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勒斯坦等人在《开放社会科学》中提出,一个学科是否成立有四个衡量标准,即:成为大学的一个学术领域并占领大学的讲台;有本学科正规或半正规的学术刊物;接受该学科的训练可以获得学位,尤其是博士学位;建立了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专业组织与协会。换言之,一个学科或一个专业通常要包含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拥有共同的知识体系、专业机构、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以及以该学术领域命名的学位课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比较教育学围绕着专业机构、专业学会、学术会议、学位布局、学术期刊等领域,持续推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制度化建设。
一、各具特色的比较教育专业机构
专业化研究机构不仅是学科成熟的重要表现,也是团结研究队伍开展持续性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比较教育研究整体水平的坚实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各具特色、颇具影响的机构体系。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收集整理信息为主要任务的机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没有专门的比较教育研究机构,作为国家教育研究机构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成立之初,其研究任务也不涉及比较教育,后期才被赋予了解、研究和批判各国资产阶级与修正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任务。1964年2月,根据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和高教部的报告,经毛泽东同志批准,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在北京大学设立外国高等教育情报资料室,清华大学设立外国技术教育情报资料室,北京师范大学适当充实外国教育研究力量,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编译外国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动向的情报资料,供领导研究参考。同年5月,又有4所全国重点高校被批准设立外国教育问题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设西欧北美教育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设外国教育研究室,以研究苏联、东欧和美国为主;河北大学设日本教育研究室,以研究日本的经济和教育现状为主;吉林师范大学设日本教育研究室,以研究战后日本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现状为主,设朝鲜教育研究室,以研究朝鲜教育经验。①至此,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机构初具雏形,但由于随后发生的“**”,这一时期的比较教育研究没有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
1972年11月,国务院科教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的有关人员就开展外国教育研究问题进行座谈。会议确定,各校外国教育研究室根据现有基础和力量,分工开展外国教育的研究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着重研究美国、东欧和苏联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着重研究北美、西欧的教育;吉林师范大学着重研究日本、朝鲜的教育;河北大学着重研究日本的教育。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研究由各校适当兼顾。②
(二)改革开放以来以比较教育学术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机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机构有了显著的发展,开始转向以国际与比较教育学术研究为主要任务,从而成为稳定的专业研究组织。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以系所调整为契机,以原外国问题研究所、外国教育研究室为基础成立了外国教育研究所,分设外国高等教育研究室、外国普通教育研究室、外国教育理论研究室和外国教育资料翻译室。1995年,为适应学科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将外国教育研究所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这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比较教育研究机构。2000年,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入选教育部首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在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中,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获评“优秀”,在全部参与测评的15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排名第三,成为当前中国开展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培养高层次国际化比较教育学人才的重要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于1980年在西欧北美教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比较教育研究所,设有美英教育研究室、西欧教育研究室、苏日教育研究室。1980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首批比较教育学硕士点,1987年被授予比较教育学博士点。1996年,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0年,以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入选首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机构在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拉丁美洲教育研究、德国教育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2008年,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内部成立了全纳教育研究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全纳教育研究机构,致力于研究全纳教育理论、推广全纳教育思想、促进全纳教育实践、加强全纳教育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东北师范大学也在原有日本教育研究室和朝鲜教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外国教育研究所,其中除原有日本、朝鲜教育两个研究室外,还增设了苏联教育研究室、教育理论研究室和教育资料室。①1987年,东北师范大学将日本教育研究室、朝鲜教育研究室、苏联教育研究室、《外国教育研究》编辑部等组成比较教育研究所,1990年改称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还设立了朝鲜与韩国研究中心,开展有关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研究。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作为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承担了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并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校合作开展重大国际教育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于1983年由朱勃先生创办了外国教育研究所,下设比较教育理论研究室、国别教育研究室、高等教育情报资料翻译研究中心和《世界教育文摘》编辑室等科室。