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特殊教育学作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理论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显现出学科知识体系层次性、交叉性与发展性的基本特性。尤其是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特殊教育学在教育活动场域中,与其他分支学科不断交杂,在实践活动中吸收其他教育学分支学科的知识,不断转换形成自身层级结构中的对应分支知识,使自身学科知识体系得以不断拓展,学科内容范围不断扩大。比如,根据特殊教育实践的特殊性,吸收教育哲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特殊教育哲学的系统研究;在实践中认识到特殊教育管理涉及比普通教育管理更宽泛的领域,吸收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初步探索了特殊教育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我国特殊教育实践不断发展,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吸收这些教育学相关分支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出现了学前特殊教育、高等特殊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等学科研究成果。
(一)出现成果专著,标示特殊教育哲学的分支学科初显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主题=特殊教育”并含“主题=哲学”进行检索,在获得的期刊论文中,手动删除会议征稿、书评、报纸等,最终获得有效学术论文23篇。国内最早从哲学角度对特殊教育进行思考的论文是葛新斌的《人的基本特征与特殊教育的开展——哲学人类学对特殊教育的启示》[1]一文。在1997—2004年,只有2篇涉及特殊教育哲学问题的论文。
在2005年以后,特殊教育哲学问题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一些研究成果发展在《中国特殊教育》和《现代特殊教育》等重要学术期刊上。例如,盛永进的《关于特殊教育研究哲学化的思考》和钟经华的《从特殊教育术语反思对残疾的认识》都发表在2005年《中国特殊教育》杂志上。盛永进一文重点阐述了特殊教育研究需要一个对特殊教育本身进行反思的哲学化过程。哲学化的关键在于:关注价值论应然研究,使特殊教育研究根植于深厚的理论基础;重视概念逻辑方法,使特殊教育达到真正有深度的理论研究,进而对特殊教育做出本质的、逻辑的归纳和概括。钟文指出,特殊教育术语的使用,反映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对残疾人认识不断进步的过程,也反映了当时的教育理念和特殊教育的哲学思想。
此后,研究者们从《全纳教育的哲学基础:批判与反思》(邓猛、肖非,2008),《论“人本特教”及其人本主义哲学基础》(甘昭良、王梅,2010),《特殊教育何以可能——一个基于残疾儿童少年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追问》(王培峰,2010),《全纳教育的实践困惑及其反思》(杨明利、张宁生,2010),《残疾人教育补偿的哲学思考》(王培峰,2011),《缺陷、缺陷补偿与教育:一个哲学的审思》(王培峰,2011),《略论文化哲学视野中的特殊教育》(盛永进,2012),《特殊儿童生活与教育的哲学思考》(王培峰,2012),《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与本土化构建》(邓猛、刘慧丽,2013),《从保障生活到促进发展: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价》(赵萌萌,2013),《融合教育的哲学思考》(王振洲,2016),《当代特殊教育知识:建构逻辑、特征与启示——基于建构主义的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审视》(王培峰,2017),《视障学生社会适应的哲学思考》(梁纪恒、王培峰,2018),《共生理论视域下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反思》(赵斌、杨银,2018)等专题对特殊教育的相关哲学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为我国特殊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有助于我国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的本土化构建。
在这期间,对特殊教育哲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有两个。其一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华东师范大学方俊明编著的《特殊教育的哲学基础》,围绕特殊教育的本质、价值论、方法论、学科基础等特殊教育中的元理论问题,探讨了特殊教育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同一性与特殊性的比较中论述了特殊教育和德智体美劳教育,以及学前融合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等问题的哲学基础;同时,借鉴西方的哲学思想,结合我国实际,指明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其二是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培峰著的《特殊教育哲学:本体论与价值论的研究》,在内容编排上分为四篇八章。首先主要从本质主义和存在主义两大哲学思维的立场对特殊教育本体存在的根据、概念、内涵、知识进行自我前提性批判,厘定特殊教育的本体存在,提出了“特殊儿童关怀理念”和“特殊儿童意向性关怀意识”的特殊教育存在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审视和建构特殊儿童的存在观;其次,在前面特殊教育本体论认识的基础上,批判分析了关于特殊教育的价值认识,并借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了特殊儿童存在论和价值论;然后,主要从特殊儿童存在论和价值论的认识视野出发,对特殊教育之于特殊儿童生命尊严、自由和权利的价值,特殊儿童生活的价值,特殊儿童缺陷补偿的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从做好特殊教育的希冀出发,基于全纳教育与隔离教育统一的可能,从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的视野审视全纳教育,并提出建构全纳教育的理想。
