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建设(1 / 1)

1992年后,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政治学、高等专科教育学等新的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得以创建。同时,已经建立的各分支学科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些学科都出版了新的系统性著作。截至目前,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共有18个,包括: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学、大学德育论、大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心理学(包括大学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等)、高等教育结构学、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包括高等学校管理学)、高等教育评价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政治学、高等工程教育学、高等师范教育学、成人高等教育学、高等职业教育学、高等专科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学。

由于分支学科众多,以下只对1992年以来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学、比较高等教育学、大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工程教育学、大学德育论、高等教育经济学等主要分支学科的发展情况分别进行简要论述。剩余学科以表格形式呈现其主要著作。

一、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创建以来,至1992年,学科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学科专著寥寥。在高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史学科在一批学者的努力下,逐步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有较大增长,学科建设工作取得进展。

(一)高等教育史的学科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潘懋元对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史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史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论从史出”,高等教育实践与高等教育史的关系可以归结为“鉴古知今”或“古为今用”。开展高等教育史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能深化高等教育理论,而且能为高等教育改革现实服务,并进一步促使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完善和成熟。①高等教育理论建设,有赖于高等教育史研究的支持。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急需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高等教育史研究工作者的合作。②

蔡克勇对研究高等教育史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他指出,研究高等教育史,应以近现代,特别是现代为主;应探求其内在规律,揭示带有普遍意义的事物,以资今天吸收和借鉴;应联系当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来分析那个时代的高等教育特征;应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探讨它的发展与其他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③

毛祖桓和陈学飞在1999年分别对50年来中国和外国高等教育研究进行了述评,分析了研究进展和主要成就。这对当时的高等教育史在前人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是有价值的。④

刘海峰针对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问题多次发表文章,论述观点,对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高等教育史学科的性质、功能,研究高等教育史的意义,论与史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史研究的现状,高等教育史研究的现存问题,如何融通教育与历史,兼采两类学科之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推动了高等教育史学科的建设。⑤

张斌贤在2005年提出,在中国当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史研究具有特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应把大学史研究建成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以深化对大学发展基本问题的探索。①该观点为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合理性提供了启示。

此外,有多位学者针对高等教育史研究的意义、高等教育史学科的定位、学科功能、高等教育史研究现存的问题、未来高等教育史研究的基本走向和价值选择、高等教育史研究的模式和计量方法、高等教育史研究的逻辑、口述史的理论研究、文献法的使用、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丰富了高等教育史学科理论,推动了高等教育史学科的建设。②

在高等教育史学科的理论研究中,如何明晰高等教育史的学科范畴、构建高等教育史的理论体系、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是学者们应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二)开展大量高等教育史研究,成果丰富

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史研究包括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和专题史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思考高等教育史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开展高等教育通史研究

1992年后出版的高等教育通史著作主要包括:曲士培著的《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郑登云编著的《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余立编著的《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涂又光著的《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张慧明编著的《中外高等教育史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黄福涛主编的《外国高等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著的《外国高等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黄福涛主编的《外国高等教育史(第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王杰主编的《中外大学史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刘海峰、张亚群著的《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刘海峰、史静寰主编的《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郑登云、余立编著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是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写计划”中的一种,分上、下两册。上册研究了中国古代至新中国成立的高等教育史,重点在近代史部分,既按历史顺序,以翔实的史料论述发展线索,又突出重点和典型,形成整体结构体系,集中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成果。①下册体例同上册一致,遵循“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则,采取专题分述,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史。

刘海峰、史静寰主编的《高等教育史》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史与外国高等教育史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上篇中国高等教育史论述从古代到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下篇外国高等教育史论述从古代东方和希腊、罗马时期的高等教育到现代各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

2.开展高等教育断代史、国别史研究

除进行通史研究外,有学者进行了高等教育断代史和国别史的研究。

断代史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潘懋元、刘海峰编的《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霍益萍著的《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郝维谦、龙正中主编的《高等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金以林著的《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

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潘懋元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董宝良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郝维谦、龙正中、张晋峰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史》(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等。

国別史方面的著作主要有:胡建华著的《战后日本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廷芳主编的《美国高等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张泰金著的《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美国基斯克著、梁燕玲译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

