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比较教育学学科专业点逐渐稳固,人才培养数量逐渐增加。得益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学科领域内专业期刊的影响力也逐渐上升,其他教育类期刊都开设了“比较与借鉴”专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比较教育学学者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也逐步增加,一些高校成立了专门的“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扩大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范围。
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是比较教育学科持续发展的根基,只有一代代比较教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才能推动学科持续发展。
(一)课程设置与教材出版
除针对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开设有关比较教育学的课程外,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和其他专业研究生也会进行这方面课程的学习,如中外文献研读、当代西方教育思潮、教育国际前沿等课程。各高校除了常规的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史这类课程,还开设了基础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比较、职业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比较、课程与教学论比较、区域研究等课程。新时代以来,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成为研究的重点,因此部分高校比较教育学专业还开设了关于数据分析的课程,便于学生利用各大数据库更好地进行国际比较与分析。
同时,这一时期一些比较教育学教材也陆续出版。2018年,孔锴出版《比较教育学》一书,以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选取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各国教育演进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各国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与改革进程,吸纳反映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概括各国教育制度的现状。①杨汉清教授的《比较教育学》在2015年出版第三版。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主编的《当代比较教育学》作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样在2015年出版第二版。这一时期还出版了许多关于比较教育学专业的著作,涉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
(二)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
整体而言,2013年后比较教育学位点不断增加,培养的人才数量也大幅增加。2016年全国共有44个比较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相比2002年分别增加了14个和9个,培养的人才数量也在增加。以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为例,2007年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仅有20位硕士和4位博士毕业,到2010年毕业硕士、博士人数分别增长到28人和6人,2013年分别为29人和9人。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培养研究方向集中在教育政策与管理比较、高等教育比较、基础教育比较、国际教育与发展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培养研究方向集中在日本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公民教育比较研究、德国教育学、西方教育哲学;东北师范大学培养研究方向集中在教师教育比较、公民道德与教育、高等教育比较;西南大学培养研究方向集中在比较教育理论、国别教育研究、教育政策比较、教师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比较。
二、学术机构与学术刊物
学术机构与学术刊物是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各传统高校加强了对沿线国家的教育研究,一些非师范类大学也纷纷设立“一带一路”研究机构,并将教育问题纳入研究范畴。比较教育学术期刊也顺应这一潮流,适时刊发了众多相关成果。
(一)比较教育学术机构的拓展
一是各高校设立“一带一路”研究机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众多高校开设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或研究院,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①这也间接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增加了大批从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研究的学者。2015年国内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的学校有39所,2016年增至79所。这些高校都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或"‘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机构。
二是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2015年1月教育部印发《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刻认识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所在区域和有关高校的优势,扎实推进研究基地的培育和建设工作,努力为国家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再次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度国别和区域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是指高校整合资源对某一国家或者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开展全方位综合研究的实体性平台。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要以咨政服务为首要宗旨,注重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学科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造就大批满足国家重大政策研究需求的“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建立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研究团队,推动形成高校科研工作新的增长点,不断提高研究质量,着力推进成果利用,努力建成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研究中心
三是部分传统师范类院校拓展了比较教育研究范围。其中浙江师范大学着重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成立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该院是在教育部、外交部支持下于2007年成立的中国高校首个综合性、实体性非洲研究院,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非洲研究机构与国家对非事务智库。非洲研究院围绕国家发展大局与中非合作大势,以“当代非洲发展问题”与“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为重点研究领域,深入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迄今已累计出版各类学术著作、译著和专题报告75部(卷);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主办了“中非智库论坛”“中非媒体智库研讨会”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向国家各部委提交各类咨询报告40余篇,多篇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被《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录用;编撰出版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年度报告《非洲地区发展报告》及研究院专业期刊《非洲研究》已成为中国非洲研究重要品牌,填补了我国比较教育领域非洲教育研究空缺。浙江大学与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培训中心进行合作,每年输送学生参与联合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学习项目。基于国家战略新设的这些学院,丰富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地域与研究人员,形成了潜在的比较教育学研究机构。
另一个近年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上海师范大学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到,“到2030年,包括通过国际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的小岛国,实质性地增加合格教师供应”。2017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全体大会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代表以“无辩论”通过的方式,决定在中国上海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落户上海师范大学。目前该中心已初步涉及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等地约10个研发与培训项目,有利于中国更深入地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也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基地。