(二)出版同名教材,推动特殊教育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发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篇名=特殊教育”并含“篇名=管理”进行检索,在获得的期刊论文中,手动删除会议征稿、书评、报纸等,最终获得有效学术论文81篇。在1998—2004年,国内只有9篇论文对特殊教育中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有3篇文章都发表在1998年,有2篇是介绍英国特殊教育管理的,可见特殊教育管理的研究并未受到研究者们的很多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特殊教育管理模式: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王玉琼、王玉娥,2003)是此后我国特殊教育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高引论文,成为我国特殊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2005年《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编辑部开辟了“以管理促发展——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管理笔谈”专栏,组织多名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探讨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与发展问题,拉开了我国特殊教育管理问题研究的序幕。2006年,全国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顺利召开,教育部主管特殊教育的副司长李天顺发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管理,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吹响了我国特殊教育管理问题研究的号角。此后,基本上每年都有3篇以上的关于特殊教育管理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发表。尤其是2013年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许巧仙(2008)、梁好(2009)、张彦云(2013)、高飞(2016)、张洁华等(2016)对特殊教育管理体系或行政管理进行了专门研究,刘岚(2007)、李俊强(2008)、张红馨和蔡慧敏(2009)、李彦群(2010)、牟玉杰(2011)、黄年春(2011)、胡美芬(2012)、童月(2012)、常建文(2013)、张萍(2013)、高春英(2013)、杨大明(2014)、管文娅(2014)、竭明(2015)、王新明和王称(2015)、费立新(2016)、杨运强(2016)、韩媛(2016)、闫洪涛(2016)、张彦春(2016)、何建芳(2016)、陈家梅(2017)、赵晓玲(2017)、王玥(2018)、熊紫媛(2018)、姜艳(2018)对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进行了专门研究,徐白仑和纪玉琴(2010)、莫伟军和邵立锋(2012)、陆振华(2014)、刘明清(2014)、王振洲和唐丹(2018)等人对随班就读管理进行了专门研究,初传学(2009)、邱淑女(2010)、郑维琼(2010)、周健儿(2015)、夏娟飞(2016)等人对特殊教育管理信息化进行了专门研究,鲁毅光(2011)、郭永(2013)、毛倩和袁玉萍(2013)、王婷婷(2013)、丁显洲(2014)、何先波等(2016)、何燕春(2017)、张玉红等(2018)、唐丽琴(2016)对高校特殊教育管理、继续教育管理等进行了专门研究。
2007年,蒋云尔主编、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学者集体编著的《特殊教育管理学》是我国特殊教育管理学的第一本教材,也是第一部对我国特殊教育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论著。该书借鉴教育管理学和管理学中的成果,将特殊教育管理学界定为研究特殊教育中的管理现象,揭示特殊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规定其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特殊儿童(如听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智障儿童、学习困难儿童、自闭症儿童等)教育场域中的各种管理现象。该书论述了特殊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特殊教育管理学的性质以及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讨了特殊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从操作层面分别探讨了特殊教育行政管理、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该书承认特殊教育管理的维度比较广,教育、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福利、医疗等机构都与特殊教育有关;特殊教育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特殊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和探讨。该书指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呼唤特殊教育管理理论的诞生,特殊教育的实践迫切期望特殊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这有助于对这一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通过制定特殊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全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宏观指导,通过制定特殊教育计划层层推进落实特殊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具体要求,通过特殊教育督导加强对特殊教育行政管理和特殊教育教学的检查、监督和指导,是我国特殊教育行政管理的一大特色。进入21世纪后,一大批专家学者围绕特殊教育政策、法律、规划(计划)、督导(评价)发表了多个有创见的重要成果。比如,《特殊教育管理者眼中的全纳教育:中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研究》(邓猛,2004),《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及政策建议》(赵小红,2008),《近25年中国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变迁——兼论随班就读政策的发展》(赵小红,2013),《中国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彭霞光,2011)等论文都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成果。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培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特殊教育政策:正义及其局限》一书,是这一领域研究的第一本专著。该书按照特殊教育政策及其分析的基本理论—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分析—几个关键环节和领域的政策思考的逻辑与结构,分三篇六章,对我国特殊教育政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从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视角,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现实,立足残疾人基础教育阶段的宏观特殊教育政策进行分析,通过政治哲学审视和特殊教育政策内容分析、价值分析、伦理分析,系统地阐述了特殊教育政策的概念、哲学基础、结构要素、政策分析的标准,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时代诉求和应该实现的政策回应。该书基本厘清了特殊教育政策的内涵,从政治哲学立场揭示了特殊教育政策的优势及其局限,借鉴公共政策领域和普通教育领域教育政策分析方法,建立了特殊教育政策内容分析、价值分析、伦理分析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特殊教育政策总体结构体系、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局限;同时,对几个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特殊教育发展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阐述了特殊教育政策正义是对残疾人成长发展最根本、最现实的关怀,是国家意志的制度正义的体现。