2008年,张斌贤组织翻译欧洲大学校长常设会议组织编写的4卷本《欧洲大学史》,河北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欧洲大学史(第1卷):中世纪大学》《欧洲大学史(第2卷):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1500—1800)》,2014年出版了《欧洲大学史(第3卷):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大学(1800—1945)》,2019年出版了《欧洲大学史(第4卷):1945年以来的大学》。

3.开展高等教育专题史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在科举史、书院史、教会大学、留学教育、校史、地方高等教育史、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大量学术论文和著作,对丰富高等教育史研究、推动高等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刘海峰、李兵著的《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刘海峰、张亚群主编的《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丁钢、刘琪著的《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李国钧等人主编的《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章开沅和林蔚主编的《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首届中国教会大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章开沅、马敏主编的《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珠海出版社1998年和2005年先后出版的“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丛书”第1辑

和第2辑,田正平主编的《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李滔主编的《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949年以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谢长法著的《中国留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董泽宇著的《来华留学教育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李永、顾晓莉著的《中国近代留学教育活动史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刘海峰主编的《中国大学校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张晞初编著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史略》(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吴镇柔、陆叔云、汪太辅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刘捷、谢维和著的《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周洪宇主编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李均著的《中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史》(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陈英杰著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等。

二、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是创建最早的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其发展在众多分支学科中处于领先位置。学者们对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的关注,使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不断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新时代对社会各系统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有了新的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开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以推动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建设和发展,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这一阶段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著作主要包括:吕锡坪、邱方江编著的《高等学校管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邓晓春、刘国瑞著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冒荣、刘义恒编著的《高等学校管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姚启和著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于宪英等编著的《高等学校管理概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邓晓春、刘国瑞著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航空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齐存田著的《大学管理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柏昌利编著的《高等教育管理导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杨德广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熊庆年编著的《高等教育管理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姜华、李家宝合编的《高等教育管理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1990年版)基础上修改完成的。该书偏重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阐述,对高等教育管理的目的、本质、原则、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理论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为逻辑起点,以高等教育目的为中介概念,以高等教育管理为中心概念,以高等教育管理原则为过渡概念,构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2001年,作者对该书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次出版。

姚启和著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论述了以下内容: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性和基本原则,发展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管理,高等教育体制,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作用,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的领导和决策,高等教育管理者的职能和素质等。

杨德广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对高等教育行政、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规划、高等教育财政、高等教育评估、高等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组织管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管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管理、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高等学校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高等学校发展战略、高等学校管理的信息化等进行了研究。

由以上著作可以看出,关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体系构建,学者们多是借鉴管理学理论,将高等教育置于其中进行考察。这能使高等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在管理理论中突出高等教育的独特性。部分高等学校管理学著作的体系安排从高等教育实践活动出发,参考高等教育学的内容体系,将各部分从管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这两种内容体系都有可取之处,能够做到完整、合理。

除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理论著作外,此阶段还出版了比较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学、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高等学校人事管理、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等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研究性质的著作。

关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理论研究,此阶段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型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和融合性特点。这门学科经历了从不被承认、不被接受,到获得社会公认并且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等教育管理学硕士生、上万名高级管理干部,体现了学科自身的价值。学者对学科体系的研究体现了整体性、规律性、逻辑性和特色性。①

关于学科的研究对象,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从认识逻辑角度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感性认识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对象;二是知性认识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对象;三是理性认识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对象。①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范围内的教育管理现象和规律。②

关于学科性质,有研究者认为,从认识论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软”性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从社会学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分散”度较高而“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学科。③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应当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具有开放性和交叉性特征的学科。④

关于学科的逻辑起点,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组织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历史起点。高等教育组织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直接存在的范畴,同时也是最简单、最基本、最普遍的范畴,这一范畴蕴含着高等教育管理中一切矛盾的胚芽。⑤

关于学科体系,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学概念体系显见欠缺与不足:一是对基本概念体系缺少关注;二是对派生概念体系缺乏规范;三是概念逻辑体系尚未形成。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重视对研究方法论自身的研究。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概念体系的方法论原则,当前尤其要重视概念形成方法的综合、逻辑解释路径的创新以及对高等教育系统基本范畴的认识。⑥

