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码头(1 / 1)

1

三月十五日那天,浦口码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大约五个人,都骑着单车,像一个小型车队,浩浩****地拥进浦口站前广场。

他们都是从南边渡江过来,由对面的中山码头上了船,渡过长江,直接抵达站前广场。他们一到广场就直奔老车站廊道,将一个歪着头清点盆里雨花石的青年团团围住。

青年叫春明,长年在这里摆摊卖雨花石。雨花石分三个等级,分别在三个水盆里养着,像一只只待售的热带鱼。他们下了单车,围住春明,争相问春明刚才买雨花石的人往哪儿去了。

春明摇摇头,也可能没摇头,春明七岁时患过脑瘫,所以脑袋总是那么有一阵没一阵地抽搐,不明所以的人都以为他在摇头,其实这已经成了他的生理特征了。

五个人中那个顶着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子问春明,刚才那人买走了几颗雨花石?

春明摇摇头:“说哪个人?”

“地中海”说:“就是刚刚从这里离开的那个人,我看他在你这里买了一包雨花石。”

春明低头拨弄水盆里的雨花石,说我这里都是三块五块十块钱的,刚才那人就是从这里面挑的,你们也可以从这里面挑。

“地中海”说:“我不信,刚才那人表情已经出卖了你,他一定拿走了你这里最好的石头。”

春明笑了,说:“我卖的都是真货,是从六合砂矿上挖来的。”

“地中海”说:“我知道你是真货,只是这里没我们想要的。”其他几个人也跟着附和,说:“你一定是将好货藏家里了吧?”

春明先是摇了摇头,笑着说:“家里是还有,我给你们看手机。”说着春明将手机里的照片一张张滑给他们看。

那几个人看着照片乐了,说你果然把好货都藏家里了。

春明有些得意,说,我这里也是真货,只不过是平常货色,家里的好一些,上个月有一块石头形似飞鸟,卖了一万六千块钱呢。

春明的话让那几个人两眼放光。“地中海”问春明,你家离这远吗?带我们去看看呗?

春明点点头说不远,就五分钟路程。

“地中海”从装着水的盆里捞出三颗雨花石,说:“小哥带个路,去你家挑挑,要是有好货就买下,价钱绝对不是问题;要是实在没有,就来这三颗玩玩。”

春明有些兴奋,边将盆里的水倒掉,雨花石装进口袋里,边喋喋不休地介绍自己,说自己在这里很多年了,见证了老火车站的兴衰到关停,如今这里成了文艺青年朝圣旅游的景点。附近的浦口火车站就是朱自清写的《背影》所在地。喏,后面朱自清父亲翻越的月台还在呢。春明说着指了指身后的方向,两排悬铃木的中间,是津浦铁路的尽头,老浦口火车站的站台。

那几个人无心听他唠叨,一个劲地催促他收拾好东西好带路。

终于,春明将雨花石收拾停当,放到脚踏车的后座上,一弯腰一蹬腿,破旧的脚踏车哐当哐当拐过廊道,上了废弃的进站甬道,朝南边的村庄疾驰而去。

那几个人急忙蹬上单车,飞一般地跟了上去。

2

春明是在一个周末发现于莉莉的,于莉莉家大马路的房子拆了,春明看见于莉莉拖着拉杆箱站在站前广场上,一身白色的羽绒服,失魂落魄的样子,就像一只冬天的鸽子。

春明蹲在廊道里,那里黑乎乎的,又隔着一簇簇热带灌木,不走近一点并不能发现他。春明每个周六日都会过来卖雨花石,其余五天他就守在六合的砂矿,在砂石里淘雨花石。

春明在暗处观察于莉莉,于莉莉也一直站在小小的广场中央,那里有一尊雕塑,是个圆圆的球,据说是地球仪,当年因孙中山奉安大典而建的标志性雕塑。于莉莉就站在雕塑的下面,一动也不动,像滋生出的另一座雕塑。

整整几年,春明的心里已经没有于莉莉这个女人了,可以说是完全抹去了,就像站前广场的鸽子,因为车站的停运而彻底消失。

春明一点也不恨于莉莉,于莉莉和周斌才是般配的,他们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天作地合。他们一起坐船离开江北时,春明站在浦口码头为他们送行。周斌一巴掌拍在春明的脑袋上,说,你啥时候能不摇头?啊,啥时候能不摇?

