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是历史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也和自然科学一样,迎来了百花齐放的灿烂之春。一系列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特殊教育学也得以发展。“而且,在今天,无论是就不同的学科来看,还是就同一学科在世界各地的不同表现形态来看,学科的内在凝聚力和灵活性都有程度上的不同。”[11]说到底,这是由人文社会学科所具有的民族性、区域性和人文性特点所决定的,即它总要以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实践为宗旨。为此,特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势必具有民族性和本土化特征。

新时期,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诚如福柯所言,学科的构建过程也是政府意志介入的过程,国家政权的力量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引导着学科往实用的政策方向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政策不断细化与发展,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特殊教育投入逐渐增加,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强化和细化。及时总结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学科诸要素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特殊教育学理论的不断深化。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是既具有学科发展所需的内在动力,也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获得必要的权力支持后合理地构建起来的。鉴于学科要素一般由研究队伍、大学课程设置、学术组织、学术期刊及学术著作构成,本书对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的学科要素分述如下。

(一)特殊教育学学人的学术共同体形成并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的签署,特殊教育逐渐成为新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殊教育学校一直是我国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的初步探索期,由于国家政策文本当时只涉及盲学生、聋学生,因此特殊教育学学人最初的探索主要针对视力障碍和听力障碍,致力于新中国盲童、聋童的教育研究与实验,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开始初步尝试探究智障儿童的教育。培智班、培智学校应运而生。但是,此时特殊教育学学人更多地从事特殊教育实践探索,也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彰显了特殊教育学学人的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只是此时的特殊教育学学人分散于全国各地,没有形成具有学术组织和定期开展学术活动的稳定的学术共同体。鉴于特殊教育学学人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国家对特殊教育学制的认识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强调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建立隔离式的教育形式,学制与普通教育不衔接,文化教育与劳动及职业教育同时实施。与此同时,特殊教育在形式方面呈现出多种探索,不仅存在大量公办的特殊教育,而且民办特殊教育也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职业教育。伴随20世纪60年代培智班的建立,聋生、盲生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情况也出现了。这样,最初的融合教育探索也产生了。

改革开放后,伴随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学学人的队伍不断壮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我国教育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公平性等属性得以确立。中央政府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催生了一批特殊教育学专业。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纷纷设置特殊教育学系科,还设置了独立建制的高等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促使从事特殊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二)大学设置特殊教育学专业并开展授课

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同样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以特殊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教育学同样得益于有利的高等教育条件。在大学设置课程是学科地位得以确立的要素。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与发展历经如下过程。

师范大学创办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并设置课程,推动了特殊教育学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特殊教育研究室,1986年开始招收特殊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与心理学科基础、精湛的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家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和相关研究部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康复服务及研究工作。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医学基础、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特殊教育史等。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成立于1987年,致力于培养在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关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的人才,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各类特殊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学校,学生毕业后一般承担学校或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体能、语言、心理等康复工作。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评估、特殊儿童病理学、教育听力学、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特殊学校教材教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心理测量及特殊学校实践等。

特殊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师范大学的建立与增列,提升了特殊教育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北京师范大学于1993年和2005年相继建立特殊教育学硕士点、博士点。2008年,特殊教育学被教育部定为首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高学历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人才。华东师范大学于2000年率先设立我国第一个特殊教育学博士点,2001年特殊教育学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师范院校甚至非师范院校纷纷开设特殊教育学专业,使得特殊教育学的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截至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全国共有56所高校招收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15所师范院校及非师范院校具有了博士生招生资格。这些高校试图通过对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资及管理人才的培养,支持和推动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1982年,教育部创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予以资助。这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隶属教育部管理。1997年学校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2002年升格为大专院校,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成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开启本科办学,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该校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及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首批残疾学生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江苏视障人员教育考试支持研究中心。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设有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康复科学学院、音乐学院、语言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残疾人事业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办公室)11个学院,共开设38个本、专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教育学和公共管理学为“十三五”省重点建设学科。

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0.6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15种,收藏电子图书297.9万余册。馆藏结构以特殊教育与残疾人事业类、师范人文类为主,其中盲文书籍馆藏量为全国高校第一。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86个,校外实习基地129个。校内建有国内第一所教育类专题性历史博物馆——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馆藏特殊教育类实物与文献2300余件,内设通史馆、文献馆、技术馆、体验馆、残疾人集邮馆、影视馆等。

可见,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迅速,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攀升,人才培养目标日益明晰,通过大学专业设置并开展授课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推动特殊教育学进步。