这是华南地区第一个比较教育研究机构,使得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北强南弱的格局有所改变,比较教育学科的全国布局更加合理。在朱勃先生的带领下,借助改革开放的前沿优势,华南师范大学注重与周边地区研究力量的整合,在坚持比较教育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凝练了以东南亚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研究为重点的研究方向。2000年,华南师范大学正式设立教育科学学院,对教育学科的系所进行调整和重新设置,设立了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除上述较早成立的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外,全国各高等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比较教育研究机构:①浙江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在比较教育学界泰斗王承绪先生的带领与影响下,以杭州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为基础,现成为以英国教育、国外高等教育为特色的研究重镇。②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该所成立于2008年12月,形成了比较教育基本理论、跨文化教育比较、教师教育制度比较、各国教育制度、教育信息化比较等稳定的研究方向。③首都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于1999年6月,在王长纯、丁邦平教授领衔下,主要从事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中等教育比较研究、高等教育比较研究、成人继续教育比较研究、中外人才与健康比较研究,在中国传统哲学与比较教育理论建设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特色。④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该院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下辖“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教育政策比较研究室”,并于2012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2014年6月,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⑤河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该所成立于2008年12月,在日本教育研究室、欧美教育研究室和国际教育研究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⑥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该院于2011年获批准成立,主要包括非洲教育研究、教育战略与政策比较研究和国际教育研究三大领域。
(三)新时代以来以专题型比较教育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机构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各高校成立了一批以专题型比较教育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研究机构。一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该基地旨在加强中国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2017年共有37个基地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教育研究属于这些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的重要任务。二是以某项专题为研究对象的机构。如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10月成立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中心”,2016年12月成立的“亚太经合组织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4月成立的“跨文化教育与交流研究中心”(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合作);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5月成立的国际教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7月成立的“中芬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联合研究中心”;青岛大学2018年9月成立的“中芬学前教育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10月成立的“‘一带一路’教育高等研究院”。这些机构的成立为深入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卓有成效的比较教育学会活动
比较教育学会活动是团结和组织全国比较教育研究学者和爱好者,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活动以促进比较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形成和维护全国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比较教育学术界的学会活动,主要有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组织的年会、区域性比较教育学会活动、专题性比较教育研讨会三类。
(一)全国性比较教育学年会
1978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五所高校的外国教育研究室(组)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行了第一次外国教育学术研讨会,后被称作比较教育研究会的第一届年会。这次会议成为打倒“四人帮”之后恢复和加强外国教育研究的总动员。1979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外国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成立外国教育研究会,中国比较教育学由此有了自己的专业学术组织。研究会由刘佛年先生担任理事长,共有理事33人,会员196人。第三届年会于1981年5月在保定举行,会议主题包括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结构的改革等。第四届年会于1983年在长春举行,在这次学术年会上,外国教育研究会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会”。2002年12月,比较教育研究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①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19届学术年会。
40年来举办的19届比较教育学会年会,具有如下特点:①年会主题化趋势明显,主题设置反映了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从第五届年会确立了大会总主题后,之后的每届年会都有一个核心主题,且主题密切反映教育领域的最新动向。如第五届年会契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以“借鉴国际经验,探讨教育体制的改革问题”为主题;世纪之交的第十届年会以“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为主题,契合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需求问题;第十五届年会以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契合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第十八、第十九届年会以教育对外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主题,则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强音。②参会人数日益增多。从最初几届的几十人参会,到1995年第八届年会120余人参会,2010年第十五届年会参会人数达600人,之后的年会维持在300人左右。2018年举行的第十九届年会,参会人数达到近700人。③会议层次日益提高,逐渐向国际性会议转型,从1986年第五届年会开始,每届年会都有境5外人士参会。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并设名誉会长、荣誉理事等荣誉职位。全体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负责指导和监督秘书处的日常工作,制定重要规章,确定理事推荐资格,认可新增常务理事与理事,认可会员,审议和决定学会重大事宜。常务理事会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也可根据情况随时召开。根据实际情况,某些事项可以通信审议。理事由具有资格的单位会员推荐产生。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其他理事时,须由常务理事会或理事会认可。