(三)吸收与实践并重,学前特殊教育分支学科不断发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主题=学前特殊教育”进行检索,在获得的期刊论文中,手动删除会议征稿、书评、报纸等,最终获得有效学术论文247篇。国内最早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论文是《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教育》(周兢、程晓樵,1995)一文。这篇文章对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教育从安置形态、课程结构和师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1995—2004年,已有12篇论文对学前特殊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除周兢和程晓樵一文之外,马庆发(1998)对瑞士学前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的介绍、张燕(2003)对北京市学前特殊教育的调查与思考、焦云红等人(2004)对河北省城市普通幼儿园学前特殊教育调查与分析等重要成果都是此后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2001年由陈东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特殊教育》作为“迈向21世纪的上海幼儿教育”系列丛书之一,2002年由周兢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也对此后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至今,尤其是2008年以后,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从2008年开始,每年发表“主题=学前特殊教育”的论文都有十余篇。从2005年至今,一些关于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特殊教育》等学术期刊上,如《学前融合教育:理想与现实——基于一名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叶增编、吴春玉、廖梅芳,2009),《特殊儿童家长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查研究》(谈秀菁,2007),《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研究》(杨福义、张福娟、刘琳,2009),《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黄永秀、赵斌,2008),《学前特殊教育:创建和谐社会不应忽视的领域》(朱宗顺,2005),《幼教工作者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问题的态度和意见的调查研究》(孙玉梅,2007),《美国学前阶段特殊教育全纳安置模式述评》(余强,2008),《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相关概念解析与评价工具的理论构想》(胡碧颖、李克建,2012),《近年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刘敏,2012),《浙江省学前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朱宗顺,2008),《0-6岁特殊儿童教育体系建构策略研究》(谈秀菁,2009),《试论学前特殊儿童生态化支持保障体系的建构》(李欢、王苗苗、孟万金,2013),《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分析》(刘敏,2013),《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开展状况述评》(张磊,2011)。也有一些硕博论文以学前特殊教育为主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如《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吕晓,2012),《湖北省幼教工作者学前融合教育观念与态度的研究》(孙玉梅,2008),《学前融合教育促进普通幼儿亲社会行为获得的实验研究》(王宇,201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万慧颖,2014)。
雷江华主编的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作为教育科学系列教材之一,对学前特殊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该书分五编,第一编(5章)主要介绍学前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政策法规、体制与模式、教学与管理,概括为“总论”;第二编(4章)主要阐述生理发展障碍、智力发展异常、语言发展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特殊儿童教育,概括为“对象论”;第三编(6章)主要探讨特殊儿童生活保健、感统训练、行为矫正、语言矫治、游戏治疗、综合干预训练方法,概括为“方法论”;第四编(2章)主要明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以及评估,概括为“目标论”;第五编(1章)主要分析学前特殊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教育人员培训以及研究策略,概括为“条件论”。苏珊·R.桑德尔等著,王燕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学前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实用手册》(第二版)是美国学前融合教育和早期干预领域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通过理论陈述、生动案例、实用表格的形式讲解融合幼儿园中如何建立教学辅助模式,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适宜的班级支持,包括评估幼儿园融合环境,如何针对特殊儿童的需要进行课程调整,如何将特殊儿童的发展目标融合到班级活动中来进行嵌入式教学,如何管理特殊需要儿童的挑战性行为等。