(二)比较教育学术期刊
2013年至2018年,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文章越来越多,除《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外,其他高质量的期刊也开设了国际与比较研究专栏,例如《高等教育研究》持续开设“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专栏。2015年11月,由顾明远先生任丛书主编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50年”丛书出版。2015年11月7日,《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比较教育研究50年”丛书首发式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比较教育研究者、教育学术期刊同行代表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0年来,共发表了近5000篇文章,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引介国外重要的教育理论与思想,追踪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与实践,持续关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促进比较教育学领域学者的成长,助力我国教育改革。在《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0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同仁在顾明远、王英杰、曲恒昌等先生的带领下,根据刊物多年关注的重点,以及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历时一年选编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50年”丛书。徐辉教授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青年学者学习的榜样,是我国教育界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窗口,是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是繁荣我国教育科学的园地,是服务我国教育决策的智库。①
《外国教育研究》和《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也在这一时期刊发了大量高质量文章。《外国教育研究》在2013年至2018年一共开设了95个栏目与专题,涉及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论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教育评价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公民与道德教育、东亚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治理研究、创业教育研究等。《全球教育展望》同时期开设了68个栏目与专题,涉及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国际与比较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儿童研究、专家访谈、教育理论、核心素养研究、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政策、高考研究、教育实证研究、会议综述、高等教育、杜威研究、质化研究、学科教学等。
三、学术会议与学术活动
新时代比较教育学学术会议与学术活动在国内稳定展开,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年会为主,比较教育区域会议和国际交流也不断增多。
(一)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教育学界在促进教育开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比较教育年会是进行思想交流、分享比较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2014年12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七届年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以“全球视野下的教育治理”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媒体等各方的300多位代表围绕“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教育理论与思想”“教育国际化研究”“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等16个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在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比较教育必须继续服务于国家的重大关切,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做出新的贡献。2016年12月2日至4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八届年会在海南师范大学召开,大会主题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比较教育的时代使命”,同时开设了“留学教育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涉外办学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创新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人文交流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合作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体制改革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比较教育方法论与学科建设”等分论坛。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会务组共收到论文近300篇,其中硕博研究生论文超过了半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学人才后备队伍的不断壮大。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命题,为比较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于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比较教育新使命”为主题的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来自全国98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等单位的6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对改革开放40年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一带一路”倡议与教育对外开放、全球教育治理与中国作为、国际教育援助与全球共同利益、跨境教育与人员流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政策与实践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二)其他专题性比较教育学术活动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联盟主办,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承办。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院、巴西圣保罗大学教育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等国外九大顶尖教育学院的学者代表,以及来自墨西哥、日本、瑞典、葡萄牙、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会议围绕“高等学校招生政策”主题,就高校招生政策的理论研究,高校招生政策与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学生资助的关系等政策展开讨论。①
2014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50周年庆典暨全球教育改革趋势高峰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庆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成立50周年的同时,共同探讨了我国当前比较教育发展的状况、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与改革实践以及我国教育事业从中可以汲取的经验和未来的发展道路。
2017年11月25日至26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海峡两岸、香港、澳门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20余篇,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共享时代的比较教育”。恰逢比较教育诞生200周年,与会专家学者从比较教育的起源和发展谈起,探索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之路,共商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的未来。论坛围绕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世界教育改革动向与趋势四个方面展开,体现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比较教育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进展。
2017年12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联合举行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高端研讨会。世界银行驻华代表、俄罗斯文化中心教育项目官员以及各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教育治理、跨境教育、教育援助、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五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这一时期的国际教育主要是国际访学、短期游学和留学生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均与国外著名高校签订了互访协议或邀请国外著名高校的学者来校为师生作讲座分享本国教育经验、国际教育前沿等。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从2013年至2018年共进行了87场国际教育大讲堂,涵盖主题广泛,涉及国家众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互换访问学者、交流学术资料等。
