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比较教育学开始迈出制度化的实质性步伐。20年间,比较教育学承袭前期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了一个独立学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一支规模相当大的专门研究队伍,有一个比较活跃的学会组织,在高等院校普遍设置了比较教育专业,开设了比较教育课程,出版了专门刊物。①除此之外,比较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频繁,拓展了国际教育对话路径。总之,中国比较教育已经初步完成了学科的制度化建设,正向着进一步成熟与完善的目标前进。
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此阶段的比较教育硕士点、博士点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增多,这象征着比较教育学科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至2012年,比较教育学科的博士点共有12个,硕士点近40个。12个博士授予点高校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以及四川师范大学。
(一)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
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教育(学)”已成为大学教育学各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有的大学甚至在本科阶段就开设了比较学前教育、比较中小学教育、比较高等教育、比较教育管理等专业性更强的课程,而研究生阶段则在比较教育学专业以外的教育学各专业中开设了更加深入与专门的比较教育课程。②除公共必修课以外,各大高校几乎均设有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国际教育、区域教育比较研究、西方教育思想、西方教育名著等相关课程。此外,心理学、教育哲学、人类学等相关课程也成为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学科教材是比较教育一个时代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载体,既是对前人工作成果的整合归纳,也是引领新一代学习者、研究者前行的明灯。王承绪、朱勃、顾明远等老一辈比较教育学家联合主编的全国通用高等学校比较教育学教材《比较教育》几经修订,在1999年印发了第三版,增加“中国教育制度”一章;在2012年印发了第四版,修订吸取了进入21世纪以后比较教育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该书曾先后荣获“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级二等奖”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奖项,至今仍是全国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比较教育学课程教材,为促进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赵中建和顾建民教授在1994年出版的《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选取了法、澳、美、日、英、德、加、阿根廷、希腊等国的著名比较教育学家的重要论文和专著节录共24篇,前4篇涉及比较教育的界说及历史发展,第5至20篇按时序反映了比较教育理论及方法的各种观点,最后4篇则是一组学术争鸣性文章。该书在纵向上汇集了国外比较教育理论及方法的发展脉络,在横向上汇集了国外学者对若干比较教育理论及方法问题的不同见解及争鸣。①1994年出版的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编《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收录论文60余篇,分为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国际教育思潮、课程与教学、普及义务教育等九个部分。②
1996年,顾明远、薛理银著《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一书出版。该书从教育与国家发展的角度阐明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从动态上研究教育系统的各个要素,反映世界比较教育研究的新动向。1997年,张瑞璠、王承绪主编的《中外教育比较史纲》三卷本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古代、近代、现代三卷,共150余万字,将中外教育史放在世界历史大文化的背景中进行比较,是一套熔比较教育、中外教育史及文化科技交流史于一炉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丛书。①1999年,吴文侃、杨汉清主编的《比较教育学(修订本)》出版。全书共分四编二十一章,其内容包括比较教育发展历史、八国教育、问题研究、总结与展望等。同年,王英杰主编的《比较教育》出版,该书成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指定教材。
2002年,梁忠义先生主编的《比较教育专题》出版。该书是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教材之一。该书描述了世界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对世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进行了比较研究,还包含世界中小学德育比较、世界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比较以及世界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相关内容。②2005年,商继宗教授所著的《中小学比较教育学(第二版)》出版。全书围绕中国普通教育领域内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运用丰富的材料,对世界各国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横向比较,为改进和发展中国的普通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与教训。2008年,冯增俊教授、陈时见教授、项贤明教授主编的《当代比较教育学》出版。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由全国十四所著名大学联合编写。这一新世纪比较教育新教材力作既深入探讨了学科发展、培养学科意识和学科方法等比较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又重点论述了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及教育信息化等当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论题,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创新性。③
这一时期的比较教育教材还包括冯增俊教授的《比较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安双宏、白彦茹教授的《比较教育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卢晓中教授的《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5),陈时见教授的《比较教育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和《比较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等。这期间,顾明远先生组织出版了“比较教育译丛”,翻译了艾萨克·康德尔的《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埃德蒙·金的《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卡扎米亚斯等人的《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何塞·加里多的《比较教育概论》、菲利普·库姆斯的《世界教育危机》、伯顿·克拉克的《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阿尔特巴赫的《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藤田英典的《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约翰斯通的《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马克·贝磊等人的《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于尔根·施瑞尔的《比较教育中的话语形成》等著作。总而言之,中国比较教育学教材数量日益增多,质量也有所保障,一方面显示了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勤勤恳恳,编订教材的工作颇有成效;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蒸蒸日上。
(二)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
中国比较教育专业在1993年以前共招收研究生200余名,而到2012年时,招收人数达到1900余名,规模扩大近10倍。①大量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进入高校,在导师的指点下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不同高校围绕历史渊源、地理位置、自身特性等对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各具特色的针对性培养,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学术景观。