关于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主体意识逐渐增强,通过“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生产,初步确立了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积累了学科的基础知识,但重政策诠释的倾向,使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长期停留在低层次,还没有获得知识的合法性,不能算是一门成熟的学科。①

关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四对关系:“经验体系”与“理论体系”的关系;“体系研究”取向与“问题研究”取向的关系;“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关系;“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对上述四对关系的准确把握和合理运用,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②有学者认为,面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基本理论研究和问题研究,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③

此阶段,研究者虽然就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研究者的研究取向使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更受关注。

三、发展阶段比较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比较高等教育学发展至今,更注重实践问题研究,所呈现的学科体系也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关于比较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理论研究偏少,至今没有形成一个为学者所普遍接受的学科体系。

(一)比较高等教育学著作编写情况

杨汉清、韩骅著的《比较高等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按“比较与借鉴”“传统与变革""结构与功能""教学与科研""行政与管理”“问题与趋势”6个专题编写。值得称道的是,该书已经开始注重学科体系的建构。每个专题的命题,从方法论看,都具有范畴性;从研究对象看,都具有全局性。每个专题均重在比较,不为国别所限,博采众长;重在思考,力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提出作者的一些观点。①

袁祖望著的《高等教育比较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采用问题比较体系,从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出发,对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管理体制、教育结构、招生制度、教学改革、科研工作、教育经费、高校教师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②该书“少述多作,以理论研究为主”;“既不以国别为纲,也不以国别为目,而是将西方各国高等教育,不分国别,冶为一炉”;“在理论探讨上,视野开阔。不论对于比较教育的基本概念,或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都能提出明晰的观点,其中不乏精辟新颖的见解”。③

谢安邦主编的《比较高等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抓住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普遍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该书设定的比较研究的范围相当广泛,如高等教育制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招生与就业制度、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费、评估等,涉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管理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一些重要问题。该书体系更为完整,具有独特性。

黄建如著的《比较高等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是作者在总结“比较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写成的。它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分析了当时6个主要发达国家(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和4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的高等教育体系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过程,总结了这些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与现有的同类或相似的论著相比,该书的最大特色在于系统、全面,对每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产生、发展都做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该书于2010年再版。

此阶段出版了大量关于比较高等教育的著作,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著作是关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例如,安双宏著的《印度高等教育:问题与动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陆兴发、黄志诚编著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王留栓编著的《亚非拉十国高等教育》(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等。

(二)比较高等教育学著作翻译情况

1993年,陈学飞等人翻译的美国克拉克·克尔著的《大学的功用》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年,王承绪等人翻译的美国伯顿·R.克拉克著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承绪任总主编的“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该丛书除“外国高等教育丛书”的3部(《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外,还翻译了英国约翰·亨利·纽曼著的《大学的理想(节本)》、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的《大学的使命》、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主编的《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美国罗伯特·M.赫钦斯著的《美国高等教育》、美国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的《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美国德里克·博克著的《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美国克拉克·克尔著的《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美国伯顿·克拉克著的《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和其主编《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9部世界高等教育名著。

除上述著作外,还有多部著作陆续被翻译出版,包括:美国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的《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日本天野郁夫著,陈武元译的《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荷兰汉斯·德维特等主编,李锋亮、石邦宏、陈彬莉译的《拉丁美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维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美国亚瑟·M.科恩和卡丽·B.基斯克著,梁燕玲译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美国丹条·特弗拉和加拿大简·奈特主编,万秀兰、孙志远等译的《非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

对国外高等教育著作的翻译,是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主要工作。翻译著作,研究国外高等教育,对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三)比较高等教育学论文发表与学术交流情况

除出版著作以推动学科建设及进行理论研究外,此阶段有不少学者通过发表论文来比较、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和学科建设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比较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探索高等教育规律,系统、深入的国別研究是比较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中国的比较高等教育不能不研究中国,要积极开展“外国人眼里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①

学者们分析了比较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认为比较高等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实践的一支重要力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学者们或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改进措施;或试图构建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主体框架;或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举措;或提出当时背景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分析范式的转换问题等。还有学者分别对阿特巴赫与潘懋元的比较高等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开展的学术探索,对推动比较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比较高等教育学具有积极意义。①