(二)区域性比较教育学会活动
一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论坛。论坛从2014年发起已成功举办六届,首届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2016年4月,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论坛在香港教育学院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教育政策改革”。2017年11月,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论坛在杭州召开。2018年4月,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论坛在暨南国际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全球社会下的比较教
育”。第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论坛于2019年在澳门城市大学举行。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论坛的召开,对繁荣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研究,推动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各省开展的地方性比较教育年会,广东省比较教育学会最具代表性。1986年6月,经广东省委宣传部批准,广东省高等学校比较教育研究会在华南师范大学成立,秘书处设在华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学会成立之初便提出要把全省高校比较教育、外国教育和中国港澳台地区教育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有计划地开展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教育的研究。学会成立以来,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召开不同主题的年会活动,已成功举行十二届学术年会,最近一次年会于2016年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广东比较教育的时代使命”为主题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对结合国际教育现代化经验探索广东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专题性比较教育研讨会
各比较教育研究机构结合实际需要,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性比较教育研讨会,代表性的研讨会有:1984年的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研讨会,1988年的纪念马卡连柯100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1994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与佛山市教委联合主办的“珠江三角洲教育实践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走向21世纪的粤港澳台教育”研讨会,2006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开发研讨会,2007年8月河北大学主办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2009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社会转型中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高层学术研讨会,2011年1月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东北亚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国际研讨会,2014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全球教育改革趋势高峰论坛,2016年4月华南师范大学组织召开的中外合作教育国际论坛,2016年5月浙江师范大学组织召开的“高校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峰论坛,2016年10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的“中国丹麦教育比较研究”研讨会,2018年12月西南大学主办的“新时代与比较教育研究新使命”研讨会。这些专题性研讨会契合不同时期比较教育热点话题,对促进学术交流、凝聚学术力量、探讨学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趋于合理的比较教育学位布局
学位点是学科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培养比较教育学后备人才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获得比较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逐渐增多,象征着比较教育学科制度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而比较教育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又反过来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后劲,解决了比较教育学术继承者问题。
(一)比较教育学专业学位点逐渐增多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比较教育学,没有获得独立的学位授予资格,只是在教育学类人才中开设有外国教育动态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动向。如1961年4月颁布的《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明确规定5年制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中必须有大约70学时的外国教育论著选读、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研究、外国教育现状研究等内容,以便及时了解各国教育基本发展现状。①1978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时制教学方案(修订草案)》。这一方案明确规定了“学校教育专业”的教育类选修课程名单,其中比较教育相关课程包括比较教育、外国教育论著选读、外国教育现状与思想流派。②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后,比较教育被列为教育学科中的二级学科。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师范院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名单”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比较教育专业榜上有名,比较教育在中国正式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1984年1月,在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师范院校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和指导教师名单”以及“高等师
范院校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名单”中,专业名称“比较教育”改成了“比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和原杭州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通过了比较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点审批,顾明远先生、王承绪先生成为中国比较教育专业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获得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
