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的悲剧
大卫??索科尔是巴菲特最为称赞的爱将,是外界传媒猜测的巴菲特第一顺序接班人。他在巴菲特全资的中美能源公司任董事长,同时又临危受命接管NetJet私人飞机公司,将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在两年之内扭亏为盈。
这样一名得力干将在前程光明,即将接任本世纪最伟大的投资公司的时候,于2011年三月底宣布辞职,紧接着爆出内幕交易丑闻。
他于2011年一月五号六号七号分三批买入亚洲一家润滑油公司路博润股票,市值一千万美金。紧接着巴菲特在三月收购该公司,股票随即大涨,大卫由此获利三百万美金。当巴菲特得知此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资料与信息交给美国SEC(相当于中国的证监会),SEC展开调查。
巴菲特对该事件表示费解。
我要解释一下“费解”二字。
大卫是优秀的投资者,绝无可能不知道内幕交易的严重性。但他没有做任何的掩盖,他的投资账目公开。获利三百万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大卫年薪的零头,他个人资产接近十亿美金,他拿其中的一千万投资,盈利三百万做内幕交易这件事,代价却是有可能后半生蹲大狱。你相信一个内幕交易者会做这样的事吗?
我看了一些有关大卫??索科尔的访谈并了解了一下伯克希尔的投资流程,我倾向于相信他的话。
大卫说,我在伯克希尔的工作是管理企业,我不负责投资,所有的
投资由巴菲特自己决定。我去年开始研究路博润公司,发现它具有投资价值,今年初购买并推荐给巴菲特。我在此之前因私人关系推荐给巴菲特很多股票,他都没有购买。我没想到他最后决定购买这只,但你不能因为他听了我的话购买了我推荐的股票,就让我退出吧?这不公平。我和他是上下级关系,但我投的是我自己的钱,投资领域我们不交叉啊!
我顿时理解了他的委屈。你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你与朋友分享,但朋友决定要的时候,你就不能要,你觉得合理吗?他推荐给巴菲特的时候就明确表态:这股票不错!我都买了。就像我们跟朋友说话一样:这牌子的化妆品不错,我用了觉得好!你要不也试试?
如果你注意巴菲特持股的方式,会发现他是典型的价值投资,他是Invester(投资者),与Speculator(投机者)完全不同。他的投资理念是,他买下一家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等日后其实现价值的时候大赚一笔。就好像出我第一本书的世纪集团,到今天依旧与我合作且盈利广阔一样。他们给我的第一笔版税只有一万两千块,且第一次印刷八千本书都没卖掉。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起步公司,投资者的任务是准确地找出它。而索罗斯的投机理论与之完全不同,他是买下一件不值那个价的产品并坚信会有另一个比自己蠢的人付更多的钱购买,有点像我们炒君子兰、炒绿豆、炒大蒜、炒普洱茶。大卫和巴菲特在路博润公司的问题上,只能说是惺惺相惜,但老巴的悲催
在于,他的精准目光被投机家利用,凡是他看准的长线投资在短期内就被投机家给支取了,害了大卫。
但大众和证监会,肯定不这么想。
如果是我个人,考虑到未来的风言风语,我大约会牺牲这三百万的利润沽出,但大卫不肯,他要寻求一个公平,而大卫的一世声名就这样坍塌。
我于是想到另一个相似的悲剧人物梁锦松。如果不是那辆倒霉的车,我以前是很看好他未来成为香港特首的。他曾是香港最贵的打工皇帝,有丰富的财经经验,过手钞票无数,一年的俸禄够很多人过一辈子。时任香港财长的他是自降薪金以一腔热血服务民众的心态去为港民工作的。不承想,没多久,他就栽了,引咎辞职。原因是他在香港汽车税公布起价前的数日购买房车一辆以供怀孕待产的伏明霞使用,由此“逃税”几千块。我根本不相信一个放弃年薪两千五百万而拿二百五十万薪酬的人会贪这个小便宜,唯一的解释是,他恰逢家里需要,时机赶得不合适。
从大卫和梁锦松个人来说,冤枉。
从公众的反应和过后的结果来说,正确。
公众人物对自己的认知与公众对你的认知有一个差距,你的行为方式只能高于公众的要求而不能低于公众的要求,任何疏忽都不被允许。这叫“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也许对你个人不公平,但对公众利益来说,被放大的不公平就是多数人的公平了。
成大事者,需拘小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