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成人教育学科成果(1 / 1)

成人教育学在此阶段快速爆发式地扩容并成型,主要有三个方面体现。第一,关于成人教育学分支学科的专著大量出现,有程凯的《成人教育教学论》(1999年)、冀鼎全的《成人教育心理学》(1999年)、毕淑芝和司荫贞的《比较成人教育》(1994年)、叶忠海等人的《成人教育学通论》(1997年)、张维的《国际成人教育比较研究》(1996年)、高志敏的《当代世界教育科学发展与成人教育》(1998年)等。第二,在原有体系中新增成人教育类型,迅速向社区治理、社会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延伸聚焦,其著作的社会学特征凸显,有王荣纲和曹洪顺的《老年心理与教育》(1994年)、黄云龙的《社区教育基础》(1994年)、叶忠海的《大学后继续教育论》(1997年)、张定和司荫贞的《妇女教育概论》(1999年)、贺向东和蔡宝田的《中国社会力量办学概论》(2000年)。第三,伴随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理念的传播和实践,以先进的成人教育理念撰写的专著大量出现,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成为成人教育学科的另一个社会化代名词,有吴遵民的《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1999年)、谢国东和赖立的《构建学习社会》(1997年)等。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爆发式地扩容,迫使其必须做出摆脱对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依附性存在的选择。

自成人教育学科产生以来,其学科地位就饱受争议,遭受“多余论”"兼并论""替代论""萎缩论""淡化论"等观点的挑战。①这主要源于成人教育学科的依附性存在,导致其学科话语的缺失。②成人教育学科要摆脱其依附性存在,在其发展中有这样的经验:其一是正确处理与教育学学科的关系。成人教育学科必须摆脱其母体的案臼,突破教育学学科的架构模式,清除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充斥着的各种教育学的影子,还学科本来面目。其二是正确处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特别是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关系。对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行简单的移植和模仿,很容易形成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拼盘”,使其成为每个学科汇集的“园地”,丢失了属于自己的学科场域。成人教育学科要正确处理与教育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对于重塑成人教育学科话语的地位至关重要。此阶段处理成人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变得紧要。伴随着成人教育学的社会学、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属性凸显,成人教育学面临再一次的蜕变。

一、韩宗礼的《成人教育学》等

这时以成人教育学冠名的著作有陈明欣等人的《成人教育学》(1995年)、韩宗礼的《成人教育学》(1995年)、张维的《成人教育学》(1995年)、王北生和姬忠林的《成人教育概论》(1999年)、黄富顺的《成人教育导论》(2000年)等。这些著作反映了较强的成人教育学科的自主意识,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形成共识,成人教育学科内在体系成型。

1995年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韩宗礼的《成人教育学》。全书共十八章,包括绪论、成人教育与社会发展、成人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成人教育的特点、成人教育体制、成人教育类型、成人教育结构与办学形式、成人教育的心理学问题、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成人教育的教学原则、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成人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电化教育、成人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成人教育计划与招生管理、成人教育管理、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

1995年8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张维的《成人教育学》。全书共十二章,包括成人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成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成人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成人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成人教育结构、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成人教育教学论、成人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成人教育工作者、成人学校管理、成人教育行政管理。

1997年12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叶忠海等人的《成人教育学通论》。全书共十五章,包括绪论,成人教育的内涵、属性和特征,成人教育体系,成人教育的功能,成人教育目的,成人教育德育论,成人教育教学论,成人教育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成人教育教员,岗位培训,现代企业教育,社区成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自学考试,面向21世纪成人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999年1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北生和姬忠林的《成人教育概论》。全书共十七章,包括绪论,成人教育体系制度论,成人教育目的论,成人教育功能论,成人教育课程论,成人教育教学论,成人教育教师论,成人教育学员论,成人教育德育论,岗位培训论,社区成人教育论,农村成人教育论,自学考试论,终身教育论,成人教育科研论,成人教育学科论,成人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