从七岁起,周斌就喜欢拍春明的脑袋,春明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这次不一样,周斌这一巴掌拍醒了春明,春明觉得该设身处地为自己想想了。以前,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得到于莉莉,虽然明知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他这么想着就感觉挺好,只要于莉莉每天都出现在自己眼前,只要周斌不把于莉莉带走,只要他们三个人整天混在一起。

可是,于莉莉终究还是跟着周斌走了。于莉莉经常说:对于我们江北人来说对面才是城里,只有上了中山码头才算是进了城,只有进了城才算是见了大世面。周斌带着于莉莉过了江,上了中山码头,再坐上火车,去了很远的地方。也可能,他们没坐火车,只是在南京城里安营扎寨,过起了小日子。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春明再也看不到于莉莉了。

春明看着远去的轮渡,还有浩渺的江水,心里对于莉莉说:你去城里了,我就发誓永远也不要过江,我就在这里候着,你总会回来的。

3

春明带着那群单车族哧拉拉疾驰离开站前广场,广场上瞬间安静了下来。周围因为拆迁的缘故,居民已经寥寥无几,仅有的两家饭店也差不多歇业,只有广场边的马路上还有几个摆摊卖煎饼、紫菜包饭和鸡蛋灌饼的摊点,没什么生意,他们就坐在那里干聊,连偶尔的“哈哈”声都显得空洞无力。

天色向晚,摊点倒是热闹了起来,从浦口码头上来的人诵了过来,他们都是从江南下班回来的,三三两两,有步行的,也有骑电动车的,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样子。他们的到来让安静了一整天的站前广场顿时显得拥挤、嘈杂。

开始有人提到春明,因为这个时候是春明收摊的时间,但春明一直都没有出现。春明在带着那几个人回家找更好的雨花石后就没再回到广场,这是十分罕见的。一般情况下,春明带客人回家后半小时必然返回广场,因为真正上好的能卖上好价钱的雨花石可遇不可求,遇见懂货又阔气的客人更是难得。所以,大多数时候,春明不管交易成不成功,都是要急急赶回广场,卖那些寻常货色的雨花石,这才是他的饭碗。

春明每卖掉一些雨花石都会在站前的摊点上买一个鸡蛋灌饼,边啃边和摊位老板闲聊。老板们爱拿春明开玩笑,说要给他介绍对象。春明摇摇头,说,我已经有心上人了。

老板们知道春明指的是于莉莉,于莉莉回来后就在津浦铁路宿舍附近的一家酒店上班,因为生意不好,于莉莉总是心情低落,春明吃完鸡蛋灌饼都会打包一个带给她。

刚开始于莉莉很感动,说,江那边就没有这种鸡蛋灌饼,蛋香料也足。你还记得小时候咱们三个,你,我,还有周斌一起站在摊前买灌饼的日子,真想回到小时候啊。于莉莉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是明亮的,一扫白日里迎来送往的晦暗和疲惫。

只有春明在一旁站着不说话,他不想听到周斌这个名字。周斌和于莉莉是邻居,都住在大马路,春明家则住在南边的村庄里。于莉莉家就在大马路上开了家小店,生意不温不火,但生活还过得去。

周斌的父亲是铁路分局的职工,据说周斌从小坐火车就不要钱。每年暑假周斌都要随父亲过江,再坐火车去很远的地方。回来给春明和于莉莉讲外面的世界,讲玄武湖里的动物园,老虎是真的但不咬人;讲去上海的路上,原野上开满了油菜花;讲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好多老克勒在红房子里喝咖啡;也讲苏州园林美绝天下,西湖断桥曲院风荷。

春明和于莉莉都听得痴了,于莉莉歪着脑壳问周斌,你什么时候带我过江?周斌说等你成了我媳妇儿我就带你走,离开浦口码头。

4

民警来的时候,摊点的老板已经开始收拾一地的狼藉准备离开站前广场了。民警的到来并没影响到他们的忙碌,但多少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民警问:“你们看见白天在这里卖雨花石的小伙子吗?”卖鸡蛋灌饼的老板说:“当然看见了,不过下午就回去了。”

民警又问:“那他后来回到这里过吗?”老板摇摇头。民警点点头,说:“你们忙吧,卖雨花石的小伙子失踪了,有什么线索记得告诉我。”说着将一个电话号码写下来递给了灌饼老板。

灌饼老板推着推车没走几步,突然折返回来,大声喊民警,说:“民警同志,我想起来了,你去华天酒店找一个叫于莉莉的女人,问问她,她可能知道一些情况。”

民警问了于莉莉的大致相貌便急匆匆赶去附近的华天酒店。

华天酒店里,于莉莉在前台为客人做着登记,这时候她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心里想着春明怎么还不来。一抬头,看见民警正直勾勾地盯着她,她吓了一跳,手上的笔掉到了地上。

民警咧嘴一笑,说:“你不用紧张,我只是找你了解一些情况。站前广场上那个卖雨花石的小伙子你认识吗?”于莉莉摇摇头又点点头,嘴唇还是有点抖索,问:“他怎么了?”