(三)特殊教育学学术组织建立并定期开展学术活动

学术组织的建立及其定期开展的学术活动,是衡量学科得以确立的重要因素。特殊教育学学科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特殊教育学领域尚未建立起本学科的学术组织。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我国学科建设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彰显了勃勃生机,形成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下设的两大学术组织。定期的学术活动与交流得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不断加强。

首先,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成立,这是特殊教育学学术组织。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成立大会于1982年10月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参加大会的有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代表和与特殊教育有关的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的代表共计153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迪生,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副主席黄乃,教育部特殊教育处负责人高先丙,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象晃,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吕良以及云南、江苏、内蒙古、北京等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民政厅(局)和盲人聋哑人协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要开展基础特殊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与交流活动。自创建以来,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始终坚持以为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特殊教育科学服务,为第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服务,当好教育行政部门的助手和参谋为宗旨,充分发挥群众性学术团体的优势,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教学研究与实验、师资培训、论文评比、对外交流等活动,为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开展,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成立,促进了特殊教育学的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是经过5年的筹备,经中国民政部批准,于2005年10月21日宣布正式成立的学术团体。学会宗旨是在高等教育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团结和组织承担高等特殊教育的院校师生,开展有关残疾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与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信息交流、学术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充分利用特殊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工作任务是适应我国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职业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学科水平和教育质量,深入研究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学会将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宗旨和要求,组织会员学习国家有关发展残疾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法规文件,申报科研课题,建立实验基地,评估鉴定和推广研究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的第一届理事长是北京师范大学朴永馨,秘书长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曲学利。第二届理事长是华东师范大学方俊明,秘书长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滕祥东。第二届学会的秘书组设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理事长办公室设在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第一批理事单位15家,第二批理事单位57家。下设研究机构及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第一,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部:盲人高等教育、聋人高等教育。第二,教师教育研究部:融合教育研究、政策法规研究。第三,残疾人职业教育。第四,特殊儿童基础研究部:听力障碍儿童研究、视力障碍儿童研究、智力障碍儿童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研究、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研究、学习困难问题学生研究、超常儿童研究。

(四)特殊教育学专门性学术期刊及著作相继出版且成果丰硕

专门性学术期刊及著作的问世与出版,是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志和要素。新中国特殊教育学专门性学术期刊主要包括《现代特殊教育》与《中国特殊教育》。其中,《现代特殊教育》早于《中国特殊教育》创刊。特殊教育学专门性著作、教材的出版略晚于专门性学术期刊的创刊。

首先,特殊教育学专门性学术期刊的创刊与发展。《现代特殊教育》创办于1992年,系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委托原江苏省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特殊教育专业期刊,现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其办刊宗旨是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为特殊儿童少年群体和特殊教育教师发展服务。读者对象是全国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有残疾学生就读的普通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残疾人康复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特殊教育行政管理和科研人员,大、中专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热衷于特殊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主要内容是宣传国家有关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推介特殊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经验,报道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动态和优秀典型,研讨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为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学术研究,更好地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服务,2014年6月30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筹)与江苏省教育报刊社签订协议,合作主办《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现代特殊教育》设综合和高教两个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负责主办《现代特殊教育》(高教)。双方各自成立编辑部,负责各自的编辑、出版与发行等工作。《中国特殊教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编辑出版。该杂志于1994年3月创刊,当时刊名为《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由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特殊教育的研究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师资与儿童的研究,因此,1996年4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正式更名为《中国特殊教育》,现为月刊。《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的创办填补了我国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领域无学术性刊物的空白,并且很快成为国内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核心刊物,对全国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与国际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期刊设置栏目有特殊教育理论研究、听力障碍研究、视力障碍研究、智力障碍研究、评估与测量、治疗与康复、孤独症研究、学习障碍研究、超常教育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研究、职业教育与高等特殊教育等,力求全面反映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各个领域最新动态。许多大学学报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大学学报扩充与设立特殊教育专门栏目,也推动了特殊教育成果的发表。

