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1965年,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做了关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当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对整风运动的要求、方法、步骤做出了具体部署。这次整风运动的宗旨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在全党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的教育,以期造成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舒畅心情的政治局面。整风运动正式开始后,我国出现了复杂情况。
经过反复动员,广大师生员工纷纷提出一些批评意见。绝大多数人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本着知无不言的“鸣放精神”,热情帮助党整风。参与人的态度是诚恳的,所提意见也是善意的,反映的主要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僚主义等方面的问题,如学习苏联生搬硬套不结合实际,学校各级行政领导有职无权,师资培养工作上存在宗派倾向,学校某些领导人严重脱离群众等。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指出在整风运动中极少数人趁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进攻;他们是资产阶级右派,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立即反击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从此,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反右派运动开展起来了。
反右派斗争改变了党的八大的路线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广大知识分子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被戴上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长期备受歧视。这不仅给知识分子个人,而且给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58年3月29日至4月8日,教育部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提出了“反掉保守思想,促进教育事业大跃进”的口号,以切合当时广大工人、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后所产生的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的强烈要求。同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全国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等任务,这些对教育的“大跃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左”的错误,在1959年“反右倾”斗争后再度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巨大的财政赤字,市场紧张,加上连续几年的大面积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就在我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的时候,苏联政府又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协议,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也趁机对我国进行破坏。
在严重困难面前,中共中央认真调查研究,着手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于1960年11月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次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两件事标志着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的指导方针有了重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