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比较教育学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并成为全国重点资助的12个研究所之一。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相继获得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此时全国已经拥有比较教育学博士点5个,比较教育硕士点11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学位布局进一步完善。①
21世纪后,中国比较教育学专业学位授权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在2003年左右相继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各高校陆续开始了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根据对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究生招生信息及各学校招生简章的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45所高校招收比较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5所高校招收比较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比较教育博士学位授予点分布于全国11个省(区、市)的高校中,其中北京有3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各有2所;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重庆(西南大学)、河北(河北大学)、四川(四川师范大学)、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各1所。②2018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批准6所高校增设教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8所高校增设教育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比较教育学科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比较教育专业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学科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接班人的培养,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比较教育重建工作中,比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初步建成了一支比较教育研究的生力军。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并开始招收第一届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中国第一位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入学,即后来成长为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专家的王英杰教授。根据生兆欣博士的统计,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招生在1979年至1983年保持在6人左右,1984年比较教育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增加至16人,1985年至199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稳定在20人左右。①这之后,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数大幅增加。据统计,中国比较教育专业在1993年以前共招收研究生200余名,到2012年时,比较教育学专业招收人数累计达1900余名,规模扩大近10倍。②代表性高校自2000年以来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情况。
以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为例,截至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共培养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531人(其中外国留学生100余人,主要为近年来实施的“教育领导与政策”国际硕士项目招生),博士研究生179人(不含外国留学生)。①根据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建所十周年发展总结会的相关资料,该校自1999年、2003年开始招收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截至2018年共培养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生283人,博士生59人,指导出站博士后10人。各高校基于自身定位和研究特色设立了培养方向,全国高校共设有109个比较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40个博士培养方向。平均每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3.4个培养方向,博士学位授予点有2.7个培养方向,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教育政策与管理比较、比较基础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比较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师教育比较、国际与发展教育是相对稳定的培养方向。①
各培养高校基于自身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和学科传统等,对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各具特色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通过与国外大学建立的师生交换计划,派出研究生交换生和引入国外长期任课教师等措施,强化了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国际视野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自2008年持续举办比较教育学术论坛,比较教育学专业师生共同参与,截至2018年已举办9届,为增进师生情谊、分享学术智慧、展示研究成果提供了有效平台。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则通过参与专业学会的学术研讨会和专向学术交流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与科研能力。浙江师范大学自2013年以来通过举办“非洲教育国际学术周”活动,有效促进了该校非洲教育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凝练了该校非洲教育研究特色。高素质比较教育学后备人才的培养,为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声誉良好的比较教育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是彰显学科特性、反映学术进展的重要载体,在学术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制度化进程中,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比较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全球教育展望》、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外国教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外国中小学教育》、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世界教育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创办的《教育译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979年创办的《外国教育》、华南师范大学1981年创办的《世界教育文摘》等杂志,虽因各种原因停刊,也在不同时期推动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我们以《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为代表,梳理三大期刊发展历程与影响。