以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比较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为例,其比较教育学下设研究方向包括:①比较政策与管理:教育宏观决策比较研究、中外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管理比较研究;②比较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比较课程与教学论;③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比较研究、西方高等教育组织理论;④国际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东亚文化与教育、学校改进国际比较、学术职业国际比较。除此之外,还有发展教育、区域教育以及跨文化教育等多个研究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的比较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下设有:①教育制度与政策比较研究;②国际教育理论与思潮研究;③课程教学与学习科学前沿研究;④教育社会学比较研究;⑤学生发展指导研究;⑥多元文化教育研究;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等。该校还确立了对硕博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要求、定期考核制度和学位论文标准。除此之外,还针对比较教育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实行分阶段的导师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含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等)、专业主干课(国际与比较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设计等)和发展方向课(区域教育研究、专题研究等),硕士研究生也可在导师指导下跨专业选课。其2011年修订的比较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有如下研究方向:①东北亚区域教育研究;②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③教育政策与制度;④教师教育比较;⑤公民与道德教育比较等。该校实行学术交流与报告、博士生助教等制度,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和批判意识的养成。
西南大学自1999年、2003年开始分别招收比较教育专业硕士、博士,截至2012年已培养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165人、博士33人、博士后7人。该校2010年修订的比较教育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包含以下研究方向:①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②各国教育制度比较;③职业技术教育比较;④教师教育比较。通过团队教学、国内外访问、前沿讲座以及举办专业学术论坛等方式,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基本形成了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20年间,国内各大高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学业后继续投身比较教育学术研究。总体来说,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为承接前辈们的学术成果、开启对未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学术机构与学术刊物
学术机构和专业学术刊物是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外部条件。学术机构方面,各高校成立的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或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构成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阵地;学术刊物方面,除《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和《全球教育展望》三大期刊外,《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知名期刊也多有比较教育的成果发表。
(一)比较教育学术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的重镇,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比较教育研究机构之一。其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外国教育研究所,1995年更名为国际与比教教育研究所,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比较教育学科唯一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院在对国别教育进行精深研究的基础上,设有教育政策与管理比较研究、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基础教育比较研究、文化与教育发展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等研究方向。研究院积极承担国家重大教育研究任务,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如1993年王英杰教授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1994年毕淑芝教授、司荫贞教授主编的《比较成人教育》,2000年顾明远先生主编的《世界教育大系》《世界教育大事典》以及项贤明教授的《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2004年刘宝存教授的《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等。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研究院还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工作,为多项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调查资料与咨询服务,为新中国成立后借鉴外国教育经验、改善本国教育实践做出了极大贡献。
其他高校的比较教育学研究机构也在这期间继续发展。2000年,华南师范大学正式设立教育科学学院,对教育学科的系所进行调整和重新设置,并成立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重视为国家和地方改革开放服务,有选择、有重点地研究相关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趋向,形成了以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与澳大利亚、中国港澳台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别和区域教育研究特色。2008年7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设立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定位于结合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对重大的国家教育战略目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为中国的教育决策提供理论先导、数据支撑和政策论证。研究中心完成了教育部课题“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科技部软科学课题“基于实证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策研究”,以及“建立中国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等重大研究项目。
2008年12月,西南大学正式成立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秉持“立足国际前沿、研究国际教育、推动国际合作”这一发展理念,重点围绕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国别与区域教育比较、教师教育比较三大研究领域,致力于创建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平台,以创新学科体系、促进教育改革。2009年12月,厦门大学成立比较教育研究所,重点关注高等教育大众化比较研究、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教育公平比较研究、国际合作办学比较研究、高校教师发展比较研究等领域。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成立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主要专注于教育战略与政策比较研究、非洲教育研究和国际教育研究三大分支研究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大致形成了“三横三纵”的分布格局,“三横”即指陇海、成渝经黔渝至湘黔、沪杭经浙赣至湘桂三大铁路线,而“三纵”则指京哈至京广、京沪、宝成至贵昆三条铁路线。①由此连点成线,聚线成面,新老比较教育学术机构 力同心,共同推动和引导了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比较教育学在整个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比较教育学术刊物