其次,特殊教育专门性论著,包括教材与著作的出版。1980年以《特殊教育概论》为书名的著作首次出版,1992年较为权威的同名书出版,1998年又有同名书出版。其中,1992年的《特殊教育概论》于1999年修订,由特殊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对残疾儿童的基本认识、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针和教育体系、盲童的教育、聋童的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其他缺陷儿童的教育、特殊教育教师九章内容构成;此外,还补充了超常儿童的教育、违法和轻微犯罪儿童的教育,将这些作为选学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概论性质的知识体系。此后,同名教材与著作层出不穷。以《特殊教育学》命名的教材最早于1995年问世。全书体例较为完整,较具权威性。全书正文共分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特殊教育的一般问题,分别是特殊教育的对象和分类、特殊教育对象的鉴定、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特殊教育的体系、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特殊教育的基本观点、中国特殊教育的立法、特殊教育的发展动向;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包括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听力残疾儿童的教育、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情感和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肢残和病弱儿童的教育、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后教育;第三部分为特殊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包括特殊教育机构的建立和任务、特殊教育机构的领导和管理、特殊教育机构工作的评价、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2005年,另外一本较权威的《特殊教育学》出版,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20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上篇与下篇两部分。上篇为总论,由特殊教育概述、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特殊教育的评估5章构成;下篇是分论,由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肢体障碍和病弱儿童的教育、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多重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超常儿童的教育、特殊儿童的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特殊儿童的家长教育、高等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5章组成。

最后,特殊教育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演进呈现出自身的特征。分析特殊教育学成果我们就会发现,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的理论演进具有自身的特征,具体体现为从全面学习苏联转向对欧美特殊教育理论的借鉴与引进,从对特殊教育方针任务的认识与阐释转向探究特殊教育基本规律,从对特殊教育对象的传统认识与阐释转向马克思主义残疾人观,从隔离教育理论转向融合教育理论研究,从苏联课程模式转向全面课程改革理论探究。我们也会发现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在对学科自身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也不断发生着转变。具体表现为在对特殊教育性质的认识上,呈现出了学术争鸣的局面,包括特殊教育与残疾人终身发展的关系、特殊教育与整个教育的关系、特殊教育与全部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关于“特殊教育”与“特殊支持教育”的讨论、关于“医教结合”观点等方面的争议;在对特殊教育对象的认识与阐述方面,由关注盲学生、聋学生、智力缺陷学生为主向“零拒绝”转变,由残疾学生向特殊学生再向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转变,特殊教育对象的种类不断扩大,定义发生变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在特殊教育理念上,从隔离教育向全纳教育和融合教育发展;在特殊教育目标上,从补偿缺陷向开发潜能迈进,将以人为本的学生本位与立德树人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相结合;在特殊教育内容上,从注重文化教育与劳动及职业教育转向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的研究和通用手语与通用盲文的研究;在特殊教育形式上,由特殊教育学校骨干与特殊教育班为主,向随班就读与同班就读的讨论、融合教育与多种办学形式的讨论发展;在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与培训上,从注重特殊师范教育的培养途径转向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再造的认识,具体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态度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认同,随班就读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等;在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上,由倡导和关注特殊教育投入向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研究、特殊教育经费数量的变化、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变化、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变化、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转化。

总之,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理论发展迅速。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突出表现为特殊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特殊教育学的课程与教学论的进展。同时,新中国特殊教育学体现出独有的特征,即新中国特殊教育学从经验及实验升华为理论,不断走向科学化与体系化,从国际化走向本土化,逐渐彰显出独特性与独立性。然而,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架构都主要是由概念和内含于概念体系或模式之中的逻辑线索及以此为基础的分析模式构成的。鉴于此,我国特殊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有待进一步建构。以动态的特殊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教育学并不排斥自身学科体系的建构。学科队伍也有待进一步建设,以形成应有的规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的德育论研究有待提升,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的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也亟待加强。

三、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史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一)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史研究的意义

1.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史研究的实践意义

一方面,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史的研究能够推动我国社会文明进步,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实现。特殊教育学史的研究内容是建立在特殊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史实基础之上的,旨在描绘特殊教育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曲折中前进的完整历史图像。特殊教育学学科本身始终关注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人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教育。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残疾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8500多万的残疾人口数量体现着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社会需求与时代意义。人们也普遍认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已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公平正义与文明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步伐,将特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相对完整的特殊教育体系得以逐步形成并持续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152所,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42所相比,增长速度喜人。有着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儿童能够有相对充分的机会接受学校教育。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急切呼唤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能给予其科学理论指导。由此可见,特殊教育学学科的产生与形成始终离不开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同时也能够反过来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史的研究能够为当下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性、本土化的智力支持,为国家进一步办好特殊教育提供政策制定与制度建设的咨询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特殊教育”。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关心特殊教育”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支持特殊教育”,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办好特殊教育”,将党和国家提升到了特殊教育办学主体的地位,实质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实现了质的提升。党和国家正越发意识到,办好特殊教育对整个教育体系乃至全社会获得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想解决现实问题,必须回过头来反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殊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以觅得可借鉴的历史经验。事实上,因为一定社会文化的协调性与连续性,无历史或反历史的教育实践是极容易遭遇障碍的。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史是研究者对特殊教育学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展开的一种寻找与叙述的过程,也是一种形塑与重构的过程,更是一种探究与创造的过程。就其能够发生的现实作用而言,它的的确确能规范和指导改革者、研究者、实践者的特殊教育活动。历史使人明智,对过去的考察能够为我们今天特殊教育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路径与方向,并为解决当下特殊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提供宝贵的经验。

