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香港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香港分会设有儿童保育院,专门照顾由战争而造成流离失所的儿童或孤儿。但是,何之华并没有把冯棋送去,她已经不忍同这可怜的孩子分开了。冯棋从她的眼神中,已好多回都看到了类似母亲一般怜爱的柔情。
他真想叫她一声“妈妈”,虽然她才20多岁。
而他已经12岁了。
他也已经在这两年里知道,何之华来香港是干什么的。
何之华在一个半公开半秘密的机构里,负责转送由海外运来的援华物资,她把它们设法输送到内地急需的地方——当然,大都是药物与医疗设备。
忙起来,连小冯祺也参与抄写、归类……
冯棋知道这是为抗日而工作,他感到一种神圣的使命——他是以小小的心灵来感应的。
他甚至问:
——这些东西会送到松花江上么?
之所以这么间,是因为在何之华领他忙碌的地方,大家都在传唱一支歌。那支歌的名字就叫作《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九一八,九一八,
在那个悲惨的时候,
告别了我的家乡,
离别了……我的爹娘。
冯棋总是有些串词。
甚至把“松花江”唱成了“珠江”——可不,珠江也已让日本鬼子侵占了。
而他的爹娘也被敌人炸死了,还有可爱的小妹妹……
不过,何之华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最后六个字“中国不会灭亡”,却已牢牢印在他的心灵中了。所以,他总是帮着何老师忙这忙那,为了中国,也为了死去的爹妈。
现在,何老师身边,已多了一位被他叫作“叔叔”的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叫吴亦源。他中等个子,宽宽的额头,不大不小的眼睛,说话细声细气的。冯棋不知道何老师与他是怎么认识的,只知道他对何老师很是关心。每次何老师忙不过来,总是他送来香喷喷的饭菜——当然少不了冯棋一份。
每逢这个时候。冯棋总是吃得最香。
有一次,他听到吴叔叔劝何老师:
——干这种事,你能少抛头露面,就尽量少一些……
——为什么?
——香港也很复杂,已经有人在议论抗日分子的黑名单了。
——日英并没有宣战。
——恐怕也处于临战状态了。日本人在中苏边境打了几次恶战,败得很惨。这就使他们可能拣软的欺,北进不成就南下……去年就占领了海南岛。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有消息。你小心点,到时,盯上了你就麻烦了。听说你还参加了募捐。
——我毕竟是个中国人。
——我理解,该做的就做,但还是小心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况且你还得照顾这位小侄子。多聪明伶俐的孩子,人见人爱,怎么就那么不幸?
——你也很喜欢他?
——你喜欢的我都喜欢。
——那永远把他留在我们身边。
——瞧你,好像这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一样。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呀!
——你坏!你坏!
冯棋当然不会以为吴叔叔会撵自己走。不过,他却觉得,自己该快快长大了。长大了,好为爹妈和小妹报仇!
这些日子里,他也学会了不少知识。除了认识上千个字外,还懂得了一些药理方面的常识。因为转运的药物多了,不少药名都背得出,而且,还多少知道哪种药治哪一种的病,甚至认得出一些药的形态。
什么APC;
什么盘尼西林;
什么奎宁……
他没料到,这些小小的知识,竟会让他日后几次死里逃生。
终于有一天,大炮声震撼了香港的早晨。
这是1941年12月8日清晨。
同一天,日军偷袭了珍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