比较教育学术期刊的创立和出版对学科制度化建设同样具有极大影响,它不仅是比较教育最新学术成果发表的平台,同时也是学者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场所。改革开放深入阶段,比较教育学各大学术刊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对外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积极服务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发挥了认识世界、引介借鉴、理论创新、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等重要功能,极大地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会会刊——《比较教育研究》在教育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历次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教育类核心期刊,并于2012年成为首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学术影响力方面,《比较教育研究》的影响因子、引用率、下载率、下载量、转载量等各类数据均处于国内同类学术期刊的前列。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数据显示,2009年《比较教育研究》的影响因子在284本教育学刊物中排名第七;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7年,《比较教育研究》在载文被引次数和影响因子两项数据上均位列第四;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的数据分析显示,2008年至2010年,《比较教育研究》全文转载率不断上升,2011年在教育学科中排名第四,综合学术影响力持续提高。①
在发文量上,中国知网收录的《比较教育研究》论文在1993年至2012年间达到了4000余篇。除在国内公开发行外,还与国外多家研究机构定期交换刊物。中国知网2010年公布的《比较教育研究》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显示,《比较教育研究》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其机构用户共2774个,分布于21个国家和地区;个体用户分布于33个国家和地区;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均属于《比较教育研究》高端用户。
华东师范大学创办的《全球教育展望》(原称《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更名为《国际教育》,1993年再度更名为《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正式更名为《全球教育展望》)重点关注国际教育改革战略、课程理论与政策、教育理论与技术、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以及教师教育改革五个领域,下设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课程与教学、学习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教师教育和专家访谈等主要栏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及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教育展望》转载量位列教育类期刊第五,转载率位列第九,综合指数位列第六。发文量方面,中国知网收录的《全球教育展望》论文在1993年至2012年间达到了3400余篇。
东北师范大学创办的《外国教育研究》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来源期刊。该期刊以东北亚教育为重要栏目,关注外国教育理论、思潮及流派,外国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校道德教育、农村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发文量方面,中国知网收录的《外国教育研究》论文在1993年至2012年达到了2900余篇。
比较教育学专业学术期刊在培养学术新人、引介国外重要教育理论和思潮、追踪教育改革动向、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教育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起到了参考作用。
三、学会建设与学术活动
专业学会的创立和学术活动的定期举行是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不断成长的标志之一。1993年至2012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召开了多次年会,除全国性的比较教育年会外,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区域性比较教育年会以及地方性比较教育会议的开展也如火如荼。
(一)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
1992年至2012年,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先后成功举办了十次全国性年会。1993年11月23日至26日,第七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共有80余人出席年会。本届年会围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方面,比较教育工作者需坚持“面向世界各国教育,针对中国教育实际”的方向和原则,突破只对外国教育状况进行介绍和比较的局限,力求进行专题研究和决策参与。在文化与教育方面,需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与教育现代化,加强文化与道德教育。在市场经济与教育方面,需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正负冲击,并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办学体制、招生制度、经费等进行具体讨论。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与会代表围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中国教育发展目标,讨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状况,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以及中小学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①
1995年10月24日,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大学召开,学会理事长顾明远先生致开幕词,济南大学校长李庆臻教授致欢迎词,与会代表达120余人。本届年会围绕“亚太地区教育和经济文化发展”这一主题召开,梁忠义先生与周南照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市场经济与教育机制《亚太地区教育、经济、文化互动和比较研究的作用》的主题发言。会议期间举行了四个专题研讨,分别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共20名代表在分论坛发言,涉及的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等。①
1997年第九届学术年会在黄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位比较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代表出席年会。本届年会以“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与会人员就如何均衡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本土化间的关系,如何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转型,以及如何进行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自我定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
1999年10月26日至29日,第十届学术年会在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召开,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60余名代表出席年会。本届年会围绕“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的主题展开,与会人员就“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高教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改革”“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还有代表对当前比较教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发表了意见,如王长纯教授以“超越‘边缘’与‘中心’促进中国比较教育理论的新发展——阿尔特巴赫依附论的因革观分析”为主题做了发言,朱旭东教授阐述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制度化与规范化问题等。②
2001年11月2日至6日,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在广西桂林召开,主题是“终身学习在中国”。来自国内外的120多名代表,就终身学习的背景与环境、终身学习的理论与行动、终身学习对学校教育的挑战、中国终身学习的体系建设以及国外终身学习的经验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出现呼唤全人类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这一时代背景是理解和践行终身学习,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习化社会的参照系。在建立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这一伟大活动中,比较教育学者大有可为。本届年会进行了学会理事会换届,梁忠义先生被推选为学会理事长。2003年后,理事会再度进行了换届,钟启泉先生被推选为学会理事长。2002年12月之后,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会依据相关文件更名为“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①