2.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史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一,将特殊教育学史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激发特殊教育研究者新的学术热情,有效拓展特殊教育研究领域。从现实状况来看,特殊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一直以来较倾向于实践层面。特殊教育学发展到今天,究竟具有什么特点,又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究竟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体系等学科本身的建设问题,都有待研究与反思。当前,特殊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许多理论停留在经验描述的层面,普遍缺乏建设学科元认知的意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殊教育学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史料的挖掘、收集、梳理、解读,既能填补当前特殊教育学相关研究的空白,又能帮助特殊教育学人清楚地对本学科的过往建立明确的认知,并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未来走向,增强特殊教育学学科自觉,使学科发展呈现自主性、独立性。

第二,特殊教育学史是我国教育学史的一个次级研究领域,详细梳理我国特殊教育学的发展历史,能够有效拓展我国教育学史的研究范围。现有的中国教育学史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相对边缘化的特殊教育学向来不是教育学界所关注的重点。开展特殊教育学史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体系。

第三,特殊教育学史的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如上所述,本书展开的研究描绘了特殊教育学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展的完整历史图像,能够同时完善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史的研究体系;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填补空白来充分展现我国教育学发展的面貌,为我国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开展特殊教育学史的研究能有力地明确和稳固特殊教育学在整个教育学学科群落中的存在价值,改善特殊教育学目前的弱势与边缘化状态。

(二)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史研究的思路

1.编写的思路与框架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殊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全书正文内容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上篇、中篇、下篇、结语。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写作内容、全书写作的思路框架等内容。首先对我国残疾人与特殊教育的历史进行简单的回顾。这一部分的历史回顾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前的残疾人教育进行历史溯源,再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特殊教育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对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概况进行简述。接下来,从研究的范畴和要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三个方面介绍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史。研究的范畴和要素部分界定了特殊教育学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介绍了特殊教育学史研究的主要范畴和基本要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部分介绍了特殊教育史研究与我国社会发展、教育学史研究以及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思路和方法部分介绍了特殊教育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上篇部分:主要介绍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的学科探索期。学科前探索时期为1949年到1978年,主要从时代背景、实践探索、理论的初步探索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时代背景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环境的逐步变化,这些变化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创设了相关的发展背景。实践探索从政策法规与政府支持、师资培训与教师管理、特殊学校办学与随班就读、特殊沟通手段这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理论的初步研究部分详细列出了学科前探索时期在盲教育、聋教育、其他障碍类型教育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并呈现出相关特殊教育学术期刊、代表性著作、学术团体与学术会议、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中篇部分:主要介绍从1978年到2005年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初创期,主要从时代背景、知识体系的初步建构、发展成果与载体的初步建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时代背景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学研究背景以及残疾人工作背景。知识体系的初步建构包含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与政府支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建,特殊教育分类办学与学校管理,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安置模式——随班就读的实施,特殊教育沟通手段的发展。发展成果与载体的初步建构包含学科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学人构建、学术刊物与代表性著作,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与学术会议,专业与学位点的建设,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

下篇部分:主要介绍从2005年至今新中国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期,具体从时代背景、知识体系与建构、发展成果与载体的快速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实践探索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与政府支持、师资培养体系的发展、实施形式多元化的拓展、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通用手语与通用盲文这五个方面。在这一阶段,特殊教育学学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篇从学科要素出发,从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形成与拓展,学人构建、学术刊物与代表性著作,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与学术会议,专业与学位点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六个方面展开论述,详细介绍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快速发展的表现。

结语:主要介绍从1949年至今特殊教育学发展的基本成就,并分析当前特殊教育学发展的缺陷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新中国特殊教育学未来发展进行愿景展望。