学者还通过参加国内外比较教育会议来相互沟通、交流。1992年5月24日至27日,国内首届比较高等教育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会议特邀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阿特巴赫就比较高等教育的研究趋势、留学生教育和学术性职业的比较做3次专题演讲。

四、发展阶段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

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始终处在发展之中。1992年,大学课程论创建后,教学论与课程论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随着21世纪课程与教学的融合,以及教育学学术术语的规范化,大学教学论与大学课程论已结合生成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张圻福主编的《大学课程论》于1992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是第一部大学课程论著作,表明大学课程论学科在中国的建立。该书从大学课程与社会、科学文化对大学课程的影响、大学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大学课程建设的原则、大学课程设置、大学课程设计、大学课程实施、大学课程评价、大学课程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当代国外大学课程思想流派评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大学课程论建立后,学界陆续出版了多部大学教学论和大学课程论的著作,推动着两门学科的体系建设,具体包括:李定仁主编的《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潘懋元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柳中海、林尚信编著的《高等学校教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张楚廷著的《大学教学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朴雪涛著的《现代大学教学论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徐辉、季诚钧等著的《大学教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孙泽文著的《现代大学教学引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季诚钧著的《大学课程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李剑萍主编的《大学教学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別敦荣、王根顺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王伟廉著的《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李剑萍主编的《大学教学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季诚钧著的《大学课程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高有华著的《大学课程基本问题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马开剑主编的《大学教学论基础》(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朱晓刚著的《大学课程哲学: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探讨》(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李孟辉著的《高校课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张红霞、吕林海、孙志凤著的《大学课程与教学: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王根顺主编的《高等学校课程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阮朝辉著的《现象学直观的大学教学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姜国钧著的《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季诚钧、付淑琼编著的《大学课程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潘懋元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对高等学校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进行了研究,随后论述了高等学校教学论的科学基础、大学生身心特征与教学、高校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学业成绩评价、教师素质、教学管理等问题。

张楚廷著的《大学教学学》对大学教学学的研究意义、教学在大学的地位、大学层面的教学与科研、学生、教师、课程、专业、隐形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细则与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季诚钧著的《大学课程概论》是第二部大学课程论著作。该书论述了大学课程的含义、范畴与流派、课程设计、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隐性课程等内容。该书于2010年再版。

姜国钧著的《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是第一部将大学课程与大学教学置于一起进行研究的专著。该书系统地探讨了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概念、中西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达国家的大学课程与教学理念、大学课程与教学目标、大学课程内容选择、大学教学原则与方法、大学课程与教学组织、大学教师的评价等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问题,试图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大学课程与教学理念,初步建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体系。

著作中,学者们构建的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体系都能体现高等学校,尤其是大学的特点,能够结合大学教师与大学生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但也存在体系趋同的问题。

在论文发表方面,有研究者从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体系、高等学校的课程论、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4个方面总结了潘懋元所构建的大学教学论体系。①有研究者认为,大学教学论现在还处于一个研究领域阶段,还没有成熟到成为一门学科。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学理上的规范去建构一门学科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这门学科的逻辑起点。①有研究者对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教学论学科进行了研究,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为当代我国大学教学论学科建设提供了借鉴。②还有研究者发表了多篇文章,论述了大学教学论研究的内容、主题、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等。③

研究者的学科理论研究以大学教学论为主,这与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实践的中心环节有关。关于课程论的研究较少,这是研究者应该予以关注的问题。

1998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1999年1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成立。中心设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共建。国家层面的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和管理机构的建立,使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研究的开展有了组织制度的管理,有助于学者们深入研究理论,产出成果,以此建设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

五、发展阶段高等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

1992年,谢祖钊、傅雄烈主编的《高等工程教育概论(修订版)》出版。作者在修订版前言中写道:“此次修订本着以下原则:①继续突出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即使阐述一般教育规律,也力求结合工程教育的实际,以突出工程教育的特殊性;②尽可能采用所掌握的最新统计数据,以反映高等工程教育的状况;③尽量汲取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有价值的最新理论成果,改正初版中我们已经发现的问题,以体现高教科研的最新水平。

“此次修订中,改写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及教学原则、继续工程教育等三章。对绪论、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大学教师、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及教材等五章作了较多的修改和补充,其余各章也作了必要的增删和调整。”①