张维的《成人教育学》(1995年)一书提到,成人教育学既然属于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那么以教育学为参照系,成人教育学就是研究成人教育现象,揭示成人教育规律的各门学科的总称。成人教育学应着重研究成人教育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重点研究这些规律在成人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二、周嘉方的《成人教育管理》

成人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向其他社会科学延伸,其中也汲取了管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探索成人教育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从成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到管理决策,再到战略规划,以及从计划到组织,再到评价,成人教育的有效性来源于管理的有效性。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嘉方的《成人教育管理》(1997年)的目录体系如下。

第一章 成人教育管理概述

第一节 管理、教育管理和成人教育管理

第二节 成人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 构建科学的成人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第二章 现代科学管理原理与成人教育管理

第一节 管理哲学与成人教育管理

第二节 系统科学与成人教育管理

第三节 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原则与成人教育管理

第三章 成人教育政策法规

第一节 教育政策及其制定与实施

第二节 教育法规及其制定与实施

第三节 我国成人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形式

第四节 我国成人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成人教育管理决策论

第一节 决策概述

第二节 决策的前提和条件

第三节 决策的原则和步骤

第四节 成人教育管理决策的内容及其意义

第五章 成人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论

第一节 战略与规划

第二节 教育发展战略

第三节 成人教育规划的任务、特点和分类

第四节 成人教育规划的内容

第五节 成人教育规划管理

第六章 成人教育管理计划论

第一节 成人教育计划的制定与计划管理

第二节 成人教育计划的实施

第三节 成人教育的目标管理

第七章 成人教育管理组织论

第一节 管理组织的概述

第二节 教育管理体制

第三节 教育管理组织结构

第八章 成人教育管理领导论

第一节 成人教育领导概述

第二节 成人教育领导的理论

第三节 成人教育领导的有效性

第九章 成人教育管理评价论

第一节 教育评价概述

第二节 成人教育评价的主体、目的及功能

第三节 成人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

第四节 成人教育评价的方法技术举要

这本著作的理论贡献如下:第一,以管理学的学科视野来系统研究成人教育的过程管理,以实现成人教育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

第二,不仅在学理上延展了成人教育学的公共服务功能,而且为成人教育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第三,为成人教育学向独立的社会科学迈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毕淑芝等人的《比较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门重要的学科——比较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早期,便有国外的成人教育理论和经验的研究与介绍,但是仅限于介绍和翻译。在快速发展阶段,《比较成人教育》这本著作问世。它是一个国际视野下的比较,不仅有成人教育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的比较,而且有成人教育发展历程的比较,更有成人教育职能和结构体系的比较,还有成人教育学习者、工作者和成人教育管理的比较。这些比较中凸显了中国成人教育本土化的特点,揭示了制度和文化等深层次的发展归因。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毕淑芝和司荫贞的《比较成人教育》(1994年)的目录体系如下。

第一章 成人教育的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

第一节 成人教育的发展动力

第二节 成人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 成人教育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民众文化运动时期

第二节 成人教育制度化时期

第三节 成人教育体系形成时期

第四节 终身教育时期

第五节 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成人教育的职能

第一节 成人教育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各种成人教育职能说及其评介

第三节 成人教育的基本职能

第四节 成人教育职能的意义

第四章 世界成人教育结构体系

第一节 关于成人教育结构体系的分类

第二节 扫 盲

第三节 成人学历教育

第四节 成人职业技术培训

第五节 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第六节 社会文化生活教育

第五章 成人学习的理论

第一节 成人学习的可能性

第二节 成人学习的需要

第三节 成人学习的特点

第六章 成人教育与学习的现代手段与组织形式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成人学习手段的变革

