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党的八大至1976年“**”结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20年。总结这20年来的德育原理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在德育任务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为中心,不断强化阶级斗争。①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德育任务中突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学校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把政治教育置于学校德育的核心位置。突出政治教育有其历史原因。一是当时我国面临反帝防修的国际政治形势,也是党将国内主要矛盾估计为敌我矛盾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传统的继承和我国德育经验的进一步发展。突出政治教育表现为把阶级斗争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学生的阶级斗争意识。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学校结合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纪念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再就是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矿山等地开展调查,请老贫农、老工人、老红军做忆苦思甜报告,利用宣传、演讲、文艺表演、观看电影、参观实地实物等进行教育,通过对比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三是用政治教育统帅一切教育工作。无论是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生产劳动或政治课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都突出强调政治教育。“在教学工作的一切环节上必须坚持政治挂帅。”①教科书的内容多是政治教育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断强化政治形势,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阶级斗争讲课;师生经常参加社会政治活动。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社会发展的特定时期适当强化政治教育是正确的,但过于突出政治教育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第二,积极拓展德育途径。一是强化德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通过劳动促进学生思想革命化。在此阶段,生产劳动在学校中比任何时候都更受重视。当时,许多学生轻视体力劳动,特别是轻视农业生产劳动。中小学生毕业后,不能升学的也不愿务农。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如果知识分子不参加体力劳动,就不可能彻底改变资产阶级世界观。如果我们将来普及了高等教育,但培养出来的人都不能参加体力劳动,那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因此,青少年一代愿不愿意、能不能成为劳动者,是有没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学校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志。教育脱离我国的实际,势必发生右倾的和教条主义的错误。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把开展生产劳动当作政治任务来抓,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认为师生参加劳动越多,思想就越革命,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下乡下工厂运动。许多学校办起工厂、农场,积极参加大炼钢铁运动,致使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打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整体来看,学生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对于培养劳动观点、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学习生产技术知识,获得实际生产技能有着较好的效果。但过分强调劳动教育,使教学工作受到冲击,进而影响教学质量是得不偿失的。二是充分利用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时期,学校一方面重视德育课程的理论教学,注重各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政治活动,把活动与政治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师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受到教育,运用调查、参观、走访等方式广泛接触社会,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接受教育。

第三,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课程与教学进行改革,使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一是恢复曾经中断的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二是对不同层次的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进行重新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并开始探索德育课程与教学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在德育内容方面比较注重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三是德育课程的实施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交替进行。

第四,在德育方法上,充分利用榜样教育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创造了许多奇迹,涌现出千千万万个英雄楷模。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大力推进榜样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这方面的榜样主要有为祖国创业吃大苦耐大劳的铁人王进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王杰、欧阳海式的战士,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同时,学校还通过文学、电影、戏剧等塑造了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供青少年学习,例如卓娅与舒拉、牛虻、保尔·柯察金、江姐等。此时期规模最大的榜样教育活动是“学习雷锋”活动。通过这些榜样示范,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对青少年一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在德育评价方面有了新的探索。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不仅关注考试,根据试卷评分来测验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每年都对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一次鉴定。这使德育测评逐步走上定量测评与定性测评相结合的道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平时表现结合起来。

第六,对德育原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中国化探索。这方面主要是探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母爱教育”、德育过程研究和道德继承性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德育原理学科的认识,为后来建构科学的德育原理学科积累了经验。

总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德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各种运动相结合;在德育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师生走向工农,向工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艰苦朴素的作风。这些都有历史价值。但由于当时的学校德育受到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其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过分强**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而政治又被理解为“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这样就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突出政治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价值,德育与政治教育成了同义词。这种对德育功能认识的偏差,致使德育只重视政治功能,忽视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个体品德发展功能,客观上限制了德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二是学校广泛地参与社会上的各种运动和活动,忽视了学校的独立地位和特有的教育功能。三是用社会需要代替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四是德育泛政治化,混淆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界限,给德育带来不少损失。

第二,在德育的价值取向方面,过分注重集体主义教育,而忽视学生个性培养。

第三,在德育的途径和方式上,利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解决思想问题。利用群众运动解决思想问题,是老解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是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的经验。革命战争时期和革命建设时期,人们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德育的途径和方式也就不同。过分注重经验,对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分年龄、不分阶段地采用统一的解决方式——群众运动,给不少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种教育方式到了“**”时期变得更为激进,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德育事业的发展和德育原理学科的建设带来了不少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