由此可见,此次修订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符合高等教育实际。

自1992年后,高等工程教育学的著作相继出版,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高等工程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包括学科教材与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史研究,具体有:谢祖钊、傅雄烈主编的《高等工程教育概论(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马志清主编的《高等工程教育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张光斗、王冀生主编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史贵全著的《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崔军著的《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另一类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侧重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具体有:罗强主编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李瀛心、吴价宝著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张波、王谦源主编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左健民编著的《高等工程教育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李继怀、樊增广著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嬗变:从回归到卓越》(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彭静雯著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学科规训的突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赵予新著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以河南省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崔玉祥、艾红著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范静波、王孙禺著的《高等工程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吴新开、刘德顺著的《面向“两型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在高等工程教育学著作中,马志清主编的《高等工程教育论》,力求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出发,注重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论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其具体包括: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培养目标,教学与学习,高层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同时,该书对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做了概要介绍。

张光斗、王冀生主编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到,自1982年以来,国家教委高教工委和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共同承担了国家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工程教育结构改革的研究”和国家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和提高,深化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工程教育规律的认识,为编写《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奠定了基础。《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一书实质上是上述两项研究成果的理论总结,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取得的初步成果。编写《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指导思想,以“工程师及其形成”为逻辑起点,以高级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为主干线索,以高等工程本科教育为重点,立足我国实际,着重阐述高等工程教育的一般规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是在认真总结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作者致力于提高它的学术性,使它能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的进一步实践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共有10章。第一、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总论,在论述高等工程教育同社会、人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总结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的历史经验基础上,着重阐述高等工程教育的性质和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进一步发展、改革面临的历史性任务;

第三、四、五、六、七、八章,以本科教育为重点,从培养目标、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过程、教学原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结合七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高级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是全书的核心和重点;第九、十章从高级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角度和我国的国情出发,论述对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教师、学生和高等工程教育的领导管理的一般要求及其趋势。

除高等工程教育学学科的著作外,近年来,有学者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系列成果。

李继怀、樊增广著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嬗变:从回归到卓越》分析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思想的起源,研究了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态势及启示,并对辽宁科技大学进行了个案研究。杨路在序言中指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嬗变:从回归到卓越》的付梓出版,既是作者对高等工程教育认知的展示,也管窥了辽宁科技大学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之一斑,对辽宁乃至全国高校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及“卓越计划”的实施,都将具有积极的理论支撑意义和实践引领作用。①

赵予新著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以河南省为例》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专著。该书对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与分析,设计了适合评价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河南省7所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了抽样评估,以开放性的思维,设计了主体多元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探索了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崔玉祥、艾红著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一书,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及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要求,把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放在国家创新体系大系统中,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初涉体制机制创新这一“深水区”,在纵向上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立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该书分别对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等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创新、高等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构建、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吴新开、刘德顺著的《面向“两型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围绕我国的经济、城市化、工业化建设与发展,深入阐述了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剖析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比较,探究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对高等工程教育在合格人才的培养要求、工程教育的发展速度、产业转型时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要等方面的要求,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关系,明确了满足“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标准;最后,围绕高等工程教育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培养的需要,阐述了高等工科院校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育人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方向与模式。

六、发展阶段大学德育论学科建设

以1986年朱江、张耀灿主编的《大学德育概论》的出版为标志,大学德育论学科正式建立。此后,关于大学德育的研究逐年增多,大学德育论学科不断发展。

朱江、张耀灿主编的《大学德育概论》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大学德育学科的对象、任务、特点、研究意义和方法进行了阐述,随后论述了德育的目的与任务、德育在大学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德育过程及其规律、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德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的方针和原则、德育的途径、德育的方法、德育的环境、大学德育中的两个转折阶段、大学德育中不同对象的教育、德育的领导与管理等内容。

1992年后出版的大学德育论著作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大学德育论学科基本理论著作。代表性著作包括:张锡生著的《高校德育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王殿卿、李春玲著的《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刘献君著的《大学德育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蒋笃运、张国臣主编的《高校德育新论》(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侯万秋、叶进主编的《大学德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陆钦仪主编的《大学德育工作通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姜维茂等主编的《高校德育新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柏昌利编著的《高等学校德育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邱伟光、张云主编的《新编大学德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钟文渊编著的《大学德育工作新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孟东方著的《高校德育新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刘玉殿、袁付平、于和利主编的《大学德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成滨著的《大学德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胡金秀、王岚著的《大学德育新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王殿卿、李春玲著的《新编大学德育学》是在1988年的《大学德育学》初版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书论述了大学德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研究了大学德育的价值、地位、功能、理论基础、过程、教师、规格、对象、内容、原则、方法、管理等问题。