(一)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随着对外教育交流日益方便,比较教育学者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会议。2013年3月10日至15日,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第57届年会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教育质量:全球紧迫性议题与竞争性前景”。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是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的重要组成单位,在比较教育学界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誉。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长王英杰先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等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据会议方发布的数据,来自中国的参会者有144位,仅次于主办国美国(217位)。①
2014年3月10日至15日,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第58届年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2015年3月8日至13日,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第59届年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2016年3月6日至10日,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第60届年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本次年会恰逢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成立60周年,因而年会主题确定为“比较与国际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2017年3月5日至9日,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第61届年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2018年3月25日至29日,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第62届年会在墨西哥举行,本次会议以“重绘全球教育”为主题,包括南南合作、理论与实践,对南北划分的再思考,知识生产与交流方面的全球不平等等相关主题,其目的是将传统的研究起点更大程度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学者出现在历次会议上,与各方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这一时期的中国比较教育学者还积极参加了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学术活动。2016年1月27日至30日,第十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在菲律宾举行。本次会议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刘宝存教授当选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这是自亚洲比较教育学会1995年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中国比较教育学者担任此职务。2018年5月10日至12日,第十一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在柬埔寨暹粒召开,会议主题为“教育与社会进步:比较视角的洞悉”,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刘宝存教授、柬埔寨高等教育国务秘书何玉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马克·贝磊等专家以及来自25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会。本次会议理事会上,刘宝存教授再次被推选为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新一任会长。
(二)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
2014年5月16日至18日,由杭州师范大学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第九届年会在杭州召开。开幕式由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秘书长、日本九州大学爱德华·威克斯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荣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顾明远先生,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查妮塔教授等专家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来自英国、美国、比利时、中国、日本、印度、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位比较教育学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出席了本次年会。与会代表通过主会场和12个分会场讨论的方式,对该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涉及高等教育、教师职业化、新技术和新手段、课程发展、性别、国际化、终身教育、学前教育等众多议题。①
2014年9月27日至28日,第五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承办,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瑞典、澳大利亚、南非、芬兰、中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2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全球教育改革:国际化·区域化·本土化”这一主题,就“国际教育测试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学校、国际课程与国际人才培养”“跨境教育与学生流动”“中外合作办学与学位联授、互授”“国际组织与全球教育治理”“ICT与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与教师发展”“比较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等开展研讨。②
2014年10月17日至20日,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教师教育质量与学习:实践、创新与政策”。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及教师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在各自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与学习应从关注教师、理解教师并研究教师入手。教师教育应该如何理解教师,如何研究教师,如何衡量教师以及教师教育质量与学习,成为与会专家热烈交流的话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教师教育研究首先要关注并理解教师作为“人”的存在,主要体现在教师作为主体性存在与教师作为社会建构存在两个方面。这一思想彰显出当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人文主义取向。
2017年9月23日至24日,第六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芬兰、瑞典、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荷兰、伊朗、肯尼亚、柬埔寨、新加坡、韩国、巴基斯坦、泰国、坦桑尼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43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本届论坛围绕“比较教育二百年”的热点问题为中外学术同行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解决问题、分享经验的平台。论坛下设以下分主题:比较教育在各国的发展历史与未来趋势,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教育与人才培养,比较教育与国家发展,教育援助与发展,国际组织与全球教育治理,海外办学项目开发、办学模式与质量保障,国际人才流动与留学教育。
(三)对外传播中国教育改革经验
2017年4月23日,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讲中国故事:学校在变革中发展暨《中国学校研究》中英文图书研讨会”,《中国学校研究》中文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是第十六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唯一的主题图书,是顾明远先生带领团队在学校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中国比较教育学者还在各种国际性学术会议上积极介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2015年哥伦比亚驻上海领事馆邀请黄志成教授赴哥伦比亚介绍上海教育的特色。2016年7月黄志成教授再赴墨西哥恩塞纳达市参加了“21世纪比较教育国际研讨会”,并用西班牙语做了题为《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特色》的大会报告和题为《上海的教师教育》分会报告。另外,浙江大学阚阅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姜英敏教授等人也在各种场合介绍中国教育经验。其中,姜英敏教授从2011年开始,连续在《韩国教育报》国际教育专栏上发表近50篇文章,向韩国同行介绍中国教育改革的动态及教育热点,包括“中国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