2004年11月20日至22日,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广东珠海召开,国内5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12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140余名研究生列席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比较教育分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致辞,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主席、香港大学比较教育首席教授贝磊作了专题发言。本届年会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对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②
2006年11月12日至14日,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代表共有300多人,提交论文达140余篇。年会直面中国教育改革和比较教育发展实际,以“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国际合作”为主题,围绕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国别比较、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教育、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等论题进行了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钟启泉先生等多名比较教育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③
2008年11月21日至22日,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浙江温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共260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围绕“中国教育改革与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分设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国别教育改革与中外教育比较、教师教育改革与比较教育研究、课程教学改革与比较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比较教育研究和研究生专场六个分会场。本届年会同时进行了学会理事会换届,王英杰先生被推选为学会理事长。
2010年10月9日至10日,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届年会嘉宾云集,盛况空前,来自国内外近6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到285篇论文。大会围绕“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展开,分主题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等,还设立专场进行了王承绪先生比较教育思想研讨。①
2012年9月15日至16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国内外3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共收到224篇学术论文。本届年会围绕“教育改革创新与比较教育的时代使命”的主题展开,对“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理论新探索”“世界教育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动向和趋势”“全球视阈下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公平与优质取向的教育政策、制度和行动”“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经验”以及“国际教师成长与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②
此阶段召开的10次比较教育全国性年会,在内容上切合时代主题,与“民族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终身学习""教师教育与课程改革”“国际合作”时代特色紧密结合;在人数规模上,随着比较教育研究人员逐渐增多,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参会人数逐年增加,从1993年的80余人发展到2012年的300余人;在年会主题与层次上,年会日益关注国际热点话题,逐渐向国际性会议转型。比较教育全国性年会回应改革开放的呼唤,积极研究和讨论世界各国先进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对策。①
(二)区域性比较教育学会或研讨会
这一时期部分高校或研究机构还举办了区域性比较教育年会和研讨会。1994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与佛山市教委联合主办“珠江三角洲教育实践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华南师范大学召开“走向21世纪的粤港澳台教育”研讨会。2007年8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与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对比较教育学科的身份定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学科建设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009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社会转型中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高层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总结了中国比较教育对于中国教育改革做出的贡献。在转型时期对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高层探讨,对于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的20字“工作方针”,以及“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2011年1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东北亚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国内多个比较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比较教育方法论建设”和“新世纪东北亚国家的社会变动与教育改革”两个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讨论与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4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各大高校与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更加密切,组织了大量国际教育会议,承担了大量国际合作项目。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平台与机制趋于成熟。
(一)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先后把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布鲁纳、布卢姆、瓦根舍因、蒙台梭利、加德纳等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模式介绍到国内,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并加以推广。步入21世纪后,研究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典、丹麦、芬兰、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人员交流和信息资料交换的关系。研究院自2010年起开设第一期“国际教育大讲堂”,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到院交流,至2012年年底已举办37期,使广大比较教育研究生对国外的热点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东北师范大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32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西南大学于2008年成立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后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其比较教育学团队先后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讲学和交流,如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者许美德教授、日本比较教育学者马越彻教授、加拿大温莎大学教育学院许世静教授等,同时也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及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参加国际比较教育学术交流会,促进了比较教育国际交流。