民警说:“他失踪了。本来居民要失踪二十四小时才可以立案,不过我是这个社区的民警,先来了解一下情况。”于莉莉慌了,扔下手上的活,喃喃自语,周斌周斌……

民警有些疑惑地问:“什么?周斌?”

于莉莉忙摆手,说:“没什么,我只是想到以前的一个朋友。”民警忙问:“这个朋友和站前广场的小伙子春明有什么直接联系吗?”

于莉莉说:“没什么,哦,我们都是发小,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只不过,只不过,周斌已经出事了,我不想春明也……”

5

于莉莉回到浦口后,发现一切都变了,大马路面临拆迁,好多人家都搬走了,到处都是断桓残壁,一片凄凉。于莉莉家也搬了,搬到浦口公园那边去了。但于莉莉还是喜欢这里,这里有她的童年、少年,还有懵懂的青春期。

当然这里还有春明,春明一直守在这里。她知道春明是为什么,但她不能给予春明什么,在七岁那年以后,她就知道自己和春明已经不是一个世界上的人了。春明受人欺辱,她总是要冲上去理论,周斌都会拉住她,然后一巴掌拍在春明的脑袋上,大喝一声,让你不要摇头,不要摇头。

春明瞪着一双惊愕的眼睛看着周斌,于莉莉站在身后哇哇大哭,欺负春明的人每每看见这样的情形都灰溜溜地走了。

春明一直都没问周斌为什么没回来,他们这些年到底去了哪里,于莉莉也只字不提。于莉莉不提,春明就更不好再问什么了,他心里想,只要回来就好。但于莉莉不这么想,春明还是以前的春明,我于莉莉还是原来的于莉莉吗?

春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向于莉莉表白的,那天他淋着大雨将一个鸡蛋灌饼放到了于莉莉面前。于莉莉看着春明全身湿淋淋,不停地打着喷嚏,一下子就哭了,说,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傻,不就一个鸡蛋灌饼吗?于莉莉哭得停不下来,春明却站在那里笑了,他一把抱起于莉莉说,今天我要为你开房。

那天晚上是春明的第一次,相对于春明的笨拙,于莉莉显得老道多了,但她还是装出一副娇羞无助的样子,她不想让春明失望。春明伏在于莉莉白花花的胸前,呼哧呼哧喘着气,嘴里嘟哝着,你真美,皮肤真好,到处都滑溜溜的,比雨花石滑溜多了。

于莉莉叹一口气,说,拿我比一块冰冷的石头,其实我活得连一块石头都不如。春明掩住于莉莉的嘴,说,我要淘到最好的雨花石,卖上好价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6

民警并没有从于莉莉那里打听到任何线索,他只知道于莉莉是春明的恋人,从某种意义来说,连恋人都算不上,充其量算是一个地下情人。在春明还没有淘到最好的雨花石前,春明暂时还不想公开这段关系,他不想让于莉莉陷入流言蜚语之中,他知道唾沫星子能淹死人。

民警调取了广场附近所有的监控,显示当天春明的确没有再回到广场。接着,民警又调取了春明家周围的摄像资料,在当天下午四点三十五分,那帮人,也就是以“地中海”为首的单车族就离开了春明的家。

也就是说,基本可以排除这些人的嫌疑,因为在五点一刻的时候,春明也从家里出来,只不过,他是往相反的方向。那帮人往南去了浦口码头,坐轮渡过江回了南岸,而春明则骑着单车往北而去。

春明去了哪里呢?民警调取了沿线的监控,发现春明骑了一段路后就消失在监控中。毕竟,能监控的路线有限,春明的去向一下子成了谜。

最终,民警还是想通过于莉莉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于莉莉坐在酒店的大堂里,大堂中央有一张茶几,茶几上放着一杯茶,袅袅的热气婉转向上,像燃着的一炷香。

于莉莉枯坐在椅子上,发着呆,民警喊了她三声,她终于抬起了眼皮,说,我知道他去哪里了,我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春明的尸体是在六合砂矿找到的,就在一块写着“闲人免进”的牌子后面。砂矿的工人发现他时,他的半截身子掩埋在砂石里,手中紧紧捏着一枚鸽子形状的雨花石。他接受了那群单车族的盛情邀约后,就连夜赶赴砂矿,他要找到客人最满意的雨花石。为了高额的回报,为了给于莉莉一个体面的婚礼,为了自己这么多年所受的屈辱。