、损伤患者等所需的相关专业服务为基础进行专业人员的培养。随着对残疾人平等权的重视,以及对健康与残疾内涵的认识变化,该专业越来越关注残疾人康复。目前,我国已有几所高校设立以培养儿童康复和残疾儿童康复人才为主的专业,如佳木斯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总体而言,以儿童康复为特色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康复治疗技术、临床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康复技能、人际交流能力和职业道德,注重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教育、残疾人联合会、民政局等系统从事儿童康复工作或康复教育工作。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培养具备听力诊断与听力康复、言语康复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从事听觉康复治疗等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其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在聋校、培智学校、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资源教室、医院的相关科室从事具有言语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和嗓音问题的人群的康复、教育及研究工作的专业工作者。从特殊教育学学科而言,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人员是特殊教育学学科团队工作的关键成员,是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不可忽视的相关专业力量。
(二)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
特殊教育相关专业基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这是随着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追求质的提升的必然结果。相关专业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促使特殊教育学学科立足于教育学一级学科,和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属性越来越获得实践支撑。借助相关学科的辅助与融合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的学科内涵,构建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
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为例,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福利院、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工作,以服务学前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和义务教育阶段低年级特殊儿童为主,能承担各类康复训练,熟悉或能承担特殊教育集体教学任务的双师型人才。该专业突出应用型特色,采用贯通式实践课程模式。“见习+实习”环节一直贯穿其中,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一般从一、二年级就开始通过见习观摩了解学科知识及其应用,在四年级进行三四个月的实习,以便较全面地了解各类障碍儿童、不同学段特殊儿童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功能领域的评估与训练等。由于教育康复学是师范专业,因此其人才培养计划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都融入了儿童康复的特点和需求,在人才培养上与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些相似之处,如重视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所培养的学生需具备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素养。不同之处在于教育康复学专业是为了补充特殊教育领域为特殊儿童开展康复课程的专业人员,所以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偏向于补充传统特殊教育教师所缺乏的康复素养。
在其他相关非师范专业上,其人才培养对特殊教育领域的价值在于促进特殊儿童专业服务团队的构建及运作,如运动康复、言语治疗、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专业人员;或者为不同学段的残疾儿童提供专门的服务,如职业教育。这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都比较重视产学研一体化,重视和医院、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培养,强化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课时上重视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注重所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资质和要求。
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例,该校为求突破,利用自身开办儿童康复专科专业的优势来开设本科课程,以培养从事儿童康复治疗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上,该校着重凸显儿童特色。任课教师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着重以儿童相关教学案例为主,组织学生到具有儿童康复特色的康复医院见习和实习,鼓励学生选择儿童作为康复对象来开展科研或实践活动。由于在儿童康复领域,除了脑瘫儿童、特定患病或损伤儿童对运动康复有大量需求外,听力障碍、孤独症等儿童不存在或存在较少的运动康复需求,而对语言与言语治疗有较多需求,如进行统一化培养,不利于学生充分掌握主要治疗技术,影响培养质量,因此,该校康复治疗学专业采用分专业方向培养的思路,专门设置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三个方向,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康复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三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方向课程各具特色外(两个专业方向总学分均为30学分),其他课程设置总体保持一致。
另外,残疾人职业教育也是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范畴。由于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部分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进行的。2016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教育部共同启动了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等59个残疾人康复机构和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等59所职业院校为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周期为三年。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有关专家启动了试点系列教材编制工作,确定将编写《康复医学概论》《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康复护理》《物理因子治疗技术》5本教材。
(三)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
特殊教育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基本都从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两方面进行。有些学校为了突出特色,或以某一类障碍儿童康复为主,或以随班就读学校师资培养为主,或以儿童康复为主,或以地域及提供地域服务为主。课程设置也体现出这类特点。
例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听力与语言障碍,以此为特色和亮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其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类。
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言语科学基础、听力学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嗓音障碍测量与矫治、康复听力学、口部运动治疗学、临床语音学、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实验心理学等。除此之外,该校还将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评估、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重度与多重障碍儿童教育、注意缺陷儿童的评估与训练作为扩充课程,加强与特殊教育学学科的联系,方便毕业生从事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工作。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设置专门以儿童为对象的课程,如儿科学、特殊儿童康复学、引导式教育、儿童心理学等,还在一些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儿童的相关内容,以此凸显儿童康复特色(具体参见表9.2)。
表9.2 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设置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