(一)三大专业期刊的发展与演变历程
1964年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成立后,随即开始筹备《外国教育动态》杂志。1965年,《外国教育动态》作为内部刊物正式出版,在出版了2期试刊和5期正刊后,因“**”的爆发而中止。1973年,外国问题研究所恢复局部工作后,《外国教育动态》作为内部资料又开始编印,至1979年共出刊22期。①“**”结束后的1979年,在顾明远先生的奔走呼吁和国务院主管科教的方毅副总理的支持下,《外国教育动态》成为正式刊物向国内外发行,顾明远先生担任主编。1991年,《外国教育动态》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会刊,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开始,该刊由双月刊改为单月刊。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
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学术期刊,《比较教育研究》榜上有名。2015年11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考核结果,《比较教育研究》考核结果为“优良”,并将继续获得资助。
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国门初开,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开始恢复工作,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教育研究室于1972年创办了《外国教育资料》,以批判性地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理论、流派及代表人物。①除了刊载欧美国家教育制度与政策等文章外,还翻译出版了不少教育著作,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巴恩的《九国高等教育》等。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外国教育资料》开始向全国公开发行,首任主编为苏俄教育专家杜殿坤先生。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外国教育资料》更名为《全球教育展望》,并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外国教育研究》源于1974年日本教育研究室创办的《日本教育情况》,以及朝鲜教育研究室于1977年开始编印的《朝鲜教育研究》。1981年,这两份内刊合并更名为《外国教育情况》,1983年再度更名为《外国教育研究》。1985年,《外国教育研究》公开发行,首任主编为日本教育研究专家梁忠义先生。《外国教育研究》创办至今未更改刊名,与《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一起入选了历次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二)三大专业期刊的办刊特色与学术贡献
据2019年3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比较教育研究》共刊发文献7202篇、总下载3607129次、总被引90932次,篇均下载501次、引用13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2018版)综合影
响因子为0.937。《全球教育展望》共刊发文献5588篇、总下载2898715次、总被引82069次,篇均下载519次、引用15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316、(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559。《外国教育研究》共刊发文献4825篇、总下载2391490次、总被引66425次,篇均下载496次、引用14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08—2018年,《比较教育研究》文章所属栏目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国际教育快讯143篇、高等教育113篇、教育思想与理论84篇、教师教育67篇、高等教育研究60篇、教师教育研究52篇、比较教育学科建设48篇、教育国际化41篇、非洲教育研究34篇、教育管理29篇;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依次为美国353次、高等教育119次、英国93次、日本89次、教师教育70次、比较教育67次、教育政策57次、俄罗斯46次、德国39次、澳大利亚39次。
《全球教育展望》文章所属栏目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课程与教学186篇、教师教育95篇、学科教育93篇、国际与比较教育80篇、教育政策与管理61篇、儿童研究49篇、专家访谈29篇、教育基本理论29篇、新书推介20篇、教育理论20篇;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依次为美国40次、教师教育38次、教师36次、教师专业发展36次、核心素养35次、科学教育33次、课程改革29次、教育26次、教育改革21次、启示17次。
《外国教育研究》文章所属栏目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教师教育91篇、基础教育73篇、高等教育70篇、课程与教学论55篇、学前教育35篇、教育理论34篇、教师专业发展32篇、公民与道德教育28篇、教育管理28篇、高等教育研究19篇;排名前十的关键词依次为美国426次、英国109次、日本81次、高等教育72次、教师教育67次、澳大利亚46次、德国39次、公民教育34次、韩国34次、俄罗斯34次。
从以上统计可以发现,三大期刊在2002年由双月刊改为单月刊后,论文发表数量有了较大增长。近年来,三大期刊都愈加重视文章质量,转向刊发论证更深入的文章,使得三大刊物的发文篇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近十年所发表论文的栏目和关键词统计可以发现,三大刊物对高等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理论等主题都较为关注,其中《比较教育研究》和《外国教育研究》在国别上对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教育关注颇多,《全球教育展望》除了对美国关注较多外,对其他国家的关注度不明显。在具体的办刊特色上,《比较教育研究》近年来刊发了众多非洲教育研究、教育国际化、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类文章,《全球教育展望》更加关注微观层面的课程与教学、学科教学、核心素养、儿童研究等领域,《外国教育研究》则对公民与道德教育、学前教育类文章比较支持。三大期刊紧跟世界教育理论前沿,针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开展比较研究,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①
五、形成了系列比较教育精品著作与教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比较教育学界持续探索、深度耕耘,出版了一系列比较教育学精品著作,突出体现在概览性丛书和工具性图书、专题型研究性丛书、比较教育学教材、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类著作四个方面。
(一)比较教育学概览性丛书和工具性图书
第一,1979年至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教育丛书”,该丛书共12册,涉及30余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以及业余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第二,江西教育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历时五年出版的“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包括战后苏联、美国、英国、印度、日本、法国、韩国、拉丁美洲、德国、非洲、东盟等11个专题,由王承绪、顾明远、梁忠义、马骥雄、孙启林等学者领衔,保障了该丛书的高学术