2.学科发展分期的具体划分依据

对研究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而言,其合法性存在所依托的学科要素的形成是对其进行学科演变历程阶段划分必须参照的科学指标。研究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史,也概莫能外。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门类下设的二级学科,致力于对现实社会的特殊教育领域的特殊教育问题进行系统探索和科学研究。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就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展开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的历史,就是特殊教育学学科要素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当然,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特殊教育学从社会场域中所获取的资源支持力度是不同的,学科本身发展的速度和力度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同阶段的特殊教育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具体而言,本书的主体部分将新中国特殊教育学从1949年至今的70年发展历程划分为了三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特殊教育学的学科探索期;从1978年到2005年,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初创期;从2005年至今,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期。

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百废待兴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依次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初步确定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特殊教育也得益于此,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迎来了有计划、成系统、讲科学的发展新阶段。特殊教育工作者们开始了建设特殊教育事业的初步探索。十年“**”期间,特殊教育事业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发展基本停滞。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得益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学在此之后平稳发展,学科建设开始进入自发、自觉、自主状态,学科体系得以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我国教育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公平性等属性得以确立。其间,一批特殊教育学专业产生,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相继设置特殊教育学系科。我国还设置了独立建制的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促使从事特殊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人员不断增加。可以说,从改革开放至此,特殊教育学学人们基本完成了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初创工作。另外,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工作的推进,为了响应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需要,特殊教育领域主要形成了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会下设的两大特殊教育学学术组织,这两个学术组织定期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与交流,充分依托高等院校特教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自2005年后,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在学会的科学组织和指导下逐步得到全面建立,特殊教育学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特殊教育学专门性学术期刊及著作成果相继问世,它们的出版是特殊教育学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特殊教育学史研究的方法

1.历史文献法

全书的编写主要基于这一历史学的基础性学科方法展开研究。编者将系统查阅与收集我国特殊教育学学科历史演变方面的相关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规划文本、研究报告、统计年鉴等文献资料,以在相关研究领域建立较为系统、准确的认知,为整体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充分的史学文本资料。其中第一手历史资料主要来源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文献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文献资料室、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大成老旧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等实体图书文献馆与线上学术数据库。全书的编写是在对所收集到的史料进行整理、还原、组织与梳理后展开叙述与讨论的。

2.实物考据法

实物考据法是历史研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编写组集中依托国内唯一一所特殊教育专题性博物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收集新中国历史上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课程表、教学用具、测量与康复用具、重要特教学者的相关物品等与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类实物,将之与文献资料之间进行准确考证与系统化编次,充分利用其馆藏考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殊教育学发展的历史现实,以提升本研究所运用史料的信度。

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针对单一的研究对象(人或者事件)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本书主要是在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思想流派、学术成果或理论研究发挥实践指导作用的具体案例时加以运用的。个案的选定主要从能够发挥以点带面效能的研究需求出发。编者在选取过程中也尽量规避自己的主观性,筛选出能够真实体现新中国特殊教育学演进脉络的研究对象,从而勾勒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殊教育学从无到有的曲折路线。

4.访谈法

访谈法是现代学者开展研究时常用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为结构封闭型、半开放型、开放型三种类型,主要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访谈者的答复收集相对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开展的研究性质的交谈。本书编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分阶段、分主题地寻找各个历史阶段的特教事业当事人或相关特殊教育学学者,主要开展面对面的拜访与访谈,利用现代音像手段收集与整理相关第一手资料,借鉴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以减少研究者的主观性,揭示与新中国特殊教育学发展历史最接近的真实状态。

5.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本书编者在描述不同历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时还对比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特殊教育的改革目标与发展差异,分析新中国特殊教育历史发展中的连贯性与独特性,找到历次特殊教育变革前后所存在的必然联系,解释特殊教育历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总结出演变脉络与改革经验,并确定这些理论对当下与未来特殊教育转型与变革所具有的可借鉴之处。

6.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发展规模、速度、范围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通过科学、准确的数据结果揭示事物与外界的相互关系、内在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此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或者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是开展定量研究与分析的基础。本书编者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各个历史阶段师资培养、经费投入、研究成果、专业学位点、特殊学校数量等学科建制相关要素或铺垫性工作开展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呈现客观历史事实,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基本发展态势,达到直观、准确的效果。

[1]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385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2] 方俊明:《特殊教育学》,3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译,1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421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421~422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421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 [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译,1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8] [美]华勒斯坦、儒玛、凯勒等:《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96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9] [美]华勒斯坦、儒玛、凯勒等:《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3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0] [美]华勒斯坦、儒玛、凯勒等:《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51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1] [美]华勒斯坦、儒玛、凯勒等:《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105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