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帮工(1 / 1)

已经休息这样的话自然是说辞,事实上,谢虞琛正在后院琢磨如何做泡菜呢。

这几天新院子的修建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许大郎种下的蔬菜也陆续成熟,谢虞琛便把注意力放到了这些蔬菜上。

前几天,谢虞琛让许大郎专门找人定做了不少有檐的坛子。

盖上内盖和外盖之后,再在坛檐四周倒一圈水,就能很好地隔绝空气和灰尘,防止杂菌进入坛子导致发酵失败。

按照谢虞琛给的图纸,烧出来的坛子和后世的那种泡菜坛子相差无几。许大郎租了一辆驴车拉回来,大大小小地摆了半个院子。

最大的那几个坛子高度几乎和许大郎的膝盖齐平,用来腌酸菜。

小一点的谢虞琛则打算腌些胡瓜也就是黄瓜,还有萝卜之类的泡菜。除了地里中的白菜,谢虞琛还让许大郎买了十来斤芥菜。

清洗过表层的泥土之后,谢虞琛便让人把它们悬挂在院子里蒸发掉水分。等到菜叶表面变得有些发蔫之后,就可以装坛了。

坛子清洗晾干,再往里倒一圈白酒,既能消毒杀菌的作用,还能增加酸菜的风味。

酸菜制作起来并不麻烦,用料也简单。除了乡里人家几乎家家户户地里都有几棵的蔬菜以外,只再需一味食盐做调料即可。

节俭一点的,直接用粗盐,还能再省下几文钱。

把盐粒均匀地洒在叶片上,再塞进缸里,压上一块体型匀称的大石头。

石头是许大郎从河滩上一块一块挑拣出来的,颇有些分量。往家里搬的时候,叫了好几个汉子帮忙,才运回来。

五六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各个扛着块青灰石头往村里走,那场面怎么看怎么怪异。

再加上领头的那个还是最近村里风头最盛、议论最多的许大郎,村人们好些都跑出去看了热闹,私底下也议论起来,猜测着河滩上那些不起眼的石块究竟有什么用处。

这几日,蓬柳村有一半的人都眼巴巴盯着许家院子,想着万一许大郎又整出什么新鲜物什来,他们也好跟在后面喝口肉汤。

毕竟谁没看见过跟许大郎赊货的那些人?他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卖着许家食肆的各色吃食,一个个的都赚足了银钱。

只可惜他们脑子转得比那些人慢了几个弯儿,等他们嗅到了商机,许家食肆早就已经不应许人赊货了。

说是人手有限,每日备不出那么多货来。

“不能再扩招人手吗?”许大郎也问过这个问题。

谢虞琛没有同意。他粗略地计算过,当前附近几个村县,对于食肆的需求已经接近饱和,即使他们还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也没有那么多的消费者。

但若是要扩大市场,现在的运输速度又达不到,等到吃食运到了那里,也都变质不能吃了。

这些都是旁人不知道的。他们生生错过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只觉得肠子都要悔青了。但也没办法,那许大郎跟头倔驴似的,说不赊就不赊。

许家食肆有十几个多身强力壮的帮工,还有陈家派来的杂役。

这些人就是想放刁撒泼,也不敢在他们面前耍横,只好陪着笑,央求许大郎再有什么赚钱的好生意,一定要先考虑他们这些同村的乡里乡亲,莫让那些外乡人再抢了先去。

……

压上石头后,酸白菜就可以封缸了,但隔壁坛子腌着的芥菜还缺最后一步。

谢虞琛让许大郎从厨房端来一盆淘米水,“吨吨吨”地倒进了坛子里。

加淘米水自然是为了加速泡菜发酵的过程。

封盖后的酸菜被许大郎和另一个在许家做事的年轻郎君合力搬到了南屋避光的角落。

封好的酸菜坛子从外表是看不出区别的,为了分辨这几坛品类不同的酸菜,谢虞琛还特意找来几张粗麻纸,在上面写了“白菜”、“芥菜”几个大字,沾了浆糊贴在坛肚上。

“公子,这样酸菜便做好了吗?”

见他出来,站在院子里围观的众位庖厨立马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道。

谢虞琛打了一瓢水,一边清洗手上刚沾上的一点浆糊,一边向众人解释酸菜制作的原理。

说到发酵时,有人恍然大悟道:“这不就和咱发面蒸笼饼一样吗?只是我还从不知道,那芥菜也能像笼饼一样发酵嘞!”

“原理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酸菜需要发酵的时间要久一点,起码得一个多月。”

谢虞琛擦干净手,又让他们把剩余的几个坛子也一并搬过来,准备做泡萝卜和酸黄瓜。

这俩的做法比酸菜要复杂许多,虽然用不了那么多食盐,但需要的调料却比酸菜多了好几种。

许大郎从厨房里端出来两个陶碗,一个里面装了姜片、蒜瓣、花椒、糖等七八种调料,另一边则是满满一碗醋。

谢虞琛指挥着许大郎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醋和热水混合起来。

他们用的醋质量一般,吃起来会有一股劣质的醋酸味,被热水一激能挥发掉不少。

另一边,几个手脚麻利的帮工也将萝卜切成了合适的大小,用盐杀出了小半盆水。

余下的步骤和刚刚腌酸菜时差不多,众人娴熟地将胡瓜和萝卜都腌好,一并搬到了屋子里。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时代还没有辣椒,谢虞琛只能用了几颗茱萸代替。茱萸虽然也能提供辣的味道,但多少会带着些独特的苦涩。

