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恨的最高级别是学习
古语:师夷长技以制夷。
如今提出来再说,是因为听了朋友的一席话。
前一度我们和邻邦日本又交恶了,因为钓鱼岛,两方都剑拔弩张。他们抓了我们的船长,我们抓了他们四个摄影师。日本左翼还围攻我们的大巴,还好我们这边比较冷静,没有以“强拆”的方式对待境内日本人。
我内心里,不晓得是不是因为从小所受的侵华历史教育,对日本总是说不出的不舒服。只要对方说他是日本人,我总是不待见人家,打心眼里就不喜欢,除了他们的**女优。而且我对日本这个产业的兴旺总是有意无意拿来调侃,心理上算是占据了优势。
直到昨天和一位留学日本的女医生聊天,我突然对日本充满了敬意,这是对敌人的敬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个姑娘去日本的时候还不会说日语,在语言学校学习了两个月就报考日本最著名的大学的著名教授的研究生。估计日本人本来就不太喜欢中国人,再加上她初来乍到,特不给面子地就拒了她。她据理力争,说你要给我一个考试的机会,这是平等!我考不上是我的问题,你不让我考是你的责任!日本教授竟然被打动,允许她参考。她是以英语做答题卷的,且拿了当年的第一,光荣入学。
她拿着日本的奖学金,入住日本的廉租房,因为他们夫妻属于没收入的人群,日本租给他们的房子很便宜。与国民一般待遇,没有歧视他们。这对我这样从新加坡一路走来的人来说,实在是诧异啊!我觉得新加坡给我们奖学金已经很好了,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保障。
她在读博期间怀孕了。从孕期起,政府每月发两袋奶粉——不含三聚
氰胺——供母亲营养,无论国别。
待孩子产后,每月有牛奶津贴,不分国籍。
在日本生产,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接受你,不问收入。在她早产后给予她孩子一流的照顾,进保温箱,不收一分钱。还一次性发给她一笔生产费用Cover(代替)她的花销。记住,日本不是出生地原则国家,在那里出生的小孩,不代表就是日本人。但无论你是不是日本人,日本人欢迎你,如同接受上天的礼物。
我联想到我已经是新加坡PR以后,国家对我生产没有补助,害我一听早产的孩子要住温箱,需要花费超过一万新币以后,吓得决定把自己当温箱,卧床两个多月硬把偶得给闷在肚子里不许他出来。这样做的原因母爱是一部分,更主要的是负担不起。
我这个留日朋友说,她研究生在读时,只有三个月产假,按日本的法律规定,小孩三个月后可全托,去那种有护士的托儿所,而所交费用是依据你的收入决定的。她只有奖学金,所以交的钱简直算不上钱。这笔钱是交给政府的,但托儿所是按人头从政府领钱。也就是说,你要是收入高,你就多交钱,你要是没收入,就不交钱。但托儿所里,护士对孩子的照顾是完全一样的。她对那里的护士以及后来幼儿园的老师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她从没考虑过逢年过节要拍老师的马屁,因为老师没这种说法,只会全心全意去做工作。
她和她的孩子,蒙受日本照顾五年,最终回到中国,而且,再不会回去了。她最终,用日本人给予的帮助,学习了科学技术,回来造福中国人民。
说到这段经历,她是怀有感激的。
不仅仅是她,我听完了也肃然起敬。尤其是联想到中国的保钓义士
自己的家园遭强拆这种事情,两相对比,我理智地判断出,未来日本人的保钓热情显然比我们要高涨得多。原因是,国土多增加一分,好处是全民共得。而我们国家,领土增加了,于大众而言,搞不好福利会减少。
我对日本的憎恶,显然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改变。但我会转而思考:如何使我更爱这个国家?正如怎样让我更爱我的母亲,除了她生我来自血缘的亲昵,更多的是她养我过程中的付出,爱我,才让我离不开她。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家,能够像日本那样,照顾自己的子民,且竭尽所能地庇护那些孱弱需要帮助的人,那种责任和担当,那种母爱般的宽厚,才会让我对她眷恋不已。你必须要爱她,不用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她怎样对你。
我想,我的那位朋友,她内心里,是恨不起日本来的。因为她蒙受了很多实际的好处,而这些好处,她在自己的国家里并没有得到。但即使没有得到,她依然愿意回来投身于此。在她心里,孰重孰轻一目了然。这就应验了我的想法:人,没有不好的。要更多地去捕捉光明。
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因憎恨而咒骂或者肉搏,是憎恨的最低级别,因憎恨而学习和尊敬,并最终超越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我知道中国目前为止还做不到这些。抛开公款消费和吃喝,公款旅游,内蒙古官员带队在瑞典丢的一百三十万克朗的奢侈品;抛开公款用车,抛开豪华的办公室和隐性的礼尚往来,即使把这些钱全部化为社会保障,依旧负担不起十三亿人的庞大开销。但哪怕你努力地去做,做一点,一点一点推进,我们都会离我们憎恨的人近一点,再近一点,直到有一天与他齐肩,冲他一笑,然后绝尘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