刘献君著的《大学德育论》是作者在多年的德育实践中,对大学德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该书从大学德育基本理论、大学德育对象、大学德育实践及大学德育研究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在对学校德育和社会大系统、大学生社会化特征、人的发展阶段性规律、社会偶然因素对人的影响规律等的论述中,该书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上述部分著作具有时代性,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大学德育的理论研究,将大学德育与社会背景紧密结合,使大学德育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第二类是在大学德育论下进行德育某一方面研究的著作,作为大学德育论学科的下设研究方向而存在。这些著作多是对大学德育论与其他学科交叉后生成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例如,张兆华著的《高校德育管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龚海泉主编的《当代大学德育史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秦尚海著的《高校德育评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米如群、王小锡等著的《高校德育工程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彭小兰著的《中国大学德育课程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等。这些研究很好地丰富了大学德育论的学科体系。

第三类著作研究了大学德育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最具代表性的是“高校德育科学基础理论丛书”。该丛书于1994—1999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论述了高校德育学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美学、逻辑学、管理学和人才学10个学科的关系,以借助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构建德育学的理论基础,丰富知识体系,丰富方法论,为德育学提供构建学科体系的依据,提供科学的认识工具。该丛书认为,高校德育学的特点在于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德育学需要借助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形成完备形态并不断发展。①该丛书对构建大学德育论的学科体系、推动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术论文方面,此阶段关于大学德育的学术论文多如牛毛,然而,其中研究大学德育论学科的文章屈指可数。大多数文章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德育实践层面,体现出德育研究整体的实践性取向。德育论是与时俱进的学科,是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大学德育论学科如何建设、学科体系如何构建、如何将时代背景与德育理论相结合,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七、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

孟明义在其1991年主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中指出:“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尤其明显,从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许多教育经济学家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学术的繁荣。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为了普及高等教育经济学知识,开展高等教育经济学教育,对高等教育经济学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撰写一本《高等教育经济学》的书,以填补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中的空白。”①

以孟明义主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问世为标志,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创建工作开启。此后20余年,又有诸多学者出版了多部这一学科的著作,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关于高等教育经济学学科的著作,包括:李同明著的《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李吾振、张义军编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史万兵编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万朋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培根主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武毅英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导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温明忠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年版);盖浙生、钮方颐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高考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年版)。

第二类是关于高等教育经济研究的著作,包括:樊安群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规模论》(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过国忠主编的《高等教育的经济觉醒——产业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樊华著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杨德岭著的《高等教育经济热点问题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毛盛勇编著的《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崔卫国著的《破解“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张苏著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國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刘志民编译的《个人收益政府投入与增值评估高等教育经济国际研究进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三类是关于地区性高等教育经济问题研究的著作,包括:范明著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以江苏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王长楷主编的《西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孙希波著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崔玉平著的《区域高等教育的经济学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黄家庆著的《必由之路探索——广西沿海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耦合发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崔宏伟著的《吉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

孟明义的著作提出,高等教育经济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研究高等教育经济学的方法,总体来说有定性法和定量法,具体而言,包括分析法、统计法、比较法、实验法、个案法等。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高等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的数量及其合理的增长、配置和经济效益,以及与此直接相联系的其他问题。①随后著作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阐述,并研究了基本理论问题、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高等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的供求、高等教育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高等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综合考察、人才成本考核制度、高等教育人均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经济效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经济效益、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化与经济效益、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等问题。作为首部高等教育经济学著作,它对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内部运行中的经济问题均进行了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对后来的著作具有启发作用。

李同明著的《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济学》从现代经济与高等教育结合的高度,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跨世纪的时代特色。该书注重从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创新、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人事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招生与分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投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及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独到见解。