第二节 函授教育及其组织

第三节 广播教育及其组织

第四节 电视等综合媒体教育及其组织

第五节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第七章 成人教育工作者

第一节 成人教育工作者的组成与职能

第二节 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劳动特点与素质要求

第三节 成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培训

第四节 我国的成人教育工作者

第八章 成人教育管理

第一节 成人教育管理职能

第二节 成人教育行政制度比较

第三节 中外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比较

第四节 中外成人教育经费情况比较

第九章 成人教育的立法

第一节 成人教育与立法

第二节 成人教育法的功能

第三节 对若干国家的成人教育法的评述

这本著作的理论贡献如下:第一,开启了跨国比较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视域;第二,丰富了比较成人教育的理论体系;第三,有益于本土成人教育学在建构中借鉴吸收有益的理论成果,能够在价值理念、制度建设等方面对世界成人教育学理论做出贡献。

四、吴遵民的《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

任何事物都有自我重新建构的功能,即在原有元素的结构产生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上的调整,重新排列,产生新的存在。

终身教育以打造快乐人生为前提,强调欣赏与体验人生,注重人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它倡导教育观念的革命,提倡人性化的快乐教育,是对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弊端的挞伐。它推崇“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新理念,通过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尽情享受快乐人生。终身教育也以打造完美人生、促进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地学习,才能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和自我完善的本领,最终在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完善自我,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正是基于此,“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成为终身教育实践的四大支柱。

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吴遵民的《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1999年)的目录体系如下。

上 篇 现代终身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现代终身教育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第一节 终身教育——一个现代社会面临的古老课题

第二节 现代终身教育论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现代终身教育论的发展、演变与深化

第一节 1965年后终身教育论的演变与深化

第二节 民主与实践的终身教育论的诞生

第三章 现代终身教育理论展开的国际动向和主要课题

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论展开的国际动向

第二节 现代终身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下 篇 世界各国终身教育的实践和发展动向

第四章 日本终身教育的实践和展开

第一节 日本终身教育理念的导入和展开

第二节 日本终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现状

第五章 美国终身教育的结构和现状

第一节 美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 美国终身教育的特征及问题

第六章 英国终身教育的发展动向和现状

第一节 英国开展终身教育的历史

第二节 英国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

第七章 法国终身教育的现状和展望

第一节 法国终身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法国的继续职业教育制度

第三节 法国终身教育的未来展望和课题

第八章 德国终身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第一节 德国终身教育的现状

第二节 德国终身教育的实施机构

第三节 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实施机构及对个人的援助

第四节 德国终身教育的展望和评价

第九章 中国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成人教育的开展

第二节90年代以来中国成人教育的改革动向和特征

第三节 中国成人教育今后的发展课题和问题

这本著作的理论贡献如下:第一,以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在成人教育历史的坐标中定位终身教育的理念、体系、功能。成人教育具有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奠定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基础。我们考察其教育对象、教育原则、教育形式和内容,可以深切感到这样的特征。成人教育以民众为对象,服务于民众,以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为目的,总体提升民众融合社会、改造社会、自我发展的水平,充分体现教育对民众的关怀。因此成人教育是民众教育、大众教育。它兴起于民众,最终以终身教育为落脚点,最大限度地体现民众性。这是以前任何教育形式所没有的特点。成人教育的特质在于:首先,它是一种全民教育,即打破教育的等级性,追求教育的民主、平等;全国民众,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有知识无知识,都是教育的对象。其次,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即教育的历程不限于学校教育阶段,成人教育以人的全部生命时间为受教时间。最后,成人教育是整个人生的教育,即其内容包括人生全部的活动。凡和人生有关的事项,如文字、生计、政治、健康、休闲、家事、社交等都在施教之列。这些教育思想都为终身教育理念的孕育提供了可贵的滋养。

第二,用大量史实说明成人教育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了终身教育的宝库,其广泛的社会性、终身性、全民性、适应性、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和终身教育相吻合。终身教育是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终身教育是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影响下产生的最具革命性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人生所受教育的总和,其实质是国家与社会为人的一生提供所需要的受教育的机会与环境。对于个体来说,人一生都要学习,也有能力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应该按上述目标构建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人类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一场大革命,是人类教育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