内容具体翔实,理论深入浅出,方法易于操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融合教育策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杨鹃,2015)一文从学前融合教育理念、相关人员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态度、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刘敏,2012)一文分别以学前融合教育、幼儿融合教育、儿童融合教育、学前全纳教育、幼儿全纳教育、幼儿园随班就读、学前随班就读为检索词,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获得1999—2010年相关研究文献103篇。分析发现,从2003年以后,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论文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2008年最多。但是,大部分论文是介绍国外学前融合教育的模式、经验以及理论层面的研究分析的,实证研究,尤其是科学、定量的调查研究或效果研究较少,仅29篇。真正涉及特殊需要儿童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个案研究只有7篇。近几年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第一,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必要性;第二,学前融合教育的安置模式;第三,学前融合教育的教学策略。由此可见,关于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开展情况的研究还十分缺乏。
(四)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已自成体系
《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郭文斌、张梁,2018)一文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了关键词共词分析,并绘制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直观呈现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前沿领域和学科知识的信息交汇聚点,从不同层面展现了这一学科领域发展的概况,明确了其学科结构以及研究热点和重点等。研究者在中国知网总库中查找主题词为“残疾人”并含“职业教育”,以及从属残疾人大类下的各类残疾群体,如“盲人”“智障生”“聋生”等相关关键词并分别含“职业教育”的2018年5月以前的科研文献,去除会议纪实、会议评述、招聘启事、通知公告、学校简介等非规范性文献和重复文献后,最后确定有效文献为473篇。各年度详细数据如图8.1所示。
图8.1 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相关文献统计
[引自《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郭文斌、张梁,2018)]
从图8.1可以看到,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13—2015年,文献刊发数量出现巨大增幅。由此可见,该领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郭文斌和张梁(2018)的研究表明:第一,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正在逐渐从基于现状、宏观问题的描述分析,向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课程、专业设置、教育模式、职业意识等中观层面转变;第二,相对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研究而言,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受到广大研究者的更多关注,今后的研究将更多关注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与协同发展;第三,以往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多围绕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三类残疾学生展开,从最初以听觉障碍学生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教育,逐渐向以智力障碍学生和视觉障碍学生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教育扩展;第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以往残疾人职业教育大多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现就业为目标,当前职业教育力图打破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职业教育更具人文精神,将发展残疾学生基本生活能力、实现全面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作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何侃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主要讨论我国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针对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的诸多发展性问题,提出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对策,形成包括制度设计和机制培育的政策建议,引领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科学有序发展。
综合可知,我国以往残疾人职业教育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中高等职业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残疾人职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设置等领域。可视化图谱可以预见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的趋势是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从宏观向中观转变;中高等职业教育逐渐贯通,衔接问题得以重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三大类学生,尤其以视觉障碍学生为主;残疾人职业教育内涵不断丰富,逐渐打破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的观念。此外,研究中知识图谱反映出来的以下问题值得研究者深思和关注:第一,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制保障亟待完善和强化;第二,凸显智力障碍者职业教育的人职匹配性;第三,加大对熟练掌握残疾人特殊教育技能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