水准。第三,河南教育出版社在同期出版的“当今世界教育概览丛书”,介绍了埃及、芬兰、墨西哥、新加坡、瑞典等12个国家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改革、教育制度、教育结构和可资我国借鉴的经验与教训等。第四,2000年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教育大系》,分国别教育和专题教育两部分,国别部分选取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苏俄、日本、印度、埃及、巴西和中国10个国家,专题部分选择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妇女教育和教育财政10个类别。第五,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教育大事典》,该书共收集教育条目近4000条,时间跨度从人类社会最初有记载的教育活动开始,一直到1999年为止。全书以教育事件为点、时间为线,以各洲各国为单元,全面展示了世界教育发展的线索和轨迹,为国际教育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具有史书与工具书双重功能的参考资料。第六,2009年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教育思想概览》,按专题且依时间顺序分门别类编排,汇集了古今中外近千位思想家有关教育的论述共八千余条。第七,由张瑞璠、王承绪主编的《中外教育比较史纲》三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也是一套熔比较教育、中外教育史及文化科技交流史于一炉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丛书。上述著作兼具史书与工具书功能,对澄清世界教育发展中的若干争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比较教育学专题型研究性丛书
第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比较教育丛书”,是“十7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项目,包括顾明远与薛理银的《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王承绪的《比较教育学史》、吴文侃的《比较教学论》、王英杰等人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张民选的《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陈永明的《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韩家勋等人的《中等教育考试制度比较研究》、郝维谦等人的《各国教育法制比较研究》、陈列的《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徐辉与祝怀新的《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0本著作。第二,同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比较教育论丛”,包括吴文侃的《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周满生的《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黄志成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冯增俊的《走向新纪元的粤港澳台教育》、万秀兰的《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王长纯的《和而不同:比较教育的跨文化对话》、邢克超的《共性与个性:国际高等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张德伟等人的《国际后期中等教育比较研究》、强海燕的《中、美、加、英四国基础教育研究》9本著作以及《比较教育概论《世界教育危机》《教育的新时代》等国外比较教育名著。
第三,2015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50年”丛书,该丛书由近年来比较教育学界中青年学者发表的期刊文章汇编而成。这几套丛书,集中展示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不同时期的动态和成果。
(三)比较教育学教材
教材是比较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性总结,又是比较教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学习材料,更是比较教育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在业已出版的数十本比较教育学教材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王承绪、朱勃和顾明远三位先生主编的《比较教育》,该书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部比较教育学科教材,基本确立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以及整体框架。该教材自1982年出版后,到2015年时历经5次修订。截至2016年6月,该书累计重印29次,印数达20余万册。①其次是吴文侃、杨汉清主编的《比较教育学》,该书在1989年出版后在1999年修订,全书包括比较教育基本理论、八国教育、专题教育、总结与展望四部分。再次是冯增俊教授联合全国十四所高校比较教育研究力量,合作编写的《当代比较教育学》。这一新世纪比较教育新教材力作,不仅反映了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还糅合了中国比较教育的理论成果。
除上述教材外,国内学者编著的比较教育学教材还有《比较教育教程》(成有信,1987)、《比较教育学》(成有信,1987)、《中小学比较教育学》(商继宗,1989)、《比较教育基础》(张维平、张诗亚,1991)、《比较教育学》(高如峰、张保庆,1992)、《比较教育学》(冯增俊,1996)、《比较教育学》(安双宏、白彦茹,1997)、《比较教育学》(卢晓中,2005)、《比较教育导论》(陈时见,2007)、《比较教育学》(陈时见,2012)、《比较教育学》(孔锴,2018)。上述教材的出版,奠定了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四)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类著作
该类著作中,王承绪先生所著的《比较教育学史》、顾明远先生和薛理银合著的《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最具代表性。前者以全球视界,紧扣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各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主要学术流派,廓清了比较教育诸家学说的发展历史。②后者深入研究了比较教育的理论、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以及前沿观点,创造性地涉及了发展教育、国际教育以及教育国际化等内容。
除上述代表性著作外,其他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类著作有《教育三面向与今日比较教育》(朱勃,1985)、《比较教育史略》(朱勃,1988)、《比较教育——名著与评论》(朱勃、王孟宪,1988)、《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薛理银,1993)、《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顾明远,1994)、《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顾明远,1998)、《比较教育的文化逻辑》(项贤明,2000)、《比较教育的新进展——国际教育初探》(徐辉,2001)、《比较教育专题》(梁忠义,2002)、《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顾明远,2004)、《比较教育发展身份危机之研究》(李现平,2005)、《和而不同:比较教育的跨文化对话》(王长纯,2007)、《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研究》(祝怀新,2007)、《民族国家和比较教育研究》(朱旭东,2008)、《二十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史》(生兆欣,2011)、《知识的境遇: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学术生态》(田小红,2011)、《西方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王黎云,2011)、《比较教育学家思想研究》(李文英等,2012)、《比较教育基本理论》(陈时见,2014)、《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研究史》(王长纯、王建平,2016)、《比较教育认识论》(王涛,2016)、《比较教育范式论》(杨素萍,2016)、《比较教育本体引论》(袁利平,2018)、《比较教育价值论》(褚远辉,2019)。这些著作的出版,为丰富比较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