史万兵编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以经济学理论及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以高等教育经济领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主线,对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宏观理论、微观理论及现实问题展开研究。该书架构合理,内容新颖、充实且贴近我国高等教育经济领域的现实;系统性强,创新点突出,首次从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探究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以及高等教育的信息不对称等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对后人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张万朋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从问题分类的角度,选取了6个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递进关系,彼此之间又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问题,对其进行了经济学探讨和研究。这6个问题都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该书将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有机结合,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对高等教育产业及产品问题、高等教育产权问题、高等教育经济规制问题、高等教育产业融资问题、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高等教育投资的技术经济分析问题进行了研究。问题式的研究逻辑,使得该书特点鲜明。

王培根主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提出:“高等教育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年轻学科。近几年,在一批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出版了一批颇具特色的论著、教材,使这一学科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如何置身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融入教育国际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之中,并适应其未来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一学科的现状来说还远远不够。”①鉴于此,作者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论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一些前沿问题,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讨论。

武毅英著的《高等教育经济学导论》提出,高等教育经济学是关于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宏观上,它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微观上,它主要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一产出现象、经济特征和经济运行规律。它是从教育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虽然这门学科目前仍然处在探索、研究、发展、充实和完善的阶段,还没有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工作体系,但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随着高等教育社会经济功能的日益增强以及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高等教育经济学学科在各方面的建设也将日臻完善。该书的最大特点是以“导”的方式,先把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后,再以“论”的方式,将高等教育经济学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进行展现。作者期望《高等教育经济学导论》围绕高等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从历史、逻辑与现实的相互统一中来把握其学科发展的脉络,尽可能突出其不同于一般教育经济学和其他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写作特点,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与基本框架。②该书论述了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知识经济、WTO(世界贸易组织)、第三产业、资本市场等的关系,对高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财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效益进行了研究,最后讨论了毕业生就业、产权理论及收入分配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等问题。从理论到应用,层次分明。

学者们除编写高等教育经济学学科著作外,还对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规模论》中,作者指出,中国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制约和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的适应问题,远比发达国家复杂,因此,需要对高等教育规模进行研究。该书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函数关系入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制约中寻求二者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期建立一个能够评价高等教育适度规模的综合指标体系。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研究,涉及高等教育产业及其产业属性、高等教育产业的性质和特征、地位和作用、国外高等教育产业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市场及其机制、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等。

已有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关于区域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涉及江苏省、长三角地区、西部地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有针对性,对江苏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黑龙江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评价,西部地区①高等教育管理、高校人力资源、民办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成果颇丰。

除对以上7个学科进行简要论述外,还有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政治学等分支学科的代表性著作值得研究和关注。

张楚廷著的《高等教育哲学》于2004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是高等教育哲学的代表性著作。该书从10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深入剖析,具体包括:认识论、政治论与生命论,对口、适应与超越,自由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理论、应用与开发,社会化、产业化与学术化,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学术自由,人文、自然与社会,大学生、教授与大学,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哲学,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哲学通论》于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张楚廷在《高等教育哲学》出版后的6年间,对高等教育哲学问题再思考的成果。该书对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提出了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命题之所在,并围绕基本命题做了一系列讨论,涉及大学的特性、大学的使命、大学的文化、大学的哲学自觉,以及大学运行中的权威主义、大学治理中的法律主义等众多问题,充分阐释了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独到观念、独创理论、独特风格,以及其对大学的意义。①

张德祥、周润智著的《高等教育社会学》于200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高等教育社会学的第一部专著。该书对高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并论述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高等教育机会、高等教育组织的社会学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学校教学的社会学分析、高等教育中的师生交往、大学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病理、高等教育与社区、高等教育与网络社会等问题。

朱新梅著的《知识与权力:高等教育政治学新论》于2007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大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将大学与政府、权力与知识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以下问题:国家治道与大学,知识生产与大学知识生产职能,无序型社会、总体性社会、治理型社会中的大学及其知识生产等。劳凯声认为“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的研究思路,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①。

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将产生大的影响。综观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每门学科都有专门构建学科体系的著作出现,部分学科的建设问题已引起学者的重视,还有部分学科的建设相对滞后。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明显多于学科理论的研究,体现出当前学术研究的实践性特征。如何将学科理论研究同高等教育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建设学科理论,构建学科体系,推动学科发展,是高等教育学学者应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