谢虞琛不知道用茱萸做出来的酸萝卜会不会好吃,以防万一,就只在其中一坛里加了茱萸。万一味道不对,损失的也不多。

院子里的萝卜还剩不少,一次性腌不完,谢虞琛便干脆让人切成卷,挂在院子里继续晾着。

晾干后的萝卜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什么时候想吃了,就用热水一泡,再拌点盐醋一类的调味料,也是一道不错的下饭小菜。

最近天气干爽,修院子的工匠们也打算在这两天把墙刷了。

这样的天气会让墙体里水分更快蒸发掉,也不会突然来一场雨把墙面给浇透了。

打灰刷墙这一步骤自然是谢虞琛要求的,用的是石灰和砂石混合而成的石灰砂浆。

蓬柳村气候偏潮,冬天湿冷。刷一层石灰砂浆除了能让墙体更加坚固以外,也是为了提升建筑的防潮保温效果。

但石灰石这种东西他们蓬柳村是没有的。村外的河滩上也捡不来。

谢虞琛最后只好托了陈汀帮忙,从更北的地方运回来。

这一趟光路费就花了不少钱,均下来一车石灰石价格接近百文,实在不是普通人家能消费得起的。

即使是最近生意爆火,谢虞琛也只舍得和上砂石,在墙面上这么薄薄抹一层。

要是用石灰、石膏、黏土等和在一起,制成水泥修院子,那花销可不是现在几贯钱就能打住的。

但饶是如此,几车从外地运来的石灰也让在前院忙碌的小伙子们大开眼界,拌石灰砂浆的时候恨不能小心再小心,生怕浪费了丁点石灰。

就连与其他人闲聊时,都会忍不住拿出来讲,说许家食肆刷墙的泥浆,竟然要几百文钱云云。

真是大手笔啊!众人暗自感叹。

谢虞琛见过工地上的工人们干活,对石灰砂浆的配比多少有点印象,反正比院子里那些战战兢兢的帮工们熟悉。

次日一大早,他便跟许大郎要了一件旧褂子套在衣服外面,做起了拌砂浆的活儿。

倒不是真要挽起袖子打灰,他再怎么说也只是个理论派,比不上院子里这些常年干活的男郎们熟练。

真刷起墙来速度慢吞吞就算了,万一刷不匀还得返工重干,平白给人添乱。

他主要是起到一个教学和示范作用。

谢虞琛一边拌砂浆,一边给众人讲解砂浆的配比和操作要点。

众人虽第一次见这石灰砂浆,但砌墙打灰这些事情总是相通的,没几下便掌握了搅灰抹墙的诀窍,干起活来那叫一个麻利,“唰唰”两下,一面墙就刷好了大半。

见刷墙的进展快,谢虞琛也高兴,扬手一挥便叫人给工匠们今天的中饭里再加一道肉菜作为奖励。

听说今天的饭里有肉菜,前院顿时热闹起来。年轻人的嗓门又大,很快便把谢虞琛吵得又躲回了后院。

往回走时,谢虞看到挂在一旁晾晒的萝卜干也晒得差不多了,便招来两个在厨房打下手的小娘子,让她们把萝卜干取下两挂来,按照自己前几天教过的办法,拌一个萝卜菜。

最好是能多拌几盆,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端到前院,也算是给工人们添一道下饭的小菜。

明明是快要入冬的天气,院里干活的人们头上却还在冒汗。

但众人都不觉得有什么,胡乱擦了两把就完事了,心里还盘算着今天中午的菜色。

若是自己中午省下几口,将那份肉菜打包回家,还能给爷娘妻儿也尝个味……

想到这儿,众人干起活来就更加卖力了。

许大郎邀来做工的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小伙,正是能吃的时候,这几日干得活又辛苦,有时候一顿吃两碗粟米饭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最开始许大郎还有些忧心,哪有这样的主人家,请了帮工却让他们甩开膀子吃饭的?

就那些人的饭量,岂不是要把家里的米缸都吃空了

他把这事跟谢虞琛一说,对方却好像半点不在意似的,只说放开了让他们吃去,不过是几升粟米的事情,没必要看得这么紧。

这确实不是什么大事。谢虞琛心想。

那些帮工他大多都打过几回照面,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放在后世怕是还在读书,正是享受青春热情,最肆意张扬年纪。

但在现在,却已经是家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和顶梁柱。

许家的活辛苦,这在蓬柳村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因着村人们没有别的赚钱门路,许家给的那几文钱在他们眼里已经是不可多得,每每听说要招人,都抢着要报名。

他一个人力量有限,能做的也不过是多拿出些粮食来,让这些人能吃顿饱饭。

因为生活的时代不同,谢虞琛的观念自然也和众人不一样。他不指望现在的许大郎能明白,见对方仍是那副想劝又不敢劝的模样,便道:

“左右不过是一点粮食而已,现在许家食肆的风头正盛,没必要为此和村人交恶。况且那批帮工也都是从前和许家关系亲近的郎君。”

许大郎愣愣地应了一声,不再纠结粮食的事情。

香喷喷的粟米饭冒着热气,饭香味飘了老远。许大郎端着盆走出门,招呼着众人吃饭。

听到许大郎的招呼声,前院的帮工们跑得飞快,没几分钟便在长桌前排做一排,生怕自己来的晚一些,肉菜就要没了。

开玩笑,这可是寻常人家一年也吃不上几回的荤腥!

而且看样子还不是那种切得碎碎的,让人只闻其味,不见其身的肉沫。而是大块大块,烧得热腾腾的,沾满酱汁的肉块。

众人领了饭,也不讲究什么,随意在许家院子里寻了一个背风的墙角蹲下,便开始铆足了劲地往嘴里扒饭。

见众人狼吞虎咽的模样,许大郎觉得自己好像并没有像他以为的那样,产生类似可惜或是舍不得粮食的想法。

但他也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总觉得鼻腔酸涩,好像下一秒便会流下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