各高校比较教育研究机构还积极引进国际人才,聘请外国比较教育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研究员,在跨文化合作下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提高教学的多元性,使比较教育研究生接受国际化的培训和指导。另外,中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人员往来也更加频繁。仅以美国为例:2000年至2012年美国来华留
学生人数约为16.9万,同时期中国大陆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总人数达110万。①访问学者方面,1993年至2000年中国大陆赴美的访问
学者人数约为7.3万,2000年至2012年则达到25.7万。②赴美留学的学生、访问学者带回一手的外国教育资料和信息,自发地进行比较教育研究,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比较教育的国际交流。
(二)拓展国际学术项目
一是国际学生培养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教育研究所合作,联合开发的比较教育学专业“教育领导与政策”全英文教学国际研究生项目在2011年启动。该项目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国际留学生。东北师范大学分别与美国肯尼绍州立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合作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英语(科技交流)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与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合作设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学院。学校每年送留学生300余人,招收来自世界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学生来校学习深造。
二是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为例,该院2002年与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合作承担《教育课程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2003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承担《中国教育政策分析》,2005年与英国巴斯大学合作承担《中国学生面对中英高校的选择决策》,2006年承担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资助的《德国与中国比较教育话语形成的比较分析》,2008年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合作承担《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研究》,2010年与日本创价大学合作承担《池田大作和平与教育思想研究》,2011年承担韩中科学技术合作中心委托课题《韩中日教育合作促进方案》等。
三是对外教育援助与培训活动。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该校自2002年开始承办教育部援外项目。2004年“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在东北师范大学正式挂牌,以配合教育部教育援外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展教育援外工作,承担来华、出国培训项目,选派援外教师、建立援外教师人才库以及承担其他部委委托的援外项目。截至2012年9月,东北师范大学共承办教育部、商务部援外项目25期,对来自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7名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培训。2002年开始,浙江师范大学承办了“非洲基础教育管理研修班”“非洲高等教育管理研修班”等援外项目,为非洲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教育管理人才。
(三)举办世界比较教育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
1998年10月6日至9日,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第二届年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与会人数200余人,这是中国首次主办国际性比较教育学会。会议主题为“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顾明远先生做了“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的现代化”主题发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的13位比较教育专家学者也进行了主题发言。大会下设五个小组,其议题分别是“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信息社会与教育改革”以及“国际与比较教育”。国内外比较教育学者畅所欲言,针对国内外各类教育问题展开讨论。他们的发言摘要皆被译为英文以会议论文集的形式发表。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在2002年创办了“世界比较教育论坛”,论坛每三年举行一次,2012年之前成功举办了四届。在2002年10月的第一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上,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教育改革”。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会长安妮·哈德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教授于尔根·施瑞尔、韩国比较教育学会会长李丙金、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会长梁忠义、世界比较教育研究联合会秘书长马克·贝磊以及美国波士顿学院教授菲利普·阿尔特巴赫等知名学者在大会发言。
2005年8月的第二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上,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到100余篇学术论文。此次论坛围绕“政府、市场与社会”对全球教育进行了研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克·贝磊和秘书长福克斯、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前会长铃木慎一和现任会长望田研吾、美国比较教育学会前会长阿诺夫、韩国比较教育学会会长李铉清等作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大会还围绕“国际教育”“教育投资与市场化”“传统文化与比较教育”等议题做了分组讨论。
2008年10月,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隆重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位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参加盛会,收到学术论文140余篇。在论坛开幕式及主题发言阶段,多位国内外知名比较教育专家围绕教育“和谐、差异、共生”这一大会主题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精辟见解,随后分别就教育交流与合作、多元文化主义与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农村教育、远程教育、职业与终身教育、美国教育改革、俄罗斯教育改革、日本教育、教育公平以及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等专题展开了热烈的小组讨论。本次论坛围绕教育问题所展开的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对弘扬多元、尊重差异、促进和谐、实现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10月,第四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召开,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共35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本次论坛恰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建院50周年,150多名校友特来参会。围绕“全球教育改革:公平·质量·发展”这一主题,19位学者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来自国内外的比较教育专家学者还就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创造性人才培养、教育质量保障、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留学生与教育国际化、大学文化建设与研究等主题进行了精彩发言。
世界比较教育论坛成果斐然,已然成为提升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国际化水平、展示中国教育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世界各国与会代表高度评价该论坛,认为它给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发表各自见解的机会,同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和思